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叶剑英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发布日期:2017-04-24 15:45    来源:中华魂网    作者:中华魂网
    2017年4月23日上午九点半,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叶剑英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宾馆B座一层会议厅举办。参加本次会议的包括苏希胜、李忠杰、吕向群、丁家琪(叶剑英同志生前秘书)、朱佳木等研究会领导同志以及叶剑英同志的女儿叶向真同志。马文瑞同志之子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马晓文同志主持了本次座谈会。出席本次会议的同志还包括刘少奇同志之子刘源上将等一百多位,北京《中华魂》网络信息中心在内的多家媒体全程进行拍摄报道,更凸显了本次会议现场的热烈氛围。
    马文瑞同志之子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马晓文同志主持了本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马晓文同志就读开场白,宣布会议开始。在本次座谈会的报告阶段,苏希胜、叶向真、李忠杰、吕向群、丁家琪、朱佳木、杨绍明七位同志相继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介绍了叶剑英同志一生的巨大贡献和事迹,使得我们重温了叶帅身上那种老一辈革命者大无畏且高度无私的高尚情操,让我们从细节感受到在多个历史拐点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叶帅是以何等魄力担当重任。之后的自由讨论阶段,杨尚昆同志之子杨绍明同志也进行了发言。
    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同志
第二位发言的代表是叶剑英同志之女叶向真同志
第三位发言的代表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李忠杰同志
第四位发言的代表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吕向群同志
第五位发言的代表是叶剑英同志生前秘书丁家琪同志
第六位发言的代表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朱佳木同志
       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及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同志曾经无数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但拯救了无数生命,甚至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他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威望和地位。出身于广东一个富裕家庭的他早年入云南讲武堂,后参与创建黄埔军校,成为一名很有威望的教官,29岁即担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可谓年轻有为。早年间的他不但追随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思想,更深深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感染。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先后参与讨伐桂系军阀和陈炯明叛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叶剑英同志毅然通电反蒋,放弃了自己在国民党军中的优厚待遇和地位,在一片白色恐怖氛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粉碎了汪精卫试图加害叶挺、贺龙等同志的阴谋。
刘少奇同志之子刘源上将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叶剑英同志生前另一位秘书,今年已经九十多岁的张老前辈不顾年高,也如期参会,令人感动。
      土地革命和长征中,叶剑英同志相继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和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不但培养了大批优秀军政干部,更在关键时刻识破了张国焘试图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避免了革命队伍内的更大矛盾和冲突,使得党中央转危为安。长征结束后不久的1936年7月,叶剑英同志又开始在安塞进行联合东北军共同抗日的沟通工作,西安事变后协助周恩来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促成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到南京、武汉、长沙和重庆等地参加党的领导工作,坚持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扩大党的影响。回到延安军委总部后,他协助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我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他协助周恩来同志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停止内战的协议。随后他领导中共代表团在北平进行军事调处,同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发动内战的真实面目。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晋西北领导中央后方委员会的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指挥全军作战。他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做了大量工作。他指挥解放广东和海南岛的战役,夺取华南战场的最后胜利。
    在自由讨论阶段,杨尚昆同志之子杨绍明同志也进行了精彩发言,成为本次座谈会上第七位发言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同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华南、中南地区工作期间,胜利完成了剿匪、土改、建立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生产等各项任务。一九五四年后,他长期担任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领导和组织全军的教育训练,开拓军事科学研究,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呕心沥血,成绩斐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为维护军队和全国的稳定,为抵制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奋不顾身,顽强努力。一九七六年,叶剑英同志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在这场斗争中,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叶剑英同志排除阻力,坚决主张请邓小平、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坚决主张平反一切冤假错案,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和国家工作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他主持全国人大工作期间,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他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告台湾同胞书》,又在一九八一年九月发表了著名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对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氛围热烈的现场和与会代表,与之映衬的是墙上一幅幅反映叶剑英同志生前文化底蕴的字画。
    作为开国元勋之一,叶剑英同志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严于律己的精神。北平解放初期,他负责接收起义的国民党军队的改编,一并对北平的政府、学校、厂矿等各方面的接管工作,致力于北平的市政建设,维护社会安定,恢复发展生产,改善文化教育。通过叶向真同志的发言,我们得知,身居要职的叶剑英同志甚至坚决反对为自己及家人置办生活用品,当时,叶剑英同志回答过:如果有一些老同志的确有特殊困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置办一些,但我坚决不需要。在他的带动感染下,同志们纷纷以高度的自律精神放弃了私人的物品置办。叶剑英同志的家风同样值得我们敬仰,叶向真同志回忆道:父亲总是教导我们,不要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自满,要不断学习,多方面学习,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发挥螺丝钉精神。
   本次座谈会可谓一堂关于叶剑英同志事迹和精神的精彩课程,我们得以穿越历史时空,以宏观和微观双方面,再度了解到叶帅当初那不俗的文化底蕴、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魄力以及能文能武的才干。当初,并非贫寒出身也并非怀才不遇的叶帅毅然放弃国民党给出的优厚待遇,是可谓富贵不能淫;长征中,叶帅一度带伤指挥战斗,克服重重阻碍和残酷战斗带来的考验,是可谓贫贱不能移;文革中,叶帅勇于和四人帮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竭力保护群众和老干部,置自身的安危不顾,是可谓威武不能屈。
    当所有同志的发言结束后,马晓文同志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并宣布本次会议圆满结束。会议,终有结束一刻,然而,叶剑英同志的精神和未竟的事业,永远不会结束!(中华魂网/血刃)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