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世纪老红军何秀英,最忆是当年牺牲的战友
发布日期:2017-06-09 11:09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作者:李彪、曹建林、李军宏
女红军何秀英等在经过天安门广场。(中红网红色图库)
何秀英在家中观看过去的照片(中红网红色图库)
曹建林(左四)等在采访女红军何秀英(右四)。(中红网红色图库)
中红网广东英德2017年6月9日电(李彪、曹建林、李军宏、彭明喜)2017年6月3日,受广东省英德市龙顺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杨仕锋、莫泳庭邀请,中红网——湖南宜章红色旅游网采访团一行四人,前往英德,采访近一百岁(按农村计算年龄方式99岁)的世纪老红军何秀英。
汽车在湘南与粤北之间的山山岭岭之间穿行,一会儿钻山洞,一会儿出洞。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里,京珠高速公路两边重重山峦,披上一层浓浓的绿装。我们不由得浮想联翩,当年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莽莽群山中,睡山洞、饮山泉、吃野菜,餐风宿露,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随时打算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英德市一间普通、略略有些陈旧的房子里,我们见到了98岁的老红军何秀英,她步子稳健、背微驼、思维清晰,走近老人,凝视着她那张点缀着老年斑的脸,我觉得犹如走进了历史深处,走进那段烽火连天白色恐怖的岁月。
16岁的少女参加女红军
何秀英1920年(农历1919年大年除夕)出生于南雄市湖口镇白木村。在1935年前后,她村子附近有一名何姓女红军,以卖茶为生,实际上,她是一名中共地下工作者,她那时候不知道这位阿姨是红军,由于她经常到茶水铺去玩,有时问阿姨给点水喝啊,一来二说,就这样熟起来。一次次接触,她受了阿姨的影响,开始接受新思想,行动员也革命起来,帮助阿姨做点事情。后来,在时任南雄县委委员罗明德的教育下,于193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一名抗日宣传员。
成为抗日宣传员后的何秀英,先后参加了江西特委和南雄县委的训练班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熏陶,也慢慢知道何为革命、为什么要抗日救国等。那时候的生活是很惨的,农民生活得很苦,她更加想做这个(联络员)工作。
何秀英没有上过战场,她做的是传递情报的工作,她坦言,地下工作者同样危险,地下工作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时会丢掉性命,她身边很多一起的同事,都没有留下来,有时好好的一个人,永远见不着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被捕了,还是到其他地方去了。何秀英回忆过去,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接着往下面说。她在南雄时,主要负责保管文件和传送文件,利用做饭的工作来掩人耳目,就这样,帮过很多重要领导掩护传送文件。
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他们从江西到南雄,又从南雄到江西、韶关等地,走了很多地方。何秀英聪明机灵,遇到情况能够马上想出办法。尽管环境非常残酷,身边很多同志牺牲,那几年,她却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差错,对工作充满激情和信心。没有埋怨过半句。
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何秀英记忆中,她印象最深的是,护送过毛泽东妻子贺子珍之妹贺怡。那是1938年,贺怡跟随部队来到南雄湖口,恰遇贺怡要生小孩。在一棵榕树下,由战士围着,贺怡生下一个女婴。部队要行军打仗,不方便带小孩子,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把刚出生的女儿托付给当地老百姓抚养。
那天,地下交通站的人找到她,叫她去抱一个婴儿,她问他,去哪里抱?他说带她去。她走了七八公里去抱婴儿,人抱回村里后,她交给的没儿没女人家抚养。
她还接受了另外一个任务,将贺怡同志护送到南雄城郊外,使其平安归队,顺利到达延安。
后来,这个女婴一直在白木村抚养,何秀英有空时,总会去看看那个孩子,想着她的父母这会儿到什么地方了,有时,她会突然想起,万一她的父母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她多可怜。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这户人家待这女孩子如同自己亲生的一样。把小孩子送到白木村后,贺怡后来回来四到五次,看望她的女儿,每一次都是何秀英带着她去的。
1949年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贺怡辗千里,怀着焦急的心情,来到南雄白木村,找到了何秀英,想着这些年的艰难,终于到头了,何秀英的眼泪就出来了,这十一年,贺怡经历多少生与死的考验?得以幸存,她们找回贺怡的女儿。但不幸的是,贺怡去寻找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孩子“毛毛”时,1949年11月21日,贺怡乘车从赣南返回吉安,在距泰和县城七八里路、一个叫“丰塘桥”的地方,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突发车祸,贺怡不幸遇难,小孩子有幸躲过一难。何秀英听到消息后,眼泪不自觉流下来,她的心情难过得要命,几天吃不下饭。她们母女好不容易在一起,却又永远分离,老天真的不开眼。后来,据说是贺子珍帮忙把这个女孩抚养长大。
另一件事是,当时省委书记张文彬同志的爱人也产下一个男孩,他知道贺怡同志的女儿是何秀英安置的,也将自己的儿子交由她。何秀英又找了第二户可靠的人家,把张文彬的儿子安置好。
1942年6月,南方工委机关因叛徒告密被破坏,张文彬在广东大埔高阪镇被捕,关押在江西泰和监狱。在狱中,张文彬痛斥劝降的无耻叛徒,坚强不屈,他明确表示:“宁可坐牢而死,决不跪着爬出去。”他遭受敌人折磨,染上肺病,又得不到医治。1944年8月牺牲于狱中,年仅34岁。1946年的国民党反共高潮,杀了很多老区群众,解放后,收养婴儿这个家庭也找不到了,她和欧新同志多方寻找未果,孩子至今不知下落,生死未卜,成一大遗憾事。以前打游击的时候,很多人生了孩子送孩子,那情景很惨的。自己的大儿子出生后也送给了老俵,因为根本没办法带。
儿时当过童养媳 后受子离夫散之苦
何秀英有这么大感触,因她曾经历母子分离的痛苦。她的大儿子在1941年出生后,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制,就被抱去送人,那时候她很舍不得,但没办法,儿子是被接走的。
何秀英年幼时,曾给人当童养媳,给他人抚养。后来,因为她患有水痘,那户人家又把她送了回来,因为家庭贫困,何秀英没有条件上学,她的文化,是她在天主教教堂里学过认字,后来靠自己自学,才得来的文化知识。在她19岁时,与第一任丈夫刘建华结婚了,那时,刘建华先后被派往赣南、南雄,担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特委青年部部长、中共南雄县委组织部长等职位。
1942年,何秀英和刘建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这次,何秀英坚持不把儿子送给他人,一定要带在身边抚养。刘秀英得到儿子,却慢慢失去丈夫。刘建华从这一年起,因为工作,离开了何秀英,没有一点儿消息,他盼星星,盼月亮,直到1945年,她都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正式音信。却有人告诉她,说刘建华被日本鬼子抓了,回不来了,让她不要等了。那时候,发生这种情况太正常了,既然他死了,他们母子还要活下去,好好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她才嫁人。若干年后,何秀英后来与刘建华取得联系后,在信上骂过他,问他当初为何抛弃她,这对战争年代的夫妻,饱受战争之苦,直到2014年刘建华离世,两人都没有再见过面。
1943年,何秀英带着儿子回到英德定居,嫁给同在交通站工作的朱瑞民,两人育有一子。1945年,信丰县老革命者朱赞珍到何秀英家探访,当时,两个人一见面就都哭了,朱赞珍对她说,他比她要苦啊,因为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子都被敌人杀了。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和党的联系。何秀英说,此后她一直在英德过着务农的生活。解放后也没有要求政府给她安排工作。
参加抗战70周年阅兵仪式
何秀英老人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的事迹,值得大家铭记。共和国没有忘记这位16岁就参加红军的老革命者。2015年,她受邀请到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她的光荣,也是清远市的光荣。
2015年8月21日,何秀英与随行照顾的孙子朱小峰,乘高铁到北京,入住首都大酒店。早已待命的医疗护理人员,开始为何秀英检查调养身体。初到北京的何秀英,和许多前来参加阅兵的老兵一样,对当地气候有些难以适应,血压一度偏高。
朱小峰除了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外,还要注意她的身体情况,每日向医生汇报,以保证老人能以最佳状态参加阅兵仪式。何秀英的身体状况一直持续到阅兵前两天才恢复正常。何秀英说,快要阅兵,她一下子就好了。
因考虑老人们的安全和身体情况,阅兵前这10余天,何秀英等只在8月23日被工作人员安排外出游览北京。大家乘坐大巴,围绕天安门走了一圈,看到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
身体欠佳的何秀英大多时候待在房间休息,偶尔会到酒店楼下观看文艺节目,与其它老兵聊天。但是,在那里,一个同事和认识的人都没有。何秀英一度希望遇见曾经的“同志”,她不禁有些失落。
本次受阅老兵平均年龄高达90岁,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而何秀英有96岁。何秀英和老兵们一起相互鼓励,希望有机会再见。如果等到80周年还能相聚,那将是大家的幸运。
现场直播中3秒“特写镜头”
9月3日上午,准备参加阅兵的老兵们早早起床,检查完身体,吃过早饭,开始等待出发命令。朱小峰说,原本计划8点出发,但工作人员考虑老人们身体状况,将时间推迟1个小时。
上午11点,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方队作为首支受阅队伍,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何秀英乘坐的车辆位于队伍中间。在现场直播视频中,何秀英有长达3秒钟的“特写镜头”。她位于车辆右侧第二排,靠近天安门城楼。身穿紫色中式斜襟盘扣衫的何秀英,不停地挥手庆祝。何秀英说,原先她的座位在第一排,但后来调整了,换了以后,位置更好了。
何秀英回忆起当日盛况,一路过去很多人,有学生和群众,路边一排一排都是军队和大炮。那些大炮都是新装备的,中国富裕了,强大起来了。
问及老人准备去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心情,何秀英说,我想去,又不想去,因为想着以前的事眼泪就会流出来,到了北京,也见不到以前的老同志,老同志一个都没有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很难过。同时,她又表示,抗战胜利70周年是值得纪念的,很感激党还记得她这个老人。
尾声
采访结束,我们要离开老红军何秀英,她从长凳上站起来,我与她握手告别,要她保重身体,祝她身体健康,2027年,再去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人的手非常有力,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老人的手非常有温度,说明她的血液循环非常好。
我没想到,她又哽咽着来一句:想起以前的事情,眼泪就会流出来。大约她想起那段段烽火连天白色恐怖的岁月,当年许多和她一起战斗的同志,年纪轻轻就牺牲了,无儿无女,埋在哪里都不知道。想起这些,她能不流泪吗?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