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晋绥战地通讯 »

兴县战斗中的民众

发布日期:2017-12-01 12:46    来源:抗战日报    作者:叔阳
 叔阳
    敌人在肖家洼、龙尾峁一带被我们包围了,战斗继续了一天。指战员虽然因连日追击战斗疲累,但仍英勇地向敌人冲了7次锋,众多敌人消灭了,余下的被围在山头上不能行动。年青的老乡们都从山里回来,给正在作战的军队做饭送饭。
    夜里,敌人突围向田家会逃窜了,村里的老乡都先后回来,他们很多没有休息就兴奋的直到战场附近抬伤兵。附近的几个村子一共动员了将近400付担架,但是没有那么多伤兵,于是一些乘兴而来的民众,常常只好自己回去,还有些人见到伤兵下来,便争着要抬,他们都说:“前方打战拼死,我们抬伤兵是应该的事!”
    在龙尾峁村旁的山坡上,遗弃了的弹壳,血迹斑斑的敌尸和衣服,践踏了的麦地,炮轰下的弹坑……呈现了一副异常惨淡的景象。在这里我遇见了几个老乡,我问:“敌人到过你们村里没有?”“敌人被八路军围住了,哪敢到村里去!在山头上整整打了一天,狗日的鬼子,连水也不能喝一口!”我又问:“看见打仗了没有?”“看见了,看得可清楚,咱的队伍真能苦干,一天只吃了一顿饭,还同鬼子拼刺刀,真行!真行!”我说:“打仗把你们的庄稼毁了,怎么办?”“不要紧,毁了再重种,那怕甚?”在他们的眼睛里闪耀着兴奋的光辉,在他们的说话里,充满了激昂的语调。
X  X  X
    转到树林村的时候,天色已经落幕了。远处的响声虽然还可以隐约的听见,但是过往的队伍已经起了安定人心的作用,昨天被震耳的炮声和机枪吓走的民众,都陆续地回来。我在村里找到了村主任,先把前面战况告诉了他,接着提到要在这里成立伤兵转运站,动员担架,……他不等我说完,就很快地回答:“不成问题,都能办到!你先到居舍(家里的意思)”息着吃饭吧!
    我在炕上躺着休息。村主任把村书记、农会秘书等都找来,讨论各村担架的分配数目,随后村主任问农会秘书要不要发动民众慰劳伤兵,我听见这话连忙站起来说:“不要慰劳了,打仗是八路军应该的事。”他们一齐回答:“同志们打仗流汗又流血,我们拿东西慰劳这是应当的,算不了甚么!”说完了以后,他们又商议写信给自然村。在派人连夜送信的时候,我还听见村主任大声吩咐道:“明天一早就来,过了要受批评的!”
孔家沟村伤兵转运站旧址    照片提供:王波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村主任的院里,已经到了不少带担架和绳索的老乡,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面抽着烟一面谈着各自对这次战斗的观感。
    太阳出来以后,院里的人更多了,村主任拿来一篮子米和一小口袋山药蛋,吩咐一个老乡给伤兵做饭,然后就扭转身把担架集拢起来。已经到来的担架共计48付,我在村里留了25付准备替换从前线下来的担架,剩下的23付由另外一个同志带到前线去。打发他们走了,卫生部派来的医生和卫生员也到了,我们就忙着烧水做饭,准备迎接从火线上下来的伤兵。一会儿,村主任派人送来20个鸡蛋,10斤豆面,说是慰劳伤兵的,我和医生商议了一下,决定鸡蛋给不能吃饭的重伤兵吃,豆面做成汤给过路的轻伤兵们喝。
    下午,抬伤兵的担架陆续到了,都停在村旁树荫里,医生忙着给每个人诊断上药,两个老乡也忙着盛饭送给伤兵吃,我和村主任商议着换担架,这样一批一批转送,直到深夜才转送完。这时仍有5付担架没用,老乡们撑着一双疲倦的眼皮还在耐心的等候着。我忙打发他们回家,说:“老乡!今天白等了一天,对不住,明天再来吧!”“没有什么,明天再来!”他们诚恳地这样回答着。
X  X  X 
    从孔家沟到后方,一共有7个伤兵转运站,在这些站上,许多地方干部和民众们日夜不息地转送着伤兵,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而且有许多民众拿高度的热忱来自动做这些工作的,例如李家湾的民众就曾跑到离本村25里的白家崖去等候伤兵。这种精神,给了参加战斗的同志以莫大的感动。(原载《抗战日报》1942年5月30日第二版
资料提供:王波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