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毛泽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
发布日期:2017-09-11 13:5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攀
李攀
毛泽东一家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崇高的威望,他若想安排照顾一下自己的亲友,可以说十分容易。但他公私分明,始终保持着革命领袖的崇高风范,谢绝了众多亲友的请托,仅给予他们合理的帮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夫人杨开慧之兄杨开智,要求到北京工作。毛泽东致电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的王首道说:“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若干帮助。”同时,他又致电杨开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毛泽东经常在书信中鼓励亲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他在给族亲毛照秋、毛桂昌等人的信中反复强调:家中有困难,应在土地改革中听候当地人民政府酌量分配土地,从努力生产中求得解决。同时,他本着“济亲,但不以公济私”的原则,用自己的稿费资助、接济亲友。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写给石城乡(原属湖南湘乡,1956年撤销,其所辖区今属韶山市大坪乡,是毛泽东外祖父文家所在地)党支部和乡政府的信中说:“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作者单位:天津市委宣传部)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