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山西百年文化艺术期刊展弘扬主旋律
发布日期:2017-03-28 15:54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作者:彭援军

此次展览主要展品提供者王海勇(左一)陪同出席形开幕式的山西省市有关领导参观展览

山西最早的期刊实物《第一晋话报》(1906年)

民国十五年四月一日山西省忻县出版的《新秀容季刊》第二期

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晋察冀画报》第13期

《抗战生活》革新第3期

民国三十五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人民时代》创刊号

解放初期的彩色版《山西画报》

建国初期出版的《山西歌选》

文革前《山西省第三届摄影艺术展览》专辑封面为陈永贵像

本文作者彭援军参观展览
中红网山西太原2017年3月28日电(彭援军)“文化记忆•历史风貌——山西百年文化艺术期刊展” 自2月28日起至3月22日在太原美术馆举办。
此次期刊展由太原美术馆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集报联谊会协办,此次专题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展出的藏品共600余件,分清代、民国初年、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和画报类13个部分,最早的出版于光绪32年(1906年),最晚的为2017年,跨度111年。这是山西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这样时间跨度最长、含盖面最多、数量最大的一次期刊展览。
其中清代、民国初年、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画报类7个部分100多件藏品,全部由山西省集报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著名报刊收藏家王海勇提供,而且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3个部分的200多件藏品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也是由王海勇先生提供。由于场地所限,王海勇先生精心挑选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的500多件试、创、终、复刊号文化艺术期刊这次未能展出,这些期刊将在展览结束后计划出版的《山西百年文化艺术期刊图录》一书中详细展现。
此次百年期刊展展出的清代民国期刊共计百余种,是这次展览的精华部分。
其中清代出版的6份。最早的是出版于光绪32年(1906年)5月10日的《第一晋话报》,该刊是目前所见山西最早的期刊实物。据史料记载,山西最早的期刊是《晋阳学报》,但它也只比《第一晋话报》早创刊三个月,该刊只有记载,到目前并未见到实物。《第一晋话报》于光绪32年4月由山西同盟会会员在日本创办,出版后秘密运回太原发行,据史料记载,因受到清政府严查,该刊仅出到第9期即停刊。
出版时间较其次的是《晋乘》,它也是山西同盟会成员在《第一晋话报》停刊后,紧接着于光绪33年8月8日在日本创办的。《晋乘》比《第一晋话报》更短命,仅出了3期,这次全部展出,难能可贵。《晋乘》的刊名来自于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史书书名,指晋国的军队,国家的历史。在此有怀古之意,以教育人们忠诚于祖国。
另两份展出的是《并州官报》,这是山西最早的清政府机关刊物。一份出版于光绪末年,另一份出版于宣统元年,即溥仪登基的当年。
此次展出的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前的期刊共31种43份。这25年间除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5年(1916年)、民国19年(1930年)三个年份外,其余年份均有文化艺术类期刊展出。这些期刊含盖了山西的各行各业,如有文学期刊《国鸿》、《新秀容季刊》等;有艺术期刊《新制唱歌集》、《山西国术体育旬刊》等;有传统文化期刊《宗圣汇志》、《国语报》、《山西佛教杂志》等;有社会文化综合期刊《山西通俗报》、《晋民快览》等;更多的则是教育文化期刊,如《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友会杂志》、《铭贤校刊》、《山西省立太原中学校周刊》等。有些期刊尽管不是纯文化艺术类,但刊中设置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栏目,如商业经济期刊《山西商业杂志》、《造产救国社年报》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山西的不少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和中共地下党组织,利用文化艺术期刊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和知识,这些期刊有《夜光》、《最后的生路》等。
1937年至1949年这1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期间的期刊共展出了37种52份,数量和种类均多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的25年,说明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文化艺术期刊在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解放区文化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这部分期刊绝大多数是由山西省所在的冀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各根据地代表性的期刊有:晋察冀的《晋察冀画报》、《新群众》、《时代青年》、《北方文化》等;晋冀鲁豫的《战场画报、《北方杂志》、《文艺杂志》、《华北文化》、《太岳文化》等;晋绥的《西北文艺》、《人民时代》、《人民画报》、《民间故事》等。
期刊又名杂志,其定义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大致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号或以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期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文字交流符号完善到一定程度后,适应人类文明进步需要而产生的。期刊的发行传播,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它紧跟时代步伐,引领风尚,传递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追求。世界上最早的期刊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我国的期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最初由西方传教士创办。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期刊。
本次展览展出的这些珍贵期刊,是凝聚众多文人志士思想精华的产物,展现了一百年来山西期刊发展的历史,呈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期刊的整体风貌,是对山西文化艺术期刊发展脉络的一次大梳理,是其出版成果的一次大展示。这些期刊是历史的载体,流传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必将对山西期刊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岁的收藏爱好者刘涛参观完展览后留言说,希望以后多搞此类展览。年届六旬的山西省作协评论家段崇轩说:展览很有价值,我们正在编辑《山西新文学经典文集》一书,展出的有些杂志很有参考价值,希望能与收藏品拥有者王海勇老师取得联系,交流信息,获得相关资料。两位铁路期刊编辑表示,他们需要找铁路类期刊做参考,如果民间收藏家能多收藏和展出其他各专业类期刊,宣传效果也会很好。来自北京的著名书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写道:这个展览我看了三个小时,并且一一拍照,并分类组合,从中看到和学到太多的东西。我参观时,看到有些学生或是年轻家长带着孩童或是老年夫妻前来看展,但总的感觉,还是看展人不多,理应在展前和展览期间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展览影响,特别是宣传部门、新闻出版从业者,文物、收藏、集报、大中学生等许多类别的相关人士,都值得观看这个展览,尤其是纸质期刊工作者在互联网发达的大背景下,更应该通过观看这一展览,学习所展优秀期刊的经验,深入思索今后的纸质期刊该怎样办,怎样才能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增强期刊的艺术性、可读性,走出目前纸质期刊普遍遭遇到的出版发行之困境。在展览留言簿上,还有许多记者、教师、书画家、摄影师、大中学生写下一条条热情洋溢的参观感言。也有的提及展览准备充分一些更好,如每件展品下面都加上说明就较为完善了。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