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晋绥战地通讯 »

记西北纺织第一厂

发布日期:2017-10-19 14:08    来源:抗战日报    作者:高丽生
  ——本报特派记者  丽生

在半山坡上,一排新筑的窑洞里,我会见了晋西北纺织第一厂陈厂长,他是一个踏实干练,活泼健谈的人。他一见我就很谦逊地和我取笑着:“你要知道工厂过去的情形,工务科的杨科长最清楚,他是工厂的产母,我是接生婆。”一年来,他在主客观极困难的条件下,抱着高度的革命热情,领导着建设一个百余人的工厂,使生产量突飞猛进,居然成为晋西北的巨型工厂之一了。


 位于阎家堡村的晋西北纺织厂旧    照片提供:王波
    当1938年,工厂出现的时候,它还是兴县农民银行产销合作社的生产部,资金仅有5000元,那时杨科长穿着农民服装到处奔跑,才买得几架旧木机,没有熟练工人,只好动员本家的10余名儿童来当学徒,他们都是土生土长在荒凉的山庄里,要他们马上指挥机器,实在不容易的。经过了耐心的训练后,才能织袜子、毛巾等用品。1940年,行署把它接收过来经营,因管理不适合,工作的技术也不熟练,每月仅产布70余匹,亏本很多。直到去年4月,陈厂长到来后,才把工厂的各种机构健全起来,资金也增加了一些。到今天,整经机、弹花机、铁织机、木织机、打纬车、手摇纺纱车、织袜机等样样都有了一些。杨科长同我谈到这些,他回忆起当年惨淡创办的情形,看到今天工厂迅速发展的时候,眉宇间充满着无限的喜悦说:“真没想到,由一个小小的合作社变成大工厂,为了生存,在这困难的地方,我们也能慢慢干起来。”
     工房设在一个宽敞整洁的院子里,整个工作部门共分织布、打纬、纺纱三组。当我去参观的时候,工人们正在机旁聚精会神的忙碌着。凝视着飞梭往返的穿驰,白布从卷轴上转过。西边一条骡子被遮住眼睛拖动弹花机,被弹松的棉花便不断地从里面吐出来,慢慢地滚到一边,马达的吼声震聋人的耳鼓,我问一位正在接纱的女工:“你一天可织多少呢?”她好像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很不行啊!刚进工厂3个月,开始织布还只有半个月,起初每天织3丈,现在织6丈,能干的人,可织10丈、15丈哩!”这时站在旁边的陈厂长告诉我说:“工人们的技术提高得很快,5个月内,除了织布的产量增加三分之一外,以前浆纱4人每天浆一捆,现在4人一天浆五六捆,过去整经二天轮一轮,最近每天一轮,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大改进。最明显的,就是打絮子,最初打得极不均匀,一上飞梭,纱便断了,真是费时耗财。可是现在一个絮子用完也没有断过纱的情形很多。”
    工人大部分是小康人家的儿女,过去很少从事劳动,所以在刚进工厂的时候,劳动情绪都不高。但是,他们都是青年,富有进取的热望,经过教育,就很快的转变对劳动的态度。自实行按件累进给工资的考工制后,劳动情绪更加提高了。在第一次考公名单公布时,一个工人看见自己的名字落在末尾,急得哭起来。我刚到工厂那天下午,天气突然阴霾四布,雪花飞舞,工房光线很坏,厂方要提前下工,工人不愿意,他们竟点灯工作到吃晚饭。现在他们的工资虽然是每人每月从6元到20元,但除买鞋袜后,剩余很少。我和一位工人谈起这事时,他马上用严正的态度告诉我:“今天工厂有很多困难,还不能赚钱,都是为着建设根据地工作,大家吃点苦,好日子就快来的”。他们这种舍己为群的艰苦工作精神,实在使人佩敬。
    工厂一天天扩大,要自己纺纱是供不应求的,而且成本也很大,因此他们便利用过去合作社留在农村的一批车子为基础,另外又添制了几百架,在广大的乡村里发动群众纺纱,工厂里是不纺纱的。据陈厂长告诉我,近十月来,由群众纺的纱,共有2786斤,这样不但能解决了纬线供给上的许多困难,而且把纺纱的精力转移到织布上去。同时因为纺纱由群众来进行的结果,这便使得工厂的间接成本逐月减少,去年5月为百分之二十七点八,到9月就降为百分之十二了,因而工厂的经济状况,也由亏空逐渐变为盈余,业务亦日益发展起来了。
参观回来,我看见总务科的同志,缮写1941年工厂工作报告,我仔细翻看了一下,从去年4月到12月,生产的速度是相当增加了,生产率超过原计划百分之五。据陈厂长谈:今天工厂最感困难的,就是原料的供给,因为本根据地产棉甚少,不但经纱须从外边买进,就是纬纱亦不能自给,以致影响生产,解决这个困难,除了本根据地自己想办法多植棉花外,尚需贸易局给与很大的帮助。
     我要离开纺织厂的时候,和陈厂长谈起今年生产计划,他说:“纺织一厂应尽力多生产布匹,来解决部队的穿衣问题,今年计划产布**千匹,并要求质量上的提高,和生产工具及工厂管理上的改进”。我想,这个宏大的生产计划,在工人和干部同志们高度工作热忱和艰苦的努力之下,完成这个计划是完全可能的。
 
◆ 原载《抗战日报》1942年3月12日第三版
作者简介: 
    高丽生(1917—1974),广东丰顺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延安抗大、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特派记者、编辑,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编辑科科长、总编辑,新华社西南总分社总编辑,重庆《新华日报》第一总编辑、副社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工人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资料提供:王波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