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102岁老红军的感恩故事
发布日期:2016-11-08 11:57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2016年11月5日是金寨藉老红军李世斌102岁寿辰。81年前的8月间,红28军82师244团活动在皖西舒城以西的大别山区。当时,李世斌是团长梁从学的警卫员。
一天,部队在离大里河镇15里的陈武道山上,同几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在撤退中,李世斌的头部和右小腿都负了伤,软骨被打碎,不能行走,倒在地上。当时战斗异常激烈,战友们只好把他暂时放在旁边的一片树林里,待便衣队接回医治。
他在那片树林里呆了2天,靠爬动找些野菜、草根充饥,但一直没有遇到便衣队的同志。第三天他悄悄地爬上山顶,发现山坡背面凹处有三间草房,像是个独户人家。观察了半天后,他便下定决心去那里看看。他当时身穿便衣,在口袋里装了几块石头,以对付门口的狗。一会儿他就爬到了那家门前,轻轻敲了几下门。
开门的是个老汉,中等个子偏矮,身子清瘦,眼睛大而有神,看上去五十多岁,脸上堆满了皱纹,略带疑惑不安地看看李世斌,一瞧见他的伤腿有些惊恐起来。他忙解释说,自己是被国民党拉夫拉倒这,逃跑途中被他们打断了腿。大爷半信半疑,还是给了他一大碗稀粥,在听到李世斌打算在这里呆上几天后,大爷顿时紧张起来,提醒他当地的保甲长管得非常严。当时的李世斌有些失望,也有些惭愧,但是他也理解,因为国民党多次搜山,老百姓吃了很多苦。他迫切想要说出自己是红军的真话,然而,当前的斗争环境不允许,为了群众的安全也更不应该。老大爷却好像看出了他内心的纠结,最终还是不忍心,便让儿子将他安放到柴堆子里,还送给他一件旧衣服。
柴堆子就是一大堆烧柴,有房子那么高,离大爷家有半里路远,李世斌钻到草洞里,到天黑后大爷的老伴送一罐子稀粥。这样一连过了3天,到第四天老大爷来到柴堆前,目光忧郁,心神不安,暗示他敌人又要来搜山了,让他赶紧逃回家里。然而,他的腿还不能走路,只能再次向大爷求救。大爷也很为难,低头不语,来回踱着步子,连声叹息,最后连夜给他做了一付拐杖,助他回家。
第二天吃过饭,临走时,大爷把他的伤腿吊在腰上,又送他一只碗、一双筷子、一件旧衣服和一个旧草帽。他很不舍地向老人家告别上了路,走了大约一个月,来到敌我交界地区的一个小村庄,从乡亲们那里得知便衣队时常在夜间来这一带活动,他就去村口岔路上等,直到第四天半夜才找到便衣队的同志们。由于部队流动作战,药品奇缺,他和另一个伤员被暂时安置在一条荒无人烟的深山沟中,用树枝和茅草搭了个简陋的窝棚,这就成了他们养伤的“医院”,既没医生,也无药品,只有便衣队经常送些粮食和食盐,靠他们自己挖些野菜度日。
有一天,便衣队的同志给李世斌带来了梁团长的问候,还郑重地递上两块钢洋。看着手中的两块钢洋,他不禁想到,在这艰苦的岁月里,多少同志为筹款牺牲了生命,多少乡亲们为支援对敌斗争忍饥挨饿……他深知这两块钢洋的来之不易。尽管,右腿的伤口化脓,已肿成小树墩那样粗,他也舍不得买药物食品来治疗补养。便衣队的同志常来看望,不远处的铺店就有哈德门牌的香烟,煮熟的五香鸡蛋,还有他从小爱吃的五香瓜籽。虽说他需要用钱,可他总觉得还有更需要用钱的地方,特别是那位老大爷的身影总浮现在他的眼前,占据了他的心。主意拿定,他就把两块钢洋缝在衣角里,每天睡前都摸一摸,生怕它们丢了。

(图片来源于http://history.rmlt.com.cn/2014/0801/300669.shtml)
为了早日养好伤参加战斗,李世斌用剪刀剪开伤口,咬着牙把脓血和碎骨粒一点点挤出来,然后用盐水清洗一下,每次都痛的他眼冒金花,几乎昏过去。几个月后,他基本痊愈归队。心里总想去看望老大爷,可战斗任务不能允许。但是,这件心事在他心里发了芽,越来越急切。后来,部队打了许多胜仗,花钱的场合也多起来,可他一直没动过这两块钢洋的念头,就是牙刷坏了,也不去买新的,而是自己用猪鬃做一把,两块钢洋始终缝在衣角里。
1938年10月,红28军已经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梁团长任游击纵队长,李世斌当了通信排长。有一天,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后,又经过陈武道麓。他的思念之情鼓动他向纵队长请假,纵队长在得知他要用三年前自己给他的两块钢洋去感谢有救命之恩的老大爷后,很惊喜,当即准假,并叫供给处批给他五斤猪肉和一床缴获的被面。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斌就兴冲冲地上了路。秋风轻拂,花草飘香,路旁的一草一木在他眼里都格外亲切可爱。爬了五、六里的大坡路后,终于赶到了老人的家门前,再次轻轻敲了门。
门内传来老人熟悉的声音,而这一次他大声回答自己是“新四军”。
走出来的正是李世斌日夜思念着的老大爷,古铜色的脸有些憔悴,目光却还是那么精神,他粗粗地打量了一眼,就口口声声地叫起老总来。(国共合作时期,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服装一致)他再三解释,老大爷仍不相信他是新四军,仔细看了好久也想不起他是谁。最后,他挽起裤脚指着右腿上的伤疤提醒老大爷,老大爷才想起来,一把把他搂在怀里,激动地流出眼泪,因为老大爷不敢相信他竟活着回来了。
饭后,老大爷带李世斌去看过去藏身的柴堆子,并告诉他后来发生的事情。原来,他走后的一个晚上,有人来找过一个腿受伤的伤员,老大爷当时弄不清他们是哪边的人,就应付过去了……说不完的知心话,两人一直谈了4个多小时。临走时,李世斌撕开衣角,掏出梁首长当年送的那两块钢洋和带来的礼物一并交给了老大爷,老大爷说什么也不收,李世斌再三表达了自己三年来的心意并告诉他这也是组织上的意思后,老人捧着两块钢洋,热泪滚滚,激动万分,他紧紧抱着李世斌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
分别后,他常想,这两块钢洋使自己久已深藏的心事得以放下。可是,他又常反问自己:对于这么好的人民群众,是能用两块钢洋所能感激的了的吗?真正的感激应该是时时刻刻想着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像春蚕一样,为了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吐尽最后一根丝。
老红军简介:李世斌,男,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人,1914年11月出生,1932年8月入伍,1937年11月入党。红军时期,参加了保卫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及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涟水、莱芜、淮海等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休后为副军职待遇。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