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党史故事】毛泽东三进石楼

发布日期:2019-07-23 11:04    来源:史志山西    作者:郑凤斌
一进石楼  挥毫创作千古绝唱
    东征红军先头部队15军团,于1936年2月20日晚开始渡河行动,经过激战,抢渡黄河天险成功。22日晨,毛泽东率总部来到河西清涧县古渡西辛关。毛泽东隔河望了望已被红军攻克的原阎军河防碉堡,随即上船,急流稳渡,过了黄河,来到石楼。
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展陈
    一上岸,毛泽东来到石楼东辛关一家店中歇息。店掌柜白乙明是地下党员,以开店作掩护,负责两岸的通讯联络,暗中发展党员,是一处可靠的堡垒户。稍事休息听取白乙明汇报后,毛泽东便启程,率总部人员登上了村后的官道山。晨风吹拂,寒意犹在,毛泽东十分精神地走在官道山上,不久登上一处叫冠子峁的山头上,他环首远眺,面对山舞银蛇的大好河山,顿失滔滔的黄河急流,遥看长城内外的北国风光,拯救华夏儿女于水深火热的豪情激荡于胸,一首咏雪绝唱油然而生。这时警卫员把早饭递上来,是一盒小米饭,几块老腌菜。他一边大口大口嚼着饭菜,发出冰渣的声响,一边再一次提醒总部人员,石楼是阎锡山统治了几十年的“白地”,受反动宣传影响,群众一时可能不了解我们,你们要做好群众工作,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饭后片刻,经义牒,再往东10华里,来到留村。这是义牒以东第一个大村子,一条官道从村下穿过,路下面,由东北、东南而来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一处坐南向北的独立四合院,片石修筑的窑洞和院墙,隔河与村子对面相望。这是一处店房院,有前客栈、后客栈、中客栈,前后流水潺潺,周边柏树森森,就近饮马,安全方便,确是一处难得的驻足之所。据传,当年李自成曾在这里住过,因能留住“闯王”,所以改村名为留村。毛泽东住在中客栈。他亲切地同掌柜交谈,从家庭生活、旅店的生意,到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如遇故友一般。
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
    就在宿营留村客栈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在油灯下,挥毫创作了他一生最为豪迈、最为得意的词作——《沁园春·雪》,这首词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热爱民族、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理想和信念。
 
二进石楼  统一战线彰显威力
    3月12日,红军总部在交口县郭家掌召开了军团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兵分三路:红1军团为右路军南下扩红,并相机开辟晋西南;红15军团为左路军北上太原,准备开辟晋西北,毛泽东率总部特务团和黄河游击师组成中路军,转战于隰县、交口、石楼、永和一带。
红军东征雕塑
    红军东征是在党的新的政治路线指引下,运用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这两个基本武器克敌制胜的一个范例。瓦窑堡会议之后,党中央就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争取张学良、杨虎城的统一战线工作,先后同东北军、西北军达成了“各守原防、互不侵犯、互派代表、建立密切联系”的原则协定,解除了红军渡河东征的后顾之忧。
    红军渡河后,党中央派李克农同张学良进行了洛川会谈。3月16日,毛泽东又从交口县康城村来到石楼县东山赵家沟村,入住于任铁茂家院内。在这里听取了到达石楼的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李克农的情况汇报,了解了张学良、王以哲对于抗日救国的进一步计划,认为张学良的抗日要求是有诚意的。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为中央全权代表到肤施(今延安)城同张学良会谈,共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大计。与此同时,王世英也由陕北赶到石楼向毛泽东汇报了与杨虎城会谈的情况。在听取李克农、王世英等各方汇报后,毛泽东决定准备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讨论有关共产国际“七大”决议和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等问题。

三进石楼  晋西会议光辉永存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流动会议(即晋西会议)在交口县大麦郊上益千村开始,23日移在石口村继续开会;3月24日毛泽东和参会人员及中路军,经本县罗村到达四江村,在解文鼎院内接着举行会议,期间在解文鼎和营房贾长仓院各住一晚。27日会议又移至罗村刘廷良的窑洞中继续举行会议,晚上住宁生辉院,直到3月28日结束。
晋西会议旧址——罗村路居地
    在此期间,毛泽东全程出席了晋西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邓发、张浩、林伯渠、杨尚昆等。由于红军总部一面牵制晋军2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一面还要指挥两路大军南下北上,因此会议地点不断变换。石楼县四江村、罗村两地作为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召开重要会议的地点,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中留下了光辉一页。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