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贺绿汀与他的音乐作品

发布日期:2017-11-06 10:22    来源: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    作者: 编辑李姣
    1993年6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备受世界音乐界瞩目的隆重盛典“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颁奖典礼”。创作于1937年的那首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游击队歌》在124首华人音乐经典曲目中榜上有名,从1937年到1993年,时间跨度长达56年。《游击队歌》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歌曲?为什么会牵动世界华人的神经,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呢?
    时间回到1938年1月6日,在山西临汾刘庄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一位年轻人正指挥着临时组建的合唱队齐声高唱“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舞台,大家就在村里的土台子上面演唱。没有钢琴,更没有乐队,只能以欧阳山尊吹的口哨作为伴奏。一曲唱完,掌声雷动,观众席上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以及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等人激动不已,站起身来为演出队鼓掌祝贺。[1](P74)这就是著名抗战歌曲《游击队歌》的首演现场,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话说叫首秀。而担任现场指挥的正是创作者时年35岁的贺绿汀。一个人、一首歌、一个民族的信心被点燃。
    贺绿汀,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一个贫穷的山沟。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陪伴他的只有乡野山歌和山里人的挽歌,这便是音乐家贺绿汀童年全部的音乐熏陶。15岁那年,贺绿汀到省城长沙求学。在这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钢琴和小提琴演奏的声音。1923年,20岁的贺绿汀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长沙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录取。
    1924年冬,贺绿汀从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毕业留校,任音乐教员,还兼教图画。图为1925年他与该校国乐研究会同仁合影。
    1926年10月,贺绿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21日的“马日事变”摧毁了湖南的党组织,事变后国民党疯狂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1928年3月16日贺绿汀被捕入狱。1930年1月2日,刑满出狱。[2](P21)重获自由,贺绿汀决定去上海闯荡。
    当时的上海号称“东方巴黎”。1930年夏,贺绿汀报考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科未被录取。1931年春天,他再次报考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因为他的钢琴与和声两科成绩很好,黄自先生叫他放弃再考小提琴。于是,贺绿汀开始跟黄自先生学和声,跟查哈罗夫学钢琴。[3](P23)从此黄自成为他一生音乐道路的引路人。黄自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学校和耶鲁大学学习作曲,是第一个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系统引入西方体系的人。
黄自(1904—1938)
    贺绿汀在黄自的指引下,开始系统的学习作曲。为了节省开支,贺绿汀租住在一家裁缝铺楼上的木板房里,两台破旧的缝纫机,从早到晚轧轧轧通宵鸣唱。夏天,房间如同蒸笼,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贺绿汀拉开了创作的帷幕。
贺绿汀1934年在上海
    1934年,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来到上海,委托萧友梅发起一次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国立音专音乐艺文社1934年7月出版的《音乐杂志》(主编:易韦斋、萧友梅、黄自)一卷三期上,刊出了齐尔品署名的《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启事》。[4](P53)贺绿汀写了3首钢琴曲应征。
    1934年11月26日,在上海新亚大饭店里,举行了“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的颁奖大会。令人称奇的是一等奖作品《牧童短笛》和二等奖作品《摇篮曲》,竟然是出自同一个人贺绿汀。轮到这位年轻的创作者上台演奏时,他一身遮不住土气旧西装,引得人们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但是随着琴声响起,场下便安静了,动听的旋律仿佛把人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南方田野,在人们的脑海中描绘了一幅牛背牧童送夕阳的美妙画面。当乐曲最后的和弦乐声逐渐消失,礼堂里骤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4](P51)这次的成功,对贺绿汀本人甚至整个中国音乐界意义非凡。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纸,对这首一分多钟的钢琴曲的报道盛况空前。《新晚报》评价说,“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于西洋乐理的界限,他那作品的成功是鼓励了我们为复兴改造中国音乐而研究西洋乐理的技术,给予一般极端保守古乐者和主张完全欧化者以同样的警醒。”[5](P27)从此,齐尔品将《牧童短笛》这首曲子列为他的音乐会曲目,并坚持在节目单上印有中英文两种文字,使之成为他在巴黎、慕尼黑、维也纳、日内瓦、阿姆斯特丹、纽约等欧美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曲目。[6](P28)《牧童短笛》成为我国第一首登上国际乐坛的钢琴作品,世人也由此知道了它的作者贺绿汀。 
    《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揭晓(启事)》,载《音乐杂志》第1卷第4期(1934年11月15日版)
    1934年11月,齐尔品(中)及其夫人(左三)、征曲审查委员会查哈罗夫(左二)、阿克萨克夫(右二)、黄自(左一)、萧友梅(右三)、贺绿汀(右一),在国立音专校园合影。
    1936年,在聂耳的介绍下,贺绿汀开始为电影配乐。他为电影《马路天使》创作的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贺绿汀创作了二十多首电影歌曲,如《怨别离》、《秋水伊人》、《西湖春晓》、《工人之歌》、《夜曲》等。[7](P40)他通过歌曲表达最底层人民的苦与乐、爱与痛、悲与喜。同时,又用歌声给了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以希望。
    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淞沪会战,炮轰上海。贺绿汀加入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8月21日晚,他与欧阳山尊、丁里、崔嵬、王震之等一行10多人离沪西行,踏上了巡回演出抗日宣传的列车,辗转南京、武汉、开封、郑州、洛阳、西安等地。  
    1937年“八一三”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到河南时留影。
    救亡演剧一队于1937年底来到了山西临汾城西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的负责人彭雪枫同志接待了他们,并决定让他们在那里整修一段时间。[8](P26)参观八路军新成立的炮兵团时,将士们告诉他,这些都是俘获日军的炮。他脑子里一闪,犹如电光火石,出现了一串歌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防空洞里听到敌机的扫射,哒哒哒,激烈的机关枪声,突然变成小鼓的节奏。[9](P98)这时的贺绿汀决定要写一首游击队打鬼子的歌,歌名就叫《游击队歌》。在当时,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来说,抗战处于低谷期。《游击队歌》以它朴素的保家卫国的精神凝聚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也以它明快的曲调激起中国人对血腥侵略战争的顽强抵抗。
《游击队歌》手稿
    1938年3月,演剧一队的崔嵬、王震之等部分成员来到延安,在汇报演出中演唱了《游击队歌》,受到延安人民的喜爱与赞扬。1938年5月在武汉出版的《战歌》第一卷第九期上,首次刊登了《游击队歌》。此歌也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广为传播,1938年5月抗战文艺工作团第一组的刘白羽、欧阳山尊等人,从延安出发,深入敌后的华北地区,沿途他们一直都在战士、群众中教唱《游击队歌》。同行的美国友人E·F·卡尔逊(时任美国驻华使馆情报军官,1937年抗战后曾到延安视察)也非常喜爱这首歌曲,在他1941年所著的《中国的双星》一书中,曾多次提到《游击队歌》,并大段引用了它的歌词,使得这首歌的影响很早就扩及到了国外。 [10](P75)
    1939年6月,贺绿汀来到重庆,谢绝了国民党主办的音乐干部培训班教官的职务,到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任教。此时,贺绿汀又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垦春泥》、《中华儿女》、《空军进行曲》等成为中国抗战音乐的经典。
    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育才学校也成为国民党特务的目标,贺绿汀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提出去延安的请求。但由于国民党对延安封锁很严,男同志去延安有困难,因此,改由妻子姜瑞芝带两个女儿先行赴延。而贺绿汀则由组织安排由重庆赴香港,再到上海,于1941年5月到达苏北参加了新四军华中鲁艺的教学工作。贺绿汀历尽千辛万苦,直到1943年7月才到达延安鲁艺与妻女团圆,并开始在鲁艺任教。期间,他将自己翻译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改编成缩写本,油印给学生,循序讲授乐理,批改习题。1943年在延安王家坪的一次文艺晚会上,毛泽东握着贺绿汀的手说:“你就是贺果(贺绿汀的三哥,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的弟弟呀!你的《游击队歌》好的很嘛!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10](P75)
    1945年“七大”会议期间,贺绿汀编写合唱《东方红》,并亲自指挥为“七大”代表演出。1946年他组建中央管弦乐团并担任团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贺绿汀回到上海,出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6岁。贺绿汀从事音乐工作76年,共创作3部大合唱、6部歌剧,近200首歌曲、2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7部电影音乐和一些器乐独奏曲,出版有《贺绿汀歌曲选》《贺绿汀合唱曲集》《贺绿汀钢琴曲集》《贺绿汀管弦乐器二首》《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和译著《和声学理论与实用》等。[11](P1125)
贺绿汀在80年代初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开场时,解放军千人合唱团演唱的《游击队歌》从天安门广场传向世界各地。随着音乐所传达的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都要和他拼到底。追求世界和平,永远都萦绕在我们的中国梦里,而这个美好的中国梦里,贺绿汀是一个重要的音符。
    参考文献:
   [1][4][10].王梅初主编.音乐大师贺绿汀[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1版。
   [2][3][5][6].贺逸秋、贺元元.我的父亲贺绿汀[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7].蒋晔、武京予.贺绿汀[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8]. 吴祖强、贺逸秋.当代中国文化名人传记画册[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8月版。
   [9].史中兴.贺绿汀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11].冯希哲、敬晓庆.延安文艺档案·延安音乐(延安音乐家三)[M].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版。
贺绿汀作品目录:
    以上贺绿汀作品参考《贺绿汀全集》(第一卷《声乐作品》、第二卷《器乐作品·大合唱·戏剧音乐》)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