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忠诚奉献跟党走 生命热血铸风流

发布日期:2016-06-30 14:46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我们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是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而这些仅仅是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9万多无名烈士......因此,今年4月24日,习总书记来我县视察、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深情感慨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金寨的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做靓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我们金寨县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作为全县党史军史、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金寨的红色历史、宣传金寨的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从事这项工作,我们既感到非常骄傲、无比自豪;也感到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特别是习总书记来我县视察时,不仅特意叮嘱我们,要加强党史研究工作,要抓好革命传统教育;而且,还对社会各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他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要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书记的讲话使人非常振奋、深受鼓舞。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效果。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在全国4支长征队伍中(中央红军、红25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和红六军团),就有2支队伍与我们金寨密不可分,一支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一支是红25军、直接诞生于金寨。因此,在金寨做好长征胜利80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更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年初,我们就将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计划开展金寨红军长征历史大宣传、“金寨与长征”征文评选、理论研讨和“重走长征路”等多项活动,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几个月来,我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到6月底,后三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一项工作势头良好、初见成效。4月以来,我们搜集整理了《长征先锋、百将之师——红25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共10集)、《红四方面军的漫漫长征路》(共20集)、《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长征故事》(共10集)等有关金寨红军历史和战斗故事等文章60多篇,并先后在《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老区建设网》、《搜狐网》、《中国民生经济网》、《中国发展报道网》、《中国都市新闻网》、《龙源期刊网》、《中国老区建设促进网》、《中国发展新闻网》、《中国实事求是新闻网》、《中国创新新闻网》、《晋绥网》、《时代纪实网》、《一点资讯网》、《大别山网》、《大别山红色旅游网》、《太行军事网》、《安徽档案网》、《六安新闻网》等50多家各类媒体上连载刊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相继推出了《长征路上的金寨人》系列报道。搜集编写了部分老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正在与或即将与多家新闻单位合作,通过设专题、开专栏、出专刊、拍专题片、采写系列报道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宣传英勇伟大、战功显赫、威武不屈、可歌可泣的、从金寨走出去的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行动之早、内容之多、氛围之广、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在全国县级单位中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名列前茅的。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脑,在百度中输入“金寨红军长征”这几个字,立即可以搜到大量有关金寨红军长征方面的文章和消息,很多国家级网站整版整版刊载的都是我们的宣传文章。也有很多媒体通过阅读和浏览这些网站,进一步了解了金寨、了解了金寨红军,很多媒体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我们提供材料、提供帮助,主动与我们合作,共同做好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宣传工作。
    在上述四项工作中,我主要牵头负责搜集、整理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相关史料和战斗故事。几个月来,我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查找了大量资料,阅读了相关文章,精选了感人故事,改写了新的篇章。几个月的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搜集、整理这些文章是一次重温历史、深受教育的难得机遇。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我一直被这2支队伍的英雄事迹、巨大贡献深深地感动着,一直被这2支队伍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深深地震憾着……有时为之激动、拍手叫好,有时为之悲哀、潸然泪下......特别是看到红四方面军南下时严重受损、西征时壮烈牺牲的记载时,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泪、在奔流!由于张国焘的阴谋夺权、导至红军一度分裂,红四方面军由此走上了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在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辗转长达一年之久,数万将士的鲜血洒满西北疆域......特别是在后来的西征途中,广大西路军战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最终经过血战高台、倪家营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几乎是全军覆亡。广大西路军官兵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伟大的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红军队伍中是非常特殊的,是英勇顽强的、可圈可点的!贡献大、地位高,牺牲大、影响深远,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章,我对这2支部队有了一些的切身的感受和感悟。
    一、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勇于探索、敢创新路,为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胜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面对严峻形势、危急时刻,红四方面军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进行西征、转战川陕,成功地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并且使之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大于母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保存了力量、赢得了发展。
    1935年5月,红25军在长征途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两次“围剿”,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4支长征队伍中创下了这项唯一的业绩。到达陕北后。与刘志丹的红军队伍组建红15军团后,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驻扎立足、创业发展打下了坚定可靠的基础。
    2、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中央红军战胜多重困扰,完成长征任务。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及时发动起嘉陵江战役。
    1935年7月,得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的动向后,一直与其失去联系的红25军立即开始行动,袭击胡宗南的后方基地,打乱其阻截红一、红四方面军的计划。8月14日,逼近静宁县城,切断陕甘两省的交通大动脉,迫使敌人一批批地抽回原来用于堵截中央红军的兵力。此外,红25军在长征途中,积极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执行民族政策,融洽了军民关系、减轻了前进阻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35年8月,中央红军经过宁夏回粗居区时,受到了当地群众亲人般地热烈欢迎。当毛泽东知道这是因为红25军之前经过这里时赢得了群众信任地,连夸红25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特别是中央红军达到陕北后,面对中央红军极度困难、财力非常拮据的现实,徐海东下令将红25军积蓄的7000块大洋拿出5000块来支持中央红军,并送去许多重要物资和大量驳壳枪,……因此,毛泽东曾多次夸奖,“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二、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显赫、功勋卓著。  
    1,红25军在长征途中创下四个“第一”和“唯一”。一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是长征先锋,为迎接党中央及三大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立足创业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红军三大主力开始长征时总人数是20万,到达陕北后,只剩下5万,减少了四分之三。而红25军长征出发时,人数是27000人,到达陕北时是34000人,多了近800人。另外,还有2000多人留在陕南,人员“不减反增”,这在四支长征队伍中是唯一的。三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的队伍。在当时全国革命根据地大部分受损的情况下,红25军却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创建了涉及豫陕、鄂陕边区10余县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四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发展了地方游击师和红74师的队伍,为中国工农红军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
    2、红四方面军做出了六大杰出贡献。一是强渡嘉陵江,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二是打赢了包座战役,全歼了胡宗南一个主力师,粉碎了敌人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向甘南进军的门户,为实现党中央北上方针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实施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打响了天芦名雅和百丈战斗,顶住了蒋介石和川军40多万人的猛烈进攻,消灭了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四是保证了中央红军长征从不中埋伏。朱德总司令在一次与宋侃夫(红四方面军老战士)的谈话中说道:“我们离开中央苏区,进入湘、滇、黔、川地区以及四渡赤水时,对周围敌情搞不清楚,是你们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们,也包括你宋侃夫同志,经常在深夜,把破译敌人电报的情况,整理电告我们。”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对宋侃夫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些史实都充分映证了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对中央红军所作的重大贡献。五是有力地接应了红二方面军,实现了甘孜会师。六是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胜利地结束长征。
    三、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值得肯定和应该弘扬的东西很多,红色基因内容丰富、红色传承任重道远。
    1,红25军特色鲜明、亮点繁多。
    ①红25军是一支“童子军”、“儿童军”、“娃娃军”。长征开始时,包括几位军领导在内,红25军的官兵都很年轻,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年龄稍大一点的是副军长徐海东,当时也才33岁。营团干部多是20岁刚出头,连排干部大多数不到20岁。军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只有十七、八岁。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红25军的队伍中还有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
    ②红25军的长征是孤军行动,独立作战。他们长期与中央失去联系,全靠自己幼嫩的肩膀撑起革命的大旗。
    ③红25军英勇善战、屡创佳绩。最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最高领导能够带头冲杀在一线战场。独树镇战斗中,政委吴焕先在危急关头、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并且高呼“共产党员,跟我上!”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官兵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副军长徐海东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左眼底射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5天才醒过来。而这位英雄的将领,此后就一直躺在担架上、指挥全军顺利到达陕北。军长程子华直到逝世前,仍担任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他那双“爪子似的伤残的手”,就是长征给他留下的“永久记忆”。最高领导带头冲锋、身先士卒,广大官兵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在长征途中,红25军就是靠着这股子冲劲,才一次又一次地从敌人的虎口中脱险,在十分艰难、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一次又一次辉煌……
    ④红25军人才辈出、将星璀璨。全军共走出97位开国将军,培育了十位大将之一、36位军事家之一的徐海东;红军著名将领吴焕先、程子华,中将刘震、韩先楚、李耀、陈先瑞、林维先,少将刘华清、宋维栻、詹大南等,功勋卓著、威名远扬,其中陈先瑞被毛泽东称为“陕南王”、林维先被毛泽东称之为“游击大师”。
    ⑤红25军的传奇较多、流传广泛。比如,危险之战——独树镇战斗,生死之战——瘐家河战斗、汲石塔寺伏击战、袁家沟口“布口袋”战役、四坡村战役、劳山战役等;比如,显现神威的游击战斗——全歼陕西“皇家军”、重拳痛击“马家军”、劳山、榆林大捷等,流传广泛、影响全局。除此之外,还有红25军的“将军班”、长征途中的“七仙女”故事等,更是颇具传奇色彩。
    ⑥红25军牺牲惨重、损失巨大。特别是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的积劳病逝、红25军政委吴焕先的英勇牺牲、正副军长程子华、徐海东的身负重伤等,这在四支长征队伍中也颇具特色、格外感人。
    2.红四方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永跟党走的感天动地的历史史实,令人为之感动、为人动容,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弘扬。红四方面军是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攻克剑门关开始,八万雄师劲旅、浩浩荡荡西移,破坚阵、摧强敌,挺进川西北,最终在雪山脚下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在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辗转长达一年之久,数万将士数过雪、三过草地,鲜血洒满了西北疆域……英雄的红四方面军最终还是用生命和鲜血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反动的武装、错误的路线,夺取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因此,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更加艰难曲折、更加悲壮震撼、更加可歌可泣,并且鲜为人知、充满传奇和神奇。特别是后来的西路军奉命渡河西征之后,与马家骑兵展开了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
    ①红四方面军的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情况,广大官兵的决心不变,阵脚不乱,从容面对、视死如归。1932年7月,在著名的安徽霍邱保卫战中,敌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炸开了城墙垛口、用机枪封住西门,并从三面抱抄围攻。守城部队与敌人展开巷战、逐屋争夺、浴血拼杀,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用牙咬。有的为了不当俘虏而投井自杀,有的把武器砸坏、不让敌人得去,有的负伤被俘时、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高唱《国际歌》,宁死不屈。最后,守城部队和地方党政人员,撤到西城墙下一个叫“埋蛇沟”的地方。在敌机枪的猛烈扫射下,前面的同志手挽手地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撤退。红25军军长旷继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手持大刀,与指战员们一起奋勇拼杀,身边4名警卫员全部壮烈牺牲,旷军长也数处负伤,最终才从西门突围脱险。1932年10月,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由鄂豫皖苏区突围,经鄂豫西入陕,两越秦岭、涉汉水、翻大巴山,行程3000多里,歼敌八万,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12月下旬,转移到川陕边界,保存了革命力量,并随之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1933年1月到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斗争。首先是进行了反对田颂尧的三路围攻战役;接着主动发起仪南、营溧、重达三大战役;最后进行了反对刘湘六路围攻战役。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艰苦的一次战役。四川军阀头子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140个团的兵力,妄想在3个月内消灭红四方面军。对此,红四方面军紧编战线、集中兵力,克服人力、物力、兵力严重缺乏的突出矛盾,历尽千难万险、浴血奋战10个月,最终取得这次战役的最后胜利。1935年6、7月份,蒋介石调集川军各路,集中20万兵力,迅速压迫红军于岷江以西、企图困死红军。对此,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积极建议由红四方面军的30军、4军承担包座战斗的主攻任务。在歼敌过程中,战士们冲入敌阵,用手榴弹、刺刀和大刀同敌人进行厮杀,前仆后继,整个战场都展开了肉搏。特别是在最后一段的歼敌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洒下了红军战士的鲜血。有的烈士,一只胳膊被打断了,另一只手还紧握着大刀。他们吃的是野菜、树皮,奉献的是鲜血和生命,最后以千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包座战斗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困死红军于雪山草地的恶毒计划,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大门。
    ②红四方面军牺牲巨大、损失惨重、命运多厄、可歌可泣。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两军混编、共同北上。不久,张国焘却拒绝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擅自率队重过草地,进行南下。在此过程中,队伍损失严重,付出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后,红四方面军的第5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西渡黄河。由于敌人过于强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经的征战厮杀,到1937年4月,西路军终遭失败,战死者7000余人,被俘者12000余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余人,回到家乡者3000余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余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仅有400余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此后,西路军总支队便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燎原之火。可是到了1942年7月,新疆当局背叛抗日统一战线,大肆逮捕、关押、残害中共人员。直到194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身陷囹圄的西路军总支队指战员才集体回到延安。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官兵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西路军官兵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③红四方面军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回头。红四方面军大多数翻雪山、三过草地,还有部分同志四过草地。尽管遇到的十分恶劣,遇到的困难十分巨大,但是没有人打“退堂鼓”、吃“后悔药”,一心一意跟党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红25军军长、政委吴焕先,其父亲、哥哥、嫂子、侄女等5人同时被敌人杀害。但是,吴焕先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而是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寻找战斗的方式方法。他用自己的牺牲和自觉,为创造苏区“新社会”作出了积极而又重要的贡献。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时,红军将部分后勤人员进行遣散。时为红军服装厂工人的女战士、后为罗元恒元帅夫人、金寨籍女红军林月琴,为了当红军,带领10多个女孩子,从金寨一直跟到川北。部队首长被他们的坚贞和忠诚所感动,又正式批准她们参加红军队伍。面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南下行为,广大官兵一致反对,一致要求跟随党中央。林月琴对张国焘的飞扬跋扈和另立“中央”感到十分愤怒,在康克清的帮助下,她勇敢地与张国焘作斗争。1936年秋,在洮州召开的“西进”动员会上,素有“小钢炮”之称的妇女独立师妇女部部长刘坚出面反对张国焘的“西进计划”。她说:“从军心看,广大指战员一致要求共同北上抗日,同意‘西进计划’的只是少数人,如果一意孤行,必然会导致部队的思想混乱,影响军心稳定。从物质条件讲,现在御寒品和粮食都少得可怜,即使不被敌人消灭,自己也会冻死、饿死,我们应该北上才对。”在广大指战员的一致反对下,张国焘不得不放弃他的西进计划。
    在西征途中,尽管牺牲巨大、前途未知,但是广大指战员仍然决心不改、坚持到底。古浪战役中,一次性伤亡2000余人,参谋长陈维栻及一个师长、一个师政委及大部分排上干部全部牺牲。此后,中央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创建根据地。面对进不进、退不退的全局,尤其是面对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危险境地,红四方面军毅然就地展开大规模惨烈战斗。最后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基本全军覆没。就这些剩下的少量的溃败不堪的指战员组成“新兵营”,为新疆送去革命火种。后遭新疆军阀的大肆逮捕、关押和残害,直到1946年才得以解救。即使如此,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官兵依然是积极发奋努力,用生命和鲜血践行忠诚、无私奉献。包座战斗中,著名的“夜摸将军”、屡建战功的4军10师师长王友钧端起机枪、架在警卫员的肩膀上,向敌人展开猛烈射击,最后不幸中弹身亡,牺牲时年仅24岁。在西路军惨烈的征战中,大批金寨籍红军将士血洒疆场,被打伤或被打散,但是,他们都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从甘肃沿途乞讨回到陕北。开国中将林维先,1933年21岁时就任红82师师长,被打成改组派后,在公审大会上,全师战士为他求情,最后被开除党籍,下放到苦工队当苦工。面对冤屈和困境,林维先始终对党坚信不疑,带着苦工队用扁担同敌人作战,最后重新得到组织的信任,又从战士开始起步,直到营长、团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金寨人洪学智,我军唯一一位两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的一生“四起三落”,曾因“彭德怀事件”受牵连,46岁的他从总后勤部部长降为吉林省农机厅厅长,后又下放到农场,长达17年之久。在此期间,洪学智仍然坚信党、忠于党,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重任总后勤部部长,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
    红四方面军总部卫生所女护士陈真仁,一家三代11口人,除母亲陈朱氏和2个已经出嫁的女儿留在家里,其余成员全部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最后坚持到达陕北的只有陈真仁一个人,其余的除侄女陈亚民流落逃回老家之外,其他6个先后牺牲。
    3、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必须认真研究、积极传承。这2支金寨的、也是安徽的红军队伍创造了历史辉煌、做出了卓越贡献,付出了惨痛代价、做出了巨大牺牲,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有很多精神应该弘扬,有很多基因应该研究,有很多红色应该传承。比如:红25军为长征胜利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为党中央和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做了哪些准备、打下了哪些基础?为党中央落脚陕北、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做了哪些坚实、可靠的工作;对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等等。再比如:红四方面军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应该占居什么样的历史地位;西路军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真相怎样;西路军的行动是否一直受中央直接指挥,张国焘对西路军的失败该是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将张国焘的个人错误和红四方面军集体贡献区别开来,等等;还有:这2支队伍有哪些精神应该发扬,有哪些经验应该传承……等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党史工作者面前一些急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如何展示好、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确保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红色金寨快速发展,等等,这些同样也是摆在我们党史工作者面前,应该深入思考、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经过考虑,我有以下几点初步的想法和打算。
    一要“研究好”红色历史。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深入研究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金寨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历史;深入研究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新四军第四支队等队伍的发展史、战斗史;深入研究金寨籍革命历史人物。通过采取自主研究、合作开发、对外发包等多种方式,主攻重点、带动一般,多出成果、快见效果。二要“编纂好”红色书籍。近三年,我们将尽快启动、尽块完成《金寨与红二十八军》、《将星闪耀》、《金寨大校传》、《蒋光慈全集》以及《金寨红军的发展与演变》、《金寨抗日战争历史》等一批红色书籍的编纂工作,确保传承红色文化的实际需要。三要“讲述好”红色故事。通过编书、编剧本、拍电影、拍电视等多种方式,把金寨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演义好、传播好: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金寨的红色文化,让人们在“听故事”中受教育、受启迪,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四要“宣传好”红色金寨。积极撰写外宣文章、广泛寻求合作支持,进一步提高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要“展示好”红色老区。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示平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展示老区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经典。六要“开展好”红色教育。联合党史、党校、宣传、文化、广电等相关单位,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工厂、进社区、进农家等灵活多样、丰实多彩的活动,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广辟渠道、多式并举,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脑海中、血液里,使其浸入心扉、深入精髓、永远铭记、代代相传!八要“谱写好”红色新篇。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美丽、红色的新金寨勤奋努力、积极奉献,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是信仰、是忠诚、是追求、是忘我;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干部队伍、加快经济发展、确保脱贫攻坚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需要。我们将在省、市党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新优势、倾力打造红色发展新高地、努力谱写红色老区新篇章,着力当好红色基因的研究者、实践者、传承者。让我们在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积极营造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在儿时的憧憬里,留下红色的记忆;在青年的奋斗中,续写红色的故事;在老年的回忆里,传承红色的基因”,让“红色基因” 浸入心扉、深入精髓、永远铭记、代代相传!我们要在党史研究和红色文化研究开发这个非常平凡、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在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勤奋努力、积极奉献,为建设美丽的红色新金寨献智出力、添砖加瓦,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思想基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的生命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中发热发光、创造辉煌!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