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郭寿天:热血染汾河
发布日期:2018-05-22 14:23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郭玉琴

郭寿天(资料照片)
初夏的松柏苍翠欲滴,襄汾县陶寺乡张再烈士陵园内,静静矗立着“桥儿上突围”等烈士纪念碑。碑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惨烈的战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十月,213旅58团政治部主任郭寿天率领二营三百余人,东渡汾河……
在襄汾,中共襄陵县委第一任书记郭寿天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郭寿天出生于1910年,今襄汾县南辛店乡西邓村人。1927年到临汾,入省立第六师范学习。他经常阅读鲁迅、邹韬奋等进步作家著作,同进步同学谈论时局,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强烈不满。
1929年当地大旱,粮价猛涨,寒假期间,山西省政府给襄陵县派去一名委员,坐镇催粮,郭寿天极为气愤,与同学李慧卿等联络返乡学生,在襄陵县城召开会议,派出代表,要求县长魏绪堂正视灾荒,体谅民情,停止征粮。同时给各村村长传送信件,要他们到福寿村开会,共商抗粮事宜,迫使当局答应学生请求。
1933年郭寿天毕业返乡,在襄陵县立第一高小、第四高小任教。西安事变后,他参加本县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7月经纪锦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下旬,他作为襄陵县牺盟会代表,赴太原出席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聆听了周恩来对抗战形势的报告。返县后建立起襄陵县人民武装自卫队,10月成立中共襄陵县委,任书记。1938年5月,根据中共乡吉特委指示,将中共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分开,他任县牺盟会特派员兼人民武装自卫队政治指导员,带领县武装自卫队和敌人进行斗争。
1939年6月,由襄陵等七个县自卫队改编的政卫第二支队,奉命按晋绥军系列改编为213旅,他任该旅58团政治部主任。10月,日军对乡宁的213旅驻地进行“扫荡”,他率二营东渡汾河,跨过同蒲铁路,转移到襄陵县东部塔儿山,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0月22日,二营运动到塔儿山下张家庄、杨家庄后,接到敌人可能进攻的报告。晚间,得知敌人已经出动。23日拂晓,二营撤到了桥儿上村,准备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但尾随而来的日军在汉奸带领下,已绕开警戒部队,悄悄地向二营宿营地围了上来。在桥儿上村南沟内的一个碾麦场里,郭寿天的动员讲话还未讲完,日军便居高临下开了火。营长任达和郭寿天立即指挥部队突围,但还未移动几步,郭寿天便被敌人枪弹击中,当场牺牲,时年29岁。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损失惨重,被称为“桥儿上事件”。襄陵解放后,襄陵县政府于1946年清明节前把当年牺牲的烈士遗骨安葬于张再烈士陵园。
郭寿天的遗体被家人接回,安葬在襄汾县南辛店乡西邓村外西南方向的一处农田里。1966年,西邓大队党支部、队委会为郭寿天立碑一通,毗邻的公路上可以望见。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学生、干部、群众等前来凭吊。上世纪80年代,少将张汉丞、原213旅老同志都曾前来看望他们的老战友。(记者 郭玉琴)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