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流动在黄河之滨的“最高学府”(中)

发布日期:2015-04-23 13:16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瓦塘镇姚家会村晋西师范学校遗址

  培养国民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熔炉

  1941年9月,原来的晋西抗战学院更名为晋西师范学校。学校先后招收知识青年、乡村干部500多人,培养专职师资队伍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校舍都是由村民互相并居而腾出来的窑洞和房子。1943年12月,晋西师范学校改组为晋绥分局党校二部。

  战斗篮球队正在举行比赛

  岚漪河畔优美恬静的校园

  1942年春,杜若牧同志带领晋西师范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教育队、新文字队移居兴县瓦塘镇姚家会村。

  姚家会村后有枣树林,前有岚漪河,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的农民很是热心,为学校的师生腾出了许多宅院和窑洞作课堂,学校的伙食仍旧以黑豆为主,偶尔可吃顿杂豆面河捞。

  那时,不断从延安和晋绥八分区调来的留学者担任晋绥边区的教师,加强了这里的领导和师资力量,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按文化程度分班学习。1942 年10月,晋绥边区机关进行精简,将行政干部学校、民运干部学校和晋西第三中学并入晋西师范学校,学员从几十人增加至数百人,分为师范队和干部队,下设8 个班。

  同年1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委派韩凌云任校长,原校长杜若牧改任副校长,杨林仍任教导主任(后由安平生任教育长)。张仲林、贾振藻、钟永灵为学校党总支委员,张仲林为书记。

  从此这个学校不再单一地进行师范教育,成为晋绥边区培养干部的综合学校,成为晋绥边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府。

  学校没有单独的校址,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散住在各居民住户里,上课是在村中比较宽敞的窑洞或自搭的草棚里,新进学生们在村外清碧的岚漪河畔,开辟了一块一亩长方的操场,树起了单杠、双杠、排球、篮球等简单的运动设施,夏日的游泳课就设在村后的岚漪河。

  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员们除教学生们努力学习外,还教他们懂礼貌,因此,全村人爱护他们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而他们认为爱护群众,随时替他们办事,就是自己的责任,朴素切实、埋头苦学、团结互助、联系群众,是这个学校从来就提倡的作风。

  就这样,晋西北根据地唯一一所培养国民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学校——晋西师范学校在这个幽美恬静而古老的村庄里慢慢成长起来。

  文艺兵正在演出

  国民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熔炉

  1942年这一年,是晋西师范学校扩大并稳定发展的一年。静乐县第三中学因日寇的蚕食不能存在合并进了晋西师范学校,由于学员的增多,师范班增至4个,学校对教学工作重新进行了安排,课程设置也逐渐正规和系统起来。

  依据晋西北行政公署颁布的《中等教育法规》规定,师范学制为一年,以文化教育课为主,基本课程有国文、算术、自然、史地、公民、美术、新文字和体育等。

  关于各科教材编写,要求内容力求新颖实用,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在“从容前进”中,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树立了革命理想。

  国文课,除教写作技巧以外,第一学期偏重选读有民族气节的文章,第二学期侧重选读民主、大众、科学思想方面的文章,使国文课真正成为既能学习文化知识,又能启发学生进步思想的课程。

  算术课尽量抛弃了旧的、烦琐的公式和习题,朝着实际应运的方向努力。如以中日力量的对比、征收旧国公粮以及根据地经济建设等编写习题。

  自然课少讲与晋西北人民生活毫不相干的内容,侧重讲小米、黑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和牛、马、猪等家畜家禽的饲养知识。

  地理课结合苏德战争、欧洲第二战场、太平洋战争形势图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在社会政治教育方面,除增设时事课以外,还有一门公民课,专门讲革命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从1943年开始,学校又增加了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内容。讲课的方式是,先向学生作调查,观其所需和接受程度,确定课程内容和标准,因此学生学的有兴趣,收获颇大。

  教学方式则是集体讲课和小组自学相结合。自学时间采用讨论式,对于难题由学员先提出来,组长组织大家分析讨论,或在练习完毕后,组织集体校对,发现差错及时改正。对于无法解答的难题,请授课教师重新辅导解答。在开讨论会时,各学习组互派代表参加,将另一组的意见带回来参考学习,使各学习组互相竞争,掀起学习热潮,促进了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

  “旧学校是学生们与社会实践分开,与老百姓的生活分开,而我们的学校则培养学生们办事,首先是办教育,提高老百姓的文化。”一次课后分组讨论会上一个学员说。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信念,让晋西师范学校的学生们在课后打破课堂教育的圈子,走出了教室,自觉和整个晋西北人民实际生活和需要融成一片,使师范学校成为真正陶冶根据地人民迫切需要的国民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熔炉。1943年春,晋西师范学校在兴县石门庄为第一专署(一分区)举办过一期教员训练班。兴县、岚县、神府三个县的完小校长和小学教师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时间仅一个月,但效果良好,对三县师资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对根据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蔡家崖乡杨家坡村晋西师范学校遗址

  消灭疥疮大战

  相比抗战学院,师范学校虽然发展了,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但是从根本上还是十分苦难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消灭的疥疮大战。由于学校学员们的衣服被褥很少,不能及时换洗,床铺垫的都是干草,所以蝎虱横行,疥疮筑窝。疥疮除了在脸部不长外,身体其他部位都长。一年手先行,二年腰中缠,三年爆脓包。

  面对疥疮,学员们相互帮忙,采取多种方法与疥疮做斗争,冬天挤在阳坡捉虱子,夏天躺在河滩暴晒,晚上用荆棘草,把猪油和硫磺搅拌在一起涂在身上,关在空窑洞里围着大火烤,千方百计解决奇痒和疼痛问题。

  尽管当时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学员的精神是美好的,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常常在树荫下,田地畔、黄河岸边,谈马列、谈思想、谈心得,三五成群唱心中的歌,写抗日的诗,抒发革命的情操,那是何等优美的情景。

  随着抗战的发展,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提倡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启发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树立新的文风,中共中央发起了整风运动,晋西师范学校也打破了宁静,开始了整风运动。1943年9月下旬,晋绥边区的党政民机关干部在陕西省神府县杨家沟举行了“反特务斗争大会”,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参加了大会。会后,大部分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划归党校一部,其余的师生于1943年12月,改组为晋绥分局党校二部,移驻陕西神府县阎家堡村。阎秀峰、郑林任党校二部副主任,卫一清任党校二部副校长。1944年5月,晋绥分局党校二部改建为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