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 基金会七年资助2918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09月07日)
- 岢岚县举行“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09月02日)
- 临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9日)
- 保德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 石楼县“2022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助仪式举行(08月26日)
五代《抚恤证》本本血染红
发布日期:2018-08-01 17:10 来源:微信美篇 作者:何凡
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证》,是解放后党和政府向因战因公致残的军人颁发。它不仅是物质待遇的凭证,更是对他们舍身忘死精神的肯定和褒奖。无异于一枚枚闪亮的勋章。本篇展示的五代《抚恤证》,跨越新中国的全程。证件的持有人,其中三位老红军,一位老八路都不幸离世。但小小的《抚恤证》,精准记录了他们战斗人生中最灿烂的篇章。
1951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央政府就开始对伤残军人进行评级和抚恤。设特,一,二,三等,每等又分为甲,乙两级,共九级。按等级领取抚恤金。至今,经过多次交旧领新的换发。本篇展示的四本已停用《抚恤证》的主人,由于先后离世方得留存,愈显珍贵。借此,向热心提供图片的持证人亲属漆先望,陈宁章,李宝川,胡小刚,及现用持证人高忠冠致以衷心的感谢!
第一代《抚恤证》,即开国版的《革命军人残废证》。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毛泽东主席签发,朱德副主席题词“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
持证人是漆承藻,安徽金寨人,1933年4月,任红四方面军12师36团特务连连长,参加万源保卫战时英勇负伤。腿部,肋部等处骨折致残。二等甲级伤残。1951年9月13日由川东军区政治部填发。
抚恤分为残疾金和抚恤粮两部分。当时二等甲级每半年旧币20万元。其中有一次发旧币11万元,发粮食150斤。1953年货币改革后,每半年折合新币24元。
第二代《抚恤证》,六十年代初启用。名称改为《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颁发单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
首页毛主席肖像。
次页为毛主席题词。第三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的颁发令。
持证人是陈协,江西赣州人。1933年参加红军。1962年由成都军区后勤部填颁发。
陈协在红军时期任连长,抗战时期任团政委。在遵义,丹巴,辽县(现左权县),沙河,临江等地作战,先后六次负伤,遍及头,腰,腿,手等处。二等甲级伤残。
六十年代的二等甲级抚恤金,每半年22元。至1971年过世,10年间共领取440元。
第三代《抚恤证》,七十年代初启用。证件名称不变,颁发单位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总后勤部”。这是唯一由部队总部颁发的抚恤证。这与文革期间内务部被撤销,政府机关被军管有关。
持证人是李光福,四川通江人,1933年参加红军。1973年元月由成都军区后勤部直属政治部填发。
李光福在解放战争中,担任179师536团三营营长,攻打临汾时左肩胛被炸伤。他先后九次负伤,叁等甲级伤残。
七十年代,三等甲级的抚恤金为每半年15元。也就是说自建国到八十年代初期,抚恤金的标准三十年一贯制没有提高。而伤残军人们已开始陆续离世。
第四代《抚恤证》,九十年代启用。
名称为《革命伤残军人证》。改变有:一,把“残废军人”改为“伤残军人”,体现了持证人“残而不废”的高尚人格。二,《抚恤证》改为《伤残证》。在抚恤金之外,还可享受免费游览公园,景区,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半价购买机票等待遇。照顾了持证人的出行及旅游需求。三,颁发机关改为文革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持证人是胡永昌,1999年由四川省军区后勤部填发。
胡永昌,河北肥乡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在威县攻打叛军石友三部的战斗中,冲锋在前负伤致残。三等乙级伤残。
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此级别的抚恤金为每半年约100元。与之前相比才有了一定的提高。半个世纪过去,在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的英雄们,许多受伤痛的折磨过早离开了我们。,证上面领取抚恤金的记录,终止在×年×月。有限的抚恤金,远不足以体现他们付出与获得之不平衡。而那个时代的《抚恤证》,早已成为先辈留给后人最珍贵的传家宝。
第五代《抚恤证》,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把沿用了二十多年的称谓“伤残军人”改为“残疾军人”。即把“伤而未残”与“终身残疾”区别开来,定义更加准确。
这本由民政部统一制作,2014年最新启用的证件,不仅更精致美观,而且加入了水印,芯片等高科技防伪技术。有效防止了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伪造盗用等现象。这时,伤残等级将沿用了六十年的四等九级,简化为由高到底一至十级。
持证人叫高忠冠。江苏江都人。1968年参加铁道兵,在训练中负伤。伤残八级(相当于过去的三等乙级)。
进入新世纪,抚恤金的发放,由每半年签字领取现金,改为定期打入银行卡。方便了年事已高或行动不便的残疾军人。这个时期,八级(原三等乙级)残疾的抚恤金已提高到每半年二千元左右(各省市略有差别),是解放初期的约一百倍。说明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
近七十年来,五代抚恤证的名称和颁发单位无论怎么改,其鲜红的封面都永不褪色,因为他是历代革命军人们用鲜血染红。彰显着持证人血染的风采,和身残志坚的意志。
值此建军91周年前夕,翻看抚恤证中泛黄的领袖肖像和题词,我们无比怀念我军的创始人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
同时,仅以此篇,献给在历次艰苦战争及和平时期,因战因公光荣负伤致残的军人们。向这一英雄群体致以一名军人崇高的敬礼!
作者:何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少将之子。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