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名将左权的精神财富

发布日期:2017-06-01 10:49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叶慕安
 叶慕安
    今年5月25日是左权将军逝世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在指挥抗击日军大“扫荡”的突围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7岁,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将领。左权将军在短暂的一生中,充满着传奇和辉煌,尤其是对国家民族、对人民群众、对家人充满着情和爱,表现出一位叱咤风云将领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情感。
    最忠诚、最优秀的党员
    左权对革命工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他的心中永远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了革命胜利,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1936年6月,在红一军团攻打甘肃曲子镇战斗的最紧要关头,左权和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一举消灭了敌人一个旅。1938年2月,八路军总部从临汾向晋东南转移,在府城遭遇了西进之敌的一个旅团,当时情况很紧急,左权不顾个人安危,指挥总部仅有的两个警卫连与3000余敌人展开激战,化险为夷。
    左权对党的事业忠诚,还表现在个人处于逆境时毫不动摇。1931年,王明等人实行极端宗派主义干部政策,大搞肃反扩大化。1932年,左权被诬陷参加过托派组织,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尽管多次申诉,但“托派”和“留党察看”成为戴在他头上近10年的政治“紧箍咒”,直到英勇殉国。多年后,耿飚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作为他的下级,我们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一点感觉左权是蒙受不白之冤,受过委屈的人。”他不抱怨、不消极,始终如一地为党努力工作,“他以崇高的党性,证明了他是中国共产党最忠诚、最优秀的党员”。
    “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左权是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他勤奋好学、善于总结经验。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左权军事文选》里说:“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
    在黄埔军校一期时,他就刻苦用功,把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训练上,成绩突出,被称赞是黄埔优秀生。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他不断学习战争的经验和指挥之道,表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1932年2月,中央红军发起了黄陂战役。左权召集师长、团长研究作战方案,精密部署兵力、火力。战斗打响后,骄横的敌52师、59师竟毫无察觉地先后钻进左权预先设置的“口袋”里。这一仗,歼灭了敌人两个师,活捉敌师长李明和陈时骥。
    战斗间隙,他结合战斗实践,写了《八路军的战斗教练工作》《论坚持华北抗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几十篇文章。他还和刘伯承合译了《苏联步兵战斗条令》,在他壮烈殉国时,尚有10万多字的著作没有发表。他的大量译著是我军的一份宝贵财富。
    决不能随意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左权常说,我们有衣穿、有饭吃、有弹药去消灭敌人,这是老百姓给我们的。他经常教育部队严守群众纪律,千方百计减轻人民负担。
    一次战斗结束后,天空下起了大雨,左权率领八路军队伍路过一片庄稼地时,看见一个部队马夫从田里抱了一捆莜麦准备喂他牵的那匹马。左权见状,上前拉住他问:“你是八路军吗?”
    马夫小心地放下莜麦,低着头,站着不敢说话。
    好一会儿,马夫才开了口:“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草了。”
    “没有草,你就抱老百姓的莜麦吗?”左权脸色发青地说道,转身用手指了一下正在有序行进的队伍,继续说:“我们一天没有吃饭还得打仗,为了谁呀?就是为了老百姓。八路军战士,为了老百姓能把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决不能随意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这就是革命纪律。”
    马夫羞愧地涨红着脸,向左权敬了个军礼,然后将那捆莜麦归还原处。
    妻子眼里的兄长和老师
    左权的妻子刘志兰是“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被朱德赞为“女同志中的佼佼者”。后经朱德和康克清做媒,于1939年4月16日与左权结婚。左权对妻子呵护有加,在妻子眼里,他不单是丈夫,还是兄长、老师。
    刘志兰与左权结婚后共收到左权11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妻子、女儿的关心、思念之情。
    就在左权牺牲前三天,他还给妻子写了信,在信中他意味深长地说:“志兰亲爱的,你走后我常感生活孤单,常望着有安慰的人在,你当同感。常有同志对我说把刘志兰接回来吧。我也很同意这些同志的好意,有时竟想提议你能早些返前方,但一念及你求知欲之高,向上心之强总想求进步,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为不延误你这些,又不得不把我的望之切念之殷情打消忍耐着。”
    左权壮烈殉国后,刘志兰伤心欲绝,哭坏了眼睛。度过最悲伤的日子后,她主动远离了丈夫的荣耀和影响,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地工作。
    读着父亲的信慢慢长大
    左权留给女儿左太北的“遗产”,是几张泛黄的照片和11封信,其中只有一张照片是左权抱着刚满百日的女儿照的,照片上洋溢着浓浓亲情。
    妻子和女儿在延安的日子里,左权惦记着她们。夏天,细腻的左权买了花布,请人给女儿做衣服,甚至还准备了冬天的毛衣裤,再让回延安的同志捎过去。因为不知道孩子长多快,捎去的衣服有大有小……当得知孩子病了,左权焦急地来信反复说,“急性痢疾是极危险的”“有病了必须找医生”,关爱之心充盈着信笺。
    左太北收藏的11封信中,左权都大段大段地提到心爱的女儿。每次读到这些信,左太北都禁不住泪流满面。信中他盼着孩子快快长大、懂事,他想让她知道,在遥远的华北,他正在与日军战斗着……就在牺牲前三天的最后一封信中,左权写道:“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地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左权在信中对女儿的爱称是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对女儿的爱,穿越75年的风雨,依然还散发着烫人的热量。
    左权生前说过:“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这就是左权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