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专栏 » 抗战春秋 » 勿忘历史 »

我的父亲杨靖宇(下 )

发布日期:2018-08-15 17:1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从云
 缺衣少食 草根棉絮也当饭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重。当过父亲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抗联密营   百度照片
    当部队经南泊子突围到五金顶子时,敌人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有机会休整。在雪地行军,战士们的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腿很难打弯,连迈步都吃力。大伙的鞋子都跑烂了,只好割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拧成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到了夜里,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冻得粗大的树干都裂了缝。可是假如一生火,就会暴露自己。抗联战士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生怕坐下就再也起不来。   
图为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在伏击敌人   网络照片
    最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大家只好把老树皮刮掉,把里面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每当这时,父亲总会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
   1940年2月,父亲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就在父亲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赫然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竟然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杨靖宇将军用过的马鞍   百度照片
至死不屈 敌人暗叹“了不起”
   多年以后,我从史料中了解到父亲英勇就义时的情景。那是一个极为悲壮的过程。
   日寇的诱降碰壁后,于1939年冬大雪封山时又展开封锁和“讨伐”。因敌追踪雪地脚印和炊烟,部队又衣食无着,父亲决定分散突围。最后,他带60余人东进,因有一个参谋叛变使他行踪暴露,激战后他身边只剩2个人。19402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他们。
   河南省举行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图为河南省领导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右起:省委书记徐春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 百度照片
   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对我父亲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逼近到100米、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父亲勇猛的样子令敌人都深感敬佩,在日军史料中曾有记载,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中国人真了不起,杨靖宇这样的人要有十个,我们日本就完蛋了。”甚至还为他举行了“慰灵祭”。
   600多名敌人的围攻之下,父亲终于寡不敌众,英勇牺牲。敌人残忍地将他的头颅割下,装在一个木箱里,运到当时的通化省城和所属各县示众“庆贺”,而遗体就被抛弃在濛江县(今靖宇县)城郊外。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百度照片
   1953年,我到哈尔滨参加东北烈士纪念馆开馆仪式,终于见到了我的父亲。那是一只被保存在玻璃瓶中的头颅标本,从眉目上依然能辨认出我们父子俩是非常像的。当时,我跪倒在父亲的遗骸前失声痛哭!
   父亲牺牲的壮举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留给世人的是光照千秋的浩然正气。身为烈士的后代是我们的骄傲,却不会成为我们的资本。在我的肩头,是为人民服务的重任。这么多年来,东北人民没有忘记杨靖宇将军,没有忘记东北抗联,一直在积极传承抗联精神。作为烈士后人,我非常感动。(作者:马从云  整理:厉苒苒)
杨靖宇生平简介: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