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鲁艺平剧团
发布日期:2017-11-06 10:09 来源: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 作者:编辑王红梅
1939年春夏之际,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了鲁艺旧剧研究班。任务是研究京剧如何为抗战服务及其将来的发展前途。当时的研究班成员只有八个人,分别是“阿甲、罗合如、石畅、张东川、李纶、王久晨、方华、任均”【1】。
在旧剧研究班基础上,1940年4月5日鲁艺平剧团成立。鲁艺院部发出“艺字第七号公告”,“公告”写道:“为集中旧剧人才,从事旧剧之研究与改革工作,本院决定成立平剧团(先从平剧着手),以符律衡(阿甲)同志为团长。其内容组织与干部配备如下:(一)研究科——科长符律衡兼任;(二)教练科——科长陶德康;(三)演出科——科长罗合如;(四)指导科——科长陈冲。”
平剧团成立之初,多数成员都是从院外其他单位调进。随着第三期戏剧系学员的加入,艺术力量才得到加强,但某些剧目仍需协助演出。随后,任桂林、王一达等加入到平剧团工作,艺术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初成员有二十余人,后来发展到四十人。
平剧团成员王一达、任均夫妇与孩子在延安
鲁艺平剧团成立之后,便开始对京剧的传统剧目进行学习、整理和排演,也深入到机关、学校、部队,为业余京剧爱好者教戏。平剧团当时缺少戏服,1939年冬,毛泽东、周恩来、王明、董必武、邓颖超、林伯渠、博古拿出他们任国民党参议员所得的两千元车马费,派阿甲、任桂林去西安到戏剧家封至谟那里购置一批戏装行头后,在延安上演传统戏的同时,也开始演出新编或改编的历史剧,比如后来演出的《梁红玉》《陆文龙》《吴三桂》《宋江》等。《梁红玉》《陆文龙》导演为陶德康,两剧的剧本选自国统区的戏剧刊物。《吴三桂》编导为石畅和王一达。《宋江》编导为阿甲,这两剧是延安的戏剧工作者自己创作的,其中《吴三桂》是第一部京剧新编历史剧。
平剧团演出传统戏缺乏剧本,就从毛主席那里借来京剧《戏考》,借了还,还了再借。传统京剧《法门寺》《群英会》《黄鹤楼》《击鼓骂曹》《金玉奴》《坐楼杀惜》《奇双会》等都是根据《戏考》排演的。
平剧团演出剧本《戏考》
党中央领导人十分关心平剧团的工作,1941年春毛主席邀请鲁艺平剧团有成就、有贡献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演员在家里做客,主席与大家亲切交谈并共进午餐,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使大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周恩来副主席当时被党中央派到国民党统治区工作,每次回到延安,必定观看京剧。1940年3月,他在苏联治疗臂伤之后回国,停留延安时,正巧观看了平剧团演出的《棒打薄情郎》。他在致任均的亲笔信里写道:‘前晚看到你的拿手戏,赞佩不已。’这是对此剧主演的赞许,也是对全体演员的鼓励。朱德总司令更是常看京剧,也曾单独或与毛主席一起在演出结束后会见演员并共进夜餐。他们对京剧工作如此重视,对京剧演员如此关怀,使曾不安心于京剧工作的人安下心来,使本来安心的人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
周恩来写给鲁艺平剧团成员任均的信(1940年4月22日)
“当时延安的演出除话剧、歌剧、音乐、舞蹈外,京剧是最常见的戏剧形式。如送赴前线、欢迎归来、动员生产、结业典礼、招待来宾、纪念节日,少不了要演京剧。”【2】鲁艺平剧团就曾演出了一批剧目。
任均延安时期的戏装照(王克明提供)
阿甲(右)延安时期的戏装照。
侯铁山延安时期戏装照
陶德康延安时期戏装照
平剧团演出最多的就是水浒戏,其次就是岳飞、文天祥、郑成功、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无疑,这种题材的选择正适合于简洁明了地对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和民族战争的宣传。经过传统戏与改编传统戏的演出实践,艺术工作者更多的熟悉了京剧的规律。同时培养了一些京剧学员、演奏者和舞台工作人员。
右起:方华、陈怀平在练功。
“1942年2月,八路军一二〇师战斗平剧社抵达陕甘宁边区的绥德,演出了《珠帘寨》《汾河湾》《古城会》《嵩山星火》等剧目,接着鲁艺平剧团和战斗平剧社的全体同志举行了联欢会。毛泽东、彭真、陈云、邓发等不少中央领导同志都参加了这次联欢会,会上宣布了中央关于合并鲁艺平剧团和战斗平剧社为延安平剧研究院的决定。鲁艺平剧团的活动,到此就宣告结束了。”【3】HUAN
注释:
【1】任均,《我这九十年》,华文出版社,2010年9月,第161页。
【2】阿甲著:《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共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73页。
【3】杨立川、高字民编著《延安戏剧组织》,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第463页。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