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 祭父亲(04月16日)
- 祭扫先烈有感(04月15日)
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
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于1940年5月在晋绥首府兴县创建,时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非常时期。边区军民为摆脱敌人的封锁包围,发行了自己的货币,以取代“蒋币、阎钞”在市场流通使用。为此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银行与印钞厂,对巩固根据地,实现金融独立、民族解放起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四面封锁中洪涛印刷厂创建
1940年1月1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最高政权机关——晋西北行政公署成立。当时以兴县为中心的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仍然处在敌人的四面包围封锁之中,边区军民的生活异常困难。反动派阎锡山依仗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企图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搞垮解放区。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边区政府决定建立自己的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同时建立印制西北农民币的印刷厂,以解决机关军队的经费和农民生产生活上的急需。
1940年初,晋西北行政公署决定以原兴县农民银行为基础,于5月10日成立了西北农民银行。发行西北农民币,以取代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和阎锡山晋华银行的钞票(大花脸)在边区流通使用。同时由财政处长汤平迅速组建印钞厂。经贺龙师长推荐,120师保管处长李吉宇担任厂长。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建,4 月初开始试印五角辅币,当月投放市场,使“法币”、“晋币”很快贬值,在晋绥边区停止使用。于1940年5月1日正式宣布“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成立”(兴县石楞则村)。建厂后曾三次易名。对内称“晋西北行署洪涛印刷厂”,对外称“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战区行署洪涛印刷厂”。1941年8月1日改称为“晋西北行署洪涛印刷厂”。1942年10月24日印刷厂正式命名为“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
三次归属:1942年4月前隶属于西北行政公署财政处。4月后隶属于西北农民银行领导。7月执行精兵简政的政策,西北农民银行和晋西北贸易局合并办公,洪涛印刷厂又划归晋绥边区贸易局领导。
洪涛印刷厂五角钱样板
危难之时六次迁厂
在战争环境下的洪涛印刷厂,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曾六次迁厂。1940年6月,也就是在洪涛印刷厂建成并开工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日军三个师团,三个混成旅团和驻蒙军两个支队,共约37000余人,分十九路向西北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妄图消灭120师主力和行署领导机关。敌人来势很凶,所到之处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此时,洪涛印刷厂接到行署财政处指示,迅速完成撤离石楞则村的准备,于6月 15日离开石楞子村,迁到兴县据黄河东岸几里地的碧村,刚安装好机器准备生产,因日寇“扫荡”逼近,情况十分紧张,急忙西渡黄河搬到陕西省神府县的刘家湾村,刚找好厂房,做好准备,日军4000余人分四路合击,占领了兴县城。因汉奸告密,敌人在兴县黄河东岸的山上架炮轰炸,幸好工人转移,工厂被炸毁。7月初从刘家湾村转移到神府县(属晋绥)路家南湾村。该村地处高山深沟,交通不便,用水十分困难。但是比较安全。洪涛印刷厂在路家南湾村将近两年,职工增加到近50人,石印机增到6台,铅印机4台,西农币月平均生产量约40万元左右,由于任务逐步加大,设备、人员增加,路家南湾的交通生产、生活用水、厂房和职工住宿发生困难,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1942年4月工厂搬迁到神府县贾家沟村。历时三年有余(1942年4月——1945年8月)。期间人员增到近百人,小石印机16台、铅印机6台,月平均印制西农币726万元左右。先后担任厂长的是那文英、张静山,李生忠。
第五次由贾家沟迁到兴县杨家坡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洪涛印刷厂告别神府父老乡亲,返回兴县,进驻杨家坡。洪涛印刷厂在杨家坡两年又八个月(1945年9月至1948年4月)这时期是洪涛印刷厂向上发展的时期,工厂进一步扩大,生产任务加重,解放区一天天扩大,西农币需用量逐渐增加,从1946年开始,招收了一批又一批新工人,职工总人数增加到近500人。同年冬,从张家口接回大石印机一台,小石印机7台,印制设备增加到40台,1947年月平均印制西农币约97.8亿元,最高月份达到 105.8亿元。1947年老红军颜青云担任厂长,完善了规章制度,修订了《晋绥边区洪涛印刷厂厂规》,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注重拥军爱民工作,农忙时帮助老百姓做农活,农闲时辅导扫盲学文化。洪涛的文体活动搞得很突出,节假日组织工人、老百姓打篮球、跳木马、拔河、打水秋千、唱革命歌曲、自编自演节目,宣传好人好事等竞赛活动。“洪涛”有俱乐部、业余剧团,能演京剧和晋剧,演员人才济济,生、旦、净、末、丑应有尽有。在工厂驻地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知道洪涛剧团戏演得好,不论在哪里演出,观众都人山人海,争相观看。它对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和联系群众关系起了极好的作用。“洪涛”还帮助杨家坡成立了青年农民剧团,以小歌小剧,自编自演,编群众的戏,演群众自己的事,演出《男耕女织》,作为变工互助的榜样;《杨满仓办喜事》唱出了解放区人民有吃有穿,穷人娶婆姨过上新生活的颂歌;演出《一切为了前线》,反映了支援前线的高涨情绪。在大生产运动中杨家坡村掀起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女人纺纱织布做军鞋,男人变工互助搞生产,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既有热火朝天的生产运动,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种延安模式的生产生活,既密切了党群关系,又促进了大生产运动,解决了群众生活困难和驻地部队、机关的供给。在“洪涛”的帮助和影响下,涌现出好多捐粮大户和热血青年走向抗日战场,杨家坡被评为支前模范村。“洪涛”临撤走时赠送杨家坡戏箱、汽灯等道具,为杨家坡后来的剧团发展和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1月西北农民银行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的统一本位币。这样,西农币的需要量大增,洪涛印刷厂生产任务也成倍增长,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搞生产,仍然不能保证货币的供应。为了解决动力和照明,加快生产节奏,提高生产率。1948年4月,第六次从杨家坡村搬到发电厂附近的程家沟底村。这时凡能用电作动力的机器,都安装了电动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洪涛印刷厂在程家沟底村实际只有12个月(1948年4月至1949年3月)。这一年,既是洪涛印刷厂的鼎盛时期,也是从成立到结束时期。这年设备增多,产量提高,工厂设备达到48台,号码59个,二、三、四号石头67块,月平均印刷西农币约418亿元。
九个春秋完成历史使命
1948年,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中国革命战争发生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西北人民解放军取得各个战役的胜利。3月又取得宜川战役的伟大胜利。3 月17日,晋绥、晋察冀的部队取得了临汾战役的伟大胜利,4月21日收复了延安。西农币供应的部队、地区也逐步扩大,洪涛印刷厂生产的西农币已不能满足晋绥、陕甘宁的需要。为此,晋绥边区政府决定,在刚刚解放了的临汾地区筹建一个新印刷厂——晋南洪涛印刷厂,作为洪涛印刷厂的分厂。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华北、山东、陕甘宁边区政府和晋绥边区政府共同决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并以华北银行总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人民币,作为三大解放区的统一货币。西北农民银行货币遂停止发行。洪涛印刷厂(含晋南洪涛印刷分厂)从1949年1月1日停止了西农币的印刷工作。
从创建到停止,历时九个春秋。印制西农币15种面额、26种票样,共约3.8亿张,6439亿元。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完成了西农币印制的历史任务。九年以来,洪涛印刷厂广大职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严守纪律,团结一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忘我劳动,胜利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
洪涛印刷厂的建立,对于巩固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实现边区金融独立、财政自主,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