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晋绥抗日老战士重返延安“鲁艺”
发布日期:2017-07-06 13:56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李振武
耄耋之年再回延安,不忘初心追忆往昔。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从1942年2017年,整整75年了,怎能不让这位鲁艺“老兵”心怀激荡呢?
6月17日,96岁的晋绥抗日老战士、鲁艺老学员郭生回延安了。快进延安城了,他激动地哼着延安时期常唱的《南泥湾》《延安颂》等歌曲,哼过柳林铺,哼过七里坪,哼的望见了宝塔山......为了使老人家不至过于激动,儿媳妇翟晚不停地说:“别激动,都会看到的。”
延安鲁艺--心中的永远!
郭生(原名郭生元)是山西平遥人,1921年出生,1936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前线积极参加抗战。1939年入党,从晋西北到延安,在鲁艺美术工场师从著名美术家王朝闻学习雕塑艺术。后来在美术系第四期学习,1942年春离开延安回到晋西北。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到四川成都,先后任四川省文联秘书长、四川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成都画院书记等职。
6月18日上午,南下成都的晋绥抗日老前辈、96岁的鲁艺老兵郭生回到了“老家”。
离开延安后,老人一直念叨着延安,念叨着桥儿沟,念叨着鲁艺。今年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6月14日他们从成都出发,儿子郭小明驾车、儿媳翟晚精心照顾,途径广元、西安,于6月17日晚上回到了他魂牵梦绕七十多年的地方---延安。
从成都往返延安的路线图
6月18日早晨,正是“奔跑中国 红色之旅”2017延安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举行之际,这次比赛从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出发后途径凤凰山旧址、宝塔山等延安著名的景点,并且把桥儿沟鲁艺作为七公里健康跑的终点,有近2000多名健儿在这里作较长时间赛后休息,因此将郭老回鲁艺的时间确定在十点之后。
鲁艺文化园区首次迎接96岁高龄返校的学员
其实,老人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大早就站在酒店的窗前观看临街的风景,观看过街的马拉松比赛。十点刚过,他就在儿子郭小明和儿媳妇翟晚的陪同下来到桥儿沟鲁艺,于10点26分到达鲁艺大门外,早早迎候在那里的刘妮副主任和工作人员迎上前去......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观校史。回首当年,往事如泉,记忆犹新。
看着眼前的桥儿沟教堂,老人坐在轮椅上,用手杖指点着,“当年这里是.....那里是......”“教堂还是原来的教堂,窑洞还是原来的窑洞,还有排球场那个位置.......”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虽然75年过去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
看到当年鲁艺师生的亲切面孔
鲁艺师生名册将他带回当年......
在鲁艺简史陈列室,面对着展版上一张张图片,冼星海、郑律成、彦涵、王式廓、蔡若虹、力群、古元、华君武......一张张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庞;吴玉章、周扬、沙可夫、赵毅敏,望着这些在鲁艺史上作出重大成就的院领导照片,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历史......
走在鲁艺的校园里,腿也有劲了。
在鲁艺旧址,老人走下轮椅,迈着略显蹒跚的双腿,边走边看。鲁艺的操场、鲁艺的窑洞、鲁艺的菜园.......午饭时刻过了,还在那里伫立、徘徊、凝望:“咱们这些人,要有一种作风,八路军作风。”“我们的国家现在欣欣向荣,主要是党领导得好,世界上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朝气蓬勃的党,能团结带领大家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在鲁艺东山前与园区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当天下午,老人不顾劳累,又来到旧址中当年美术工场所在地。车行半山坡,当轮椅不能上去时,他坚持要自己走上去,最后在儿子和大家的搀扶下走到当年居住过的院落。
18日下午徒步登上西山--鲁艺美术工场所在地,踏寻当年工作、学习、生活的窑洞。
为找寻当年的足迹,顾不上小路崎岖、顾不上腿脚不便.....
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在这里,老人回忆着当年的布局,并画下了当年鲁艺美术工场及美术系住宿示意图,为鲁艺园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每当工作人员想围着他坐的轮椅合影时,他都坚持站起来合影。
老人画下了当年鲁艺美术工场及美术系住宿示意图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在鲁艺旧址嘉宾签名簿上,老人写下了遒劲有力饱含深情,诗一般的语言:“最使我心醉的今天。这是二0一七年,我重返故地,延安是最引我心醉的地方。那是一九三九年,自春到冬,当时有很多大师:王朝闻、古元很多同志,经常亲切地教诲,至今记忆犹新,我想起他们,使我的心情年轻了很多,常常想起这些同志,使我怀念当年的生活,当年的鲁艺,当年的老兵。”
当年的鲁艺,当年的老兵--即兴书写下回访鲁艺的心情。
耄耋老人遒劲的笔力饱含了对鲁艺的怀念和情思。
多么感人肺腑的延安情怀、多么动人心魄的鲁艺情思!如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九十六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之手,这分明是用一颗赤诚的心穿越时空回味鲁艺岁月!
入夜,手捧延安鲁艺的纪念册思绪如潮,爱不释手。
1939年,在热血最烫的十八岁,他与延安结缘、与鲁艺结缘;而今,温情豁达的九十六岁,他依然满腔热血!
第二天,回访杨家岭。在中央大礼堂前留影。
在中央大礼堂里,回述当年在这里给毛主席和中央机关演出的趣事。
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在儿子郭小明、儿媳翟晚陪同下参观毛主席旧居。
仔细聆听
参观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认真观看
杨家岭毛泽东旧居、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等都令老人心向神往,正如他一生追寻一样,他在“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告别鲁艺、告别延安......老人说:没想到我还能回来,太好了!哎…不容易啊!
衷心祝愿郭老健康长寿,松柏长春!
(综合《延安日报》、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报道)
照片提供:郭生之子郭小明
本站编辑: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