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战动总会

发布日期:2015-02-26 23:27    来源: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作者:晋绥基金会

  为了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地方实力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派出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等来到山西,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商谈合作抗日事宜。

  周恩来先在太和岭前线,后在太原,同阎锡山进行了谈判,提出在第二战区的范围内,即在晋察绥三省战地,成立有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参加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总动员委员会的建议。阎锡山原来标榜“守土抗战”,现在看到,山西的形势已十分危急,这块土地上,尽管聚集了庞大的晋绥军、中央军和其他部队,他们在敌军面前,许多是一触即溃,不得不表示愿意同共产党合作抗日。双方就成立战动总会一事,取得了一致意见。

  根据双方的协议,委员会的组成是:由阎方和共产党八路军各派代表若干名,山西、绥远、察哈尔三个省政府各派代表一名,战地各军、牺盟会、公道团、学联、教联各派代表一名,委员共二十多人。

  中共方面派出的是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后二人为驻会委员)。阎方派出的是薄右丞、梁化之、王尊光、郭宗汾。主任委员是辛亥革命老同盟会会员、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

  续范亭(1893年--1947年)

  续范亭,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人,生于1893年。1909年入太原一中学读书,1910年转入太原陆军小学,同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弃学从军。参加护法讨袁之战.1924年后历任国民军第3军第2混成支队参谋长、国民军第 3军第6混成旅旅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1935年11月,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续范亭离兰州,去西安,出潼关,经太原、北平,前往南京,观察时局动向,呼吁团结抗日。12月26日,续范亭愤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先安内而后攘外”的政策。身为将军,报国无门,于南京中山陵前剖腹明志,“冀以一死震惊全国”。1937年3月初,续范亭按照周恩来和南汉宸的意见,以杨虎城代表的身份回太原,专做阎锡山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续范亭出任第二战区高级参议。

  1937年9月20日,由各党派、政府、军队及群众团体代表参加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在太原市侯家巷的山西大学校园内宣告成立,续范亭被推举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7年9月3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侯家巷山西大学校园内宣告成立。图为山西大学旧址。

刘奠基

罗贵波

 罗荣桓

邓小平

  在太原期间,战动总会曾派邓小平、罗荣桓、刘奠基为晋东北区特派员,派罗贵波、曾三、张干丞为晋西北区特派员,委托他们在这些地区开展工作。

  战动总会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战动总会工作纲领的核心内容是:一、积极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二、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三、实行民主政治,扶植抗日言论、出版、集会之自由。战动总会所辖各县,设县、区、村动员委员会,由各机关、部队、牺盟会和其他群众团体派代表组成。

  战动总会成立不久,太原即告沦陷。续范亭率领总会相关人员由太原辗转到达晋西北的岢岚县。随即,开始了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38年2月,阎锡山下令将战动总会组建的14个游击支队,改编为山西保安二区的8个保安支队,任命续范亭为保安二区司令。战动总会还组织了训练班,由续范亭,程子华和南汉寰为主要教官,为主力部队培养军事领导人才,并且在不到半年时间,组织了25支游击纵队,共计3万5千人,自卫队6万5千人,形成了山西主要的抗战力量。

  4月3日,战动总会在岚县邀集各军、各机关、各界代表开会。会议决定动员新战士1.38万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晋西北各县动委会就动员了两万人。此后,战动总会以更大的注意力,积极开展敌区工作,陆续派出干部和游击队,到大青山建立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西部和绥南地区建立晋绥边办事处;到同蒲路以东察南、雁北派出察绥游击队。动委会活动地区,包括晋西北地区及绥远、察哈尔两省共计68县。

  1938年7月26日,晋西北岢岚专区各界欢送第二战区战总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团北征大青山创建抗日根据地时的合影。前排右起:南汉宸、续范亭、杨集贤、郭任之、武新宇。

  1939年7月,阎锡山解散了战动总会。

  刘少奇同志曾经给战动总会以很高的评价,说它“是战争动员机关,是团结群众参加和援助抗战的机关,也是游击战争的准备机关、组织机关和领导机关”。战动总会的革命斗争史实,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一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