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太行山碑“红旗渠”

发布日期:2016-06-01 16:59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市级机
         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课文《人工天河——红旗渠》,课本中修渠民工腰系麻绳凌空除险的插图,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我又观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红旗渠》,影片中林县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河山的雄心壮志,给予我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那首主题歌《高举红旗永向前》:“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充满革命豪情的词曲,听得人热血贲张、激情澎湃。红旗渠,这一由林县人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太行山上创造的人间奇迹,在我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声名远播、传扬五洲了。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又是“文革”爆发,这让共和国更是雪上加霜。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河南林县人民迎难而上,历经十年苦战,劈开太行山,将山西平顺县的漳河水引上山腰,穿过崇山峻岭流入林县境内,一举改变了全县世代缺水、干旱贫困的落后面貌。仅靠一个县的财力,仅靠人民群众的双手,仅靠民工手里的一锤一钎,最后竟然建成了可与举全国之力所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相媲美的红旗渠,这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几十年来,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50多年前那些文化程度很低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何以能够建成在今天看来依然“高大上”的红旗渠?5月下旬,我来到河南林州市,参加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有关学习培训。通过老师讲课、现场教学、实地观摩,我走近红旗渠、感受红旗渠、认识红旗渠,真切地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学习培训,我似乎找到了解开心中疑问的答案。
    “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在解放前传唱的这首民谣,足以证明林县缺水有多么的严重。史书记载,林县十年九旱,人畜用水十分困难,境内百姓常年往返在翻山越岭的挑水路上。解放后,林县人民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依然贫困,人民群众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严重缺水,这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林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以县委书记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一班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县委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工作方针。干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等水利工程。但1959年的特大旱灾,又让整个林县无水可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林县县委提出了“引漳入林”方案,即从山西省平顺县将浊漳河水穿越太行山,引入林县境内,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用水难题。尽管这是一项惠民方案,但还是有人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目前正处困难时期,建这样一个大工程有点异想天开;还有人认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等人财物准备充分了再开工不迟。“引漳入林”工程究竟是上还是不上?是早干还是晚干?是等靠要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林县干部群众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无论这一工程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早干、大干、快干,努力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做好。
    后来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上级批准了“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日气氛正浓,林县3.7万民工就离开家园,浩浩荡荡开赴修筑主干渠的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引漳入林”工程(后改名为“红旗渠”)的帷幕。因为经济困难,参加工程建设的民工都是自带镢头、铁锨、抬筐,民工吃饭也是自带口粮,蔬菜则由所在生产队统一配送到工地,他们所用的铁锤、钢钎等工具的修理也由各公社负责。而县里的财政,则主要用于保证工程所用的炸药、钢钎、水泥等大件物料的采购。当开山的炸药供应不上时,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就将国家分配的化肥硝酸铵作为原料,再加上锯末、煤渣自制炸药;他们还精打细算,自己研究烧制建渠所需的石灰和水泥。
    从1960年2月开工,到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十载寒暑,十年苦干,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长年奋战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逢山钻洞、遇沟架桥,先后削平大小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2座,凿通隧道211条,挖砌土石2200多万立方米,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如天河般悬挂在太行山腰,被人惊叹为世界第八奇迹。始于悲壮,终于辉煌,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系统在林县基本形成,也让这里的人们告别了缺水的日子,实现了祖辈千年的盼水梦。
    红旗渠的建成,是困难时期办大事的最好例证。红旗渠是筑在太行山腰的一座水长城,是镌刻在巍巍太行的一座丰碑。这一丰碑,见证了党的英明领导,见证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见证清正廉洁的干部作风,同时也见证了红旗渠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红旗渠是共产党引来的幸福水。红旗渠建设之初,就面临资金、物资等重重困难,但林县县委一班人没有退缩、没有回避,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坚定决心,无私无畏、毅然决然地推进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无畏勇气和责任担当。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林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组织动员和身先士卒,要让30多万群众拧成一股绳合力共建红旗渠,那无疑是天方夜谭。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艰苦岁月里,30多万林县人民不畏艰险、不计报酬走上工地,更有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青年民兵组成施工突击队,在太行山上清障排险。红旗渠的最终建成,彻底改变了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有效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用水问题,54万亩旱地也变成了水浇地。红旗渠水,被林县人民由衷地赞为共产党引来的“幸福水”。
    红旗渠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工作一切为了群众,那就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工作紧紧依靠群众,那就会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红旗渠的建设,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没有人民群众盼水用水的迫切愿望,就不会产生新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群众的苦干巧干和无私奉献精神,也不可能在困难时期建成红旗渠这一浩大工程。红旗渠的每一寸渠道、每一个涵洞、每一个渡槽、每一座桥梁……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汗水,都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当年建渠时,红旗渠总干渠与露水河西支浊河发生了交叉矛盾,渠水和洪水究竟谁给谁让路,一时争执不下。工程指挥部通过召开诸葛亮会议,最后确定了空心坝的设计方案,即在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洪水,做到渠水不犯河水。这一奇思妙想,后来体现为工程建设上的巧夺天工。
    红旗渠是一项廉洁工程。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成为一种无声号令,影响和引领群众凝聚起创造奇迹的无穷力量。在开挖山洞时,民工每天挖一寸半,党员干部就挖两寸,县领导就挖三寸;而在每人每天的粮食分配上则相反,如果民工每顿分配粮食3两,党员干部就只有2两半或2两。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员干部的清廉作风,就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小事上体现出来。当年红旗渠的建设,林县各公社是按受益面积出工的,参与建设的民工都自备工具、自带口粮,粮食和资金补助都严格按照记工表、伙食表、工伤条等单据对照执行。据估算,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达6865多万元。而在红旗渠建设10年中,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更没有一例贪污受贿,也没有干部挪用物资谋取私利。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始终被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当县委书记杨贵调离林县时,全县干部群众自发排起送行长龙,有人打出一条醒目的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
    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伴随着红旗渠的建成,同时也铸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靠人民群众一锤一钎打造出来的,红旗渠的开工建设,林县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这些建设者身上体现出不畏艰苦、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和气节,红旗渠精神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在艰苦磨砺中锻造出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50多年过去,红旗渠精神并未老去,它穿越时空依然呈现出青春活力。如今,当年的林县变为了林州,不变的是红旗渠精神的常学常新。50多年来,林州人民在红旗渠精神激励下,不断续写“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时代篇章。2015年,林州市实现生产总值471.2亿元,增长百分之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3亿元,增长百分之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亿元,增长百分之16.3;还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红旗渠精神发源于林州,又走出林州,成为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