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毛泽东:让儿女们回到人民中去

发布日期:2018-04-25 13:3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欣
    2017年6月30日,游客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参观。 (资料图片) 刘晓 摄
韶山毛泽东铜像。(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毛泽东和他的老师毛禹居携手而行。(资料图片)侯波 摄
韶山毛泽东故居。(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人物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湖南日报记者 肖欣
    春日,韶山。伟人的光芒无处不在,穿透整座山谷的浓翠、繁花与芬芳,浸入川流不息的瞻仰者心灵深处。
    一代伟人毛泽东波澜壮阔的生命长卷,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最令我感怀的,是他要求儿女们做一名普通人、回到人民之中去的人民情怀。
    人民回报给他的,是绵长无尽的缅怀、高山仰止般的崇敬。
    1、对儿女的要求:“夹着尾巴做人”
    4月17日,敞亮开阔的韶山毛泽东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再现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风采的高大铜像。伟人身后,青松挺立,翠峰连绵,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1949年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
    1949年3月25日,56岁的毛泽东怀着“进京赶考”的心情进入北平城,随后,他的家庭,也成为万众瞩目的新中国“第一家庭”。大权在握的毛泽东怎样当“一家之长”?他书写了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答卷!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严肃地指出,党的高级干部子弟的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他批评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汉献帝”,娇生惯养,吃不得苦,如果他们不能人格独立、生活独立,就会逐渐走向官僚化和贵族化,损害党的事业。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们“做一个普通的人,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做毛泽东的儿女不仅没有一丁点特权,更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吃苦在前,牺牲在前。这是“第一家庭”立起的“第一军规”。他的长子毛岸英,就以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这条军规。
    如今的韶山,毛泽东故居之外,毛泽东遗物馆是另一个人流不息的所在。2008年12月25日,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建成开馆,展出的1008件毛泽东生前遗物,成为了解毛泽东修身齐家的最好教材,在无数人心头引发强烈的震撼。
    走进《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的“亲情如歌 友谊似海”主题展览区,一组毛泽东和儿女们在一起散步、游泳的黑白照引人注目。来自江苏的吴先生和老伴在这里久久驻足:“毛泽东贵为国家主席,他自己的孩子后来享了什么福呢?岸英为国牺牲了,岸青身体不好,两个女儿都是跟我们一样的平头老百姓。我今年80岁了,年纪越大,越觉得主席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
    “没享什么福”的毛泽东儿女们,珍藏的是父亲留给他们的精神财富。
    多年以后,毛泽东女儿李敏出书回忆父亲曾一再提到:“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这句话曾令她感到困惑,干部子弟不就是生活条件好一点吗?怎么就成了“灾难”呢?
    1963年7月,一辆平板车拉着一家三口的全部家当,来到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李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生活。她的第一课是学会生炉子做饭。一开始,木柴和煤搁不好,一屋是烟,熏得满眼泪水,做饭也不知多少米该放多少水,做出来不是夹生饭就是糊糊的粥饭。
    正是在真正走向民间、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家常生活中,李敏终于慢慢领悟到父亲这句话的道理所在:“爸爸是怕我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会借着父母的地位而飘飘然地忘乎所以;会借着父母的权势而目中无人地自以为了不起;会借着父母的荣誉,什么都不懂却哇啦哇啦地乱发议论。这样的人,小而言之,害了自己;大而言之,害国害民。”
    1976年10月,毛泽东的另一位女儿李讷带着年幼的儿子搬到北京西郊一条小胡同居住,母子俩每天只买一毛钱的肉吃,一人一条被子,半铺半盖。最缺钱的时候,她把心爱的书籍卖给了旧书店。冬天,她顶着寒风和市民们一起排队,买定量供应的大白菜,用木板三轮车拉回家。回首以往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她对父亲感激不尽:“假如不是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恐怕很难过得来。他那是真正的父爱。”
    2、拒绝为亲友封官许愿:“人们会说话的”
    “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一张浅蓝色的名单陈列在韶山毛泽东遗物展展柜里,字迹已有些模糊,但名单上毛泽东的这一行批示,依然清晰。
    1950年,过去曾多次帮助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来到北京,给负责接待的田家英开了一个15人的名单,都是毛泽东的文家亲戚,要求安排工作或保送入学。毛泽东在名单上如此批示,并数次拒绝他提出的解决自己工作的请求,以至于文运昌责怪他“忘恩负义”。
    这短短一行字,尽显一位人民领袖对人民话语权、评判权的敬畏与尊重。
    其实,毛泽东是一个特别念旧情、念亲情、念友情的人,但他坚守亲友交往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毛泽东最牵挂家境贫苦的堂弟毛泽连,但从未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其解决任何个人问题,还嘱咐他“要带个好头”,连续10年用自己的稿费接济他。晚年患病躺在床上的毛泽东仍惦记着他,吩咐李敏、李讷:“我快不行了,有件事情只好请你们去做,家乡还有两个叔叔,连饭都吃不饱,你们要经常回去看看。”毛泽连记着堂哥的教诲,当了一辈子农民,是乡亲们尊敬的“九阿公”。
    杨开智是毛泽东爱妻杨开慧的胞兄,长沙和平解放不久就给毛泽东写信,想到北京谋职。毛泽东回信说:“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杨开智又托表弟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信,想在长沙“谋一厅长职位”。深刻理解领会父亲初心的毛岸英回了一封长信,其中写道:
    “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来自江西萍乡银河镇中学的钟怡青和同学们在毛泽东遗物馆听完讲解时,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了这句话。
    3、用心和孩子交流:“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这就好了”
    4月18日,记者在杨开慧烈士陵园的毛岸英衣冠冢前,默念刘思齐为毛泽东手书诗赋写下的注解,直觉心弦激荡:“主席晚年常常诵读《枯树赋》,尤爱其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直至弥留之际。念天地之悠悠,得大爱而长存。”韶山毛泽东遗物展结束语则写道:“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毫无疑问,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韶山管理局宣传处处长谭逻松对记者说:“毛主席常以家书的形式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他的爱不装不做,很直白,让孩子们能充分感受。”李讷在北京大学念书时曾写信给毛泽东倾吐心中的苦闷,毛泽东接连写信给李讷说:“接了你的信。喜慰无极。你痛苦、忧伤,是极好事,从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忧伤,表示你认真想事,争上游、鼓干劲,一定可以转到翘尾巴、自以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动权就到了你的手里了。没人管你了,靠你自己管自己,这就好了,这是大学比中学的好处。中学也有两种人,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有娇生惯养的所谓干部子弟,你就吃了这个亏。现在好了,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为你祝贺!”
    毛泽东遗物馆开馆后,每年要迎来40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谭逻松常思考今天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他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家风家教,并挑选了8封有代表意义的书信作为文创产品,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供有益的启示。谭逻松认为,毛主席让儿女们回到了人民之中,做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这恰恰是这位伟人家教的最大成功。

    采访手记
    家国天下是民族情怀
    肖欣
    屋前荷塘清波荡漾,屋后翠竹映衬蓝天。韶山毛泽东故居前,瞻仰者在门前排成长队,像一根永不消失的风筝线,将一个人的名字紧系在天地之间、民心深处。
    几位穿着校服的男孩女孩从荷塘旁的香樟树下轻快地跑过。跟随孩子们的脚步前行,田野间阡陌纵横,镜面一样平整的水稻田在林荫间闪现。一代又一代湖湘先贤,就从这样的原野出发,探求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之路。
    毛泽东出生的时代,笼罩中国的是诸如“火车靠把小孩子丢进烟囱里来开动”的愚昧和无知。终其一生,他力图砸碎旧的绳索和重负,解放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的人,使他们争得尊严和平等,从而缔造新的民众与社会。
    人民,正是他所发现、所赞美的“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去除特权,生活独立,人格独立,走进人民——这是毛泽东对子女亲人的严格要求,也呈现了一位人民领袖真正的平民本色、人民情怀,闪耀着共产党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作为执政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从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细胞开始“革命”,以倡导和弘扬健朗自立的新型价值观,树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新风气。这,正是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的重要基石。他发出的“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的警示,有着深刻的洞察与预见,当如警钟长鸣。
    中国文化认为万物同生、万民同胞,讲究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追求。至今仍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湖湘先贤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齐家之道,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相信它一定能够融入“两个一百年”的民族伟大梦想,为我们的下一代接受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更有益、更完整的生命教育而绽放新枝。

    声音
    “主席是我的亲人,更是人民的领袖”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可以骄傲地说:父亲在儿女们的生命中,也深深根植了“人民”这两个字。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
    他并没有因为是主席而对亲属搞特殊照顾,我父亲一直是个农民,我们兄妹几个也都是普通劳动者。主席这种以公为大的情怀,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道德风范。在我眼里,主席是我的亲人,更是人民的领袖。
    ——毛泽连的儿子毛岸平
    我几十年生活工作在毛主席家乡,毛泽东一家牺牲6位亲人的故事不断让我感动。我已经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第一家》,讲的就是毛泽东的家事。他从不为家人和亲戚谋私利,总是严格谨慎,要求家人“夹着尾巴做人”。他认为,毛家人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有为国家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权利,没有为毛家人谋好处的权利,这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大爱情怀。
    ——中国红研会理事、一级作家杨华方
    毛泽东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的巨大作用的见证。没有任何外在的装饰物可以解释毛泽东所焕发的力量感。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唱片艺术家身上的一种“颤流”,我得承认自己对此完全感觉不到。但是毛泽东的确发出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