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承载记忆的革命文物

发布日期:2016-02-24 17:15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史莉
 ---基金会人员又一次感到拿在手里的文物沉甸甸的
续范亭之子续大田捐赠的续范亭手稿
  
  前不久在京参加山西省“十三五”红色文化规划论证会,见到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段云之子段晓飞。谈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他兴奋地说:“去年10月份,我们前往四川寻访1949年随军南下的晋绥抗日老战士。原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文炯子女捐出老人生前珍藏的1946年1月晋绥行署签发的任命书。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心源子女捐赠了1941年根据地印制的毛主席著作《农村调查》和一条当年缴获日军的毛毯。这两件东西跟着杜老从晋西北到大西南,经历了炮火硝烟、越岭翻山、世道变迁、文革十年……半个多世纪保存至今,它足以见证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做人民公仆的本质。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抗日名将续范亭将军之子续大田代表续家后代,将家中珍藏的续老生前的文章、诗词、日记等手稿,包括抗战初期为毛主席、朱总司令、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及鲁迅、徐特立等亲笔书写的诗稿,无偿捐给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任中央晋绥分局组织部长的龚子荣同志之子龚奋生,捐赠了家中珍藏的一件父亲战争年代使用的马褡子和一块旧毛毡。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领导干部和战士们一样,这副褡子装满东西要搭在自己肩头上翻山越岭、行军作战。龚奋生1943年出生在黄河西岸的陕西神木县贺家川晋绥军区后方医院。他捐的这块毛毡是当年兴县老乡用手擀出来的,他在根据地从记事起就用这块毡子,上面还用线缝着他的乳名,一直跟着他近70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一直带在身边。年前,基金会的同志上门去接受这两件革命文物,当从龚奋生手里接过东西时,老大哥眼里闪着泪花,我们也又一次感到拿在手里的文物沉甸甸的。”段晓飞还特别说到,他也将代表段云子女把老一辈留下的当年迎接全国解放的三枚纪念章:由聂荣臻司令员颁发的解放华北纪念章、由彭德怀司令员颁发的解放西北纪念章、由刘伯承和贺龙司令员颁发的解放西南纪念章捐给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链接』征集晋绥革命文物倡议书
  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已经71年,但那段历史必须永远牢记。在晋绥根据地12年的战斗岁月中,无数先烈和革命前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开创并保卫了这片红色土地,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为了留住这段记忆,为了给稀缺的革命文物找到好的归宿,也为了让子孙后代薪火相传、永不忘本,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晋绥根据地革命文物”,并倡议开展“捐赠一件革命文物,留住一段红色历史”的公益活动。基金会将受托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并颁发《捐赠证书》。所捐文物统一移交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并公开展出,所有展品将标注捐赠者姓名及背景资料。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2016年2月24日 第C4版:钩沉)
  照片提供: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