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连线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3-03-03 13:55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    作者:林炎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部署有新的理念、新的境界、新的格局。
   我们要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理解高质量发展和优质均衡的深刻内涵。最重要的“守正传承”是“高质量发展”和“优质均衡”。“高质量”是对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全面高质量”是教育应追求的重要目标。“高质量”是一个永远发展的动态概念,而今天强调的均衡概念有历史阶段性意义。均衡思想是党中央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中所强调的。均衡涉及“公平”和“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经济的重要功能是竞争和分化,而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教育从基本普及到全面普及再到基本均衡,现在正在向优质均衡努力,也是在努力消除两极分化。然而,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平台上,两极分化又必然会发生。为此,教育必须狠抓高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末端群体”的发展。对于这些“末端群体”,社会和政府给予的财力、人力、关心关注度等,都要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值。有些时候,市场经济中其他领域里允许的政策空间,在教育领域里,很可能就需要被强制性禁止。例如中小学校外培训资本化,如果没有强制性禁止,要想实现 “双减”等目标,就都不可能。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又对社会公平提出了自己特殊的要求。社会公平肯定要向市场经济的竞争分化功能做某种程度的让步,这样才能用其竞争分化功能推动尖端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但是社会公平也必须尊重教育公平的原则和标准,不能完全套用通用值,否则教育公平就会失去社会公平的起点意义。
   第二,开拓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世界创新高地”的蓝图是配套的,与我们特色的实践是配套的。关键是,再不提出这样的概念,我们就不可能继续独创性前进了。“建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之所以具有震撼性,是因为它迈入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范畴,反映着我党的文化底气,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底气。教育界是中国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最集中最成系统的一个阵地和一支队伍,在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责无旁贷。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一次非常尖端的思想建设和“考试”。这要求教育界建立起自主自立的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体系,要有面向未来全球化的前沿站位,要有面向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开阔视野。这不但要求我们对东西方文化传统的积极部分、真理部分加以融合吸收,而且要对人类文明史上的错误进行辨析和斗争。
   第三,适应未来教育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部署落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指出:“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和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数字技术这个新赛道、新动能似乎是“器”和“术”,但是一旦最大限度地进入人民的劳动和创新领域,进入历史进步的动力系统,就一定会使我们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像造纸术、印刷术曾经使中国大一统文化的形成早于西方上千年一样;就像蒸汽机、内燃机引发工业革命时代来临一样。我们必须抓住技术创新的机遇,进入新的境界、打开新的格局。
   《荀子·修身》曰:“道虽迩,不行不至。”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3年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等待我们共同开创。

 (本文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原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