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 祭父亲(04月16日)
- 祭扫先烈有感(04月15日)
流动在黄河之滨的“最高学府”(下)
为了丰衣足食,晋绥边区的纺织队在纺线
培养抗战建国干部的专科学校
1944年5月,中共晋绥分局决定在晋绥分局党校二部的基础上成立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学校位于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教室与师生宿舍全部为民房,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该校坚持办学与社会相结合,培养专业人才,努力做到学用一致,为工农兵服务,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1944年5月组建到1946年6月,共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810名,是晋绥边区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实验学校。
兴县高家村镇碧村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遗址
教、学、用合一的专科学校
1943年下半年,晋西北的武委会、青干校、晋西师范学校等单位合并为晋绥党校二部,进行整风学习和审查干部工作。1944年初,整风运动,审查干部工作基本结束,中共晋绥分局决定把晋绥党校二部由陕西省神府县阎家堡村搬迁到山西省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晋绥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1944年5月5日,晋绥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晋绥分局决定校长由阎秀峰同志担任,副校长由郑林、亚马同志担任,张凡担任教务主任。原党校二部除部分干部因工作需要调出之外,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继续留校,其中不少还是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学校的管理、教学力量非常强大。
由于办这样的学校,没有前车之鉴,唯一的理论依据就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所以学校学习延安抗大的校风,并按照“教育与战争、生产、社会相结合;教学内容要为战争、生产和人民社会生活需要服务,做到教、学、用合一”的理念办学,学校的性质是培养抗战建国干部的专科学校,学制为三年。
当时,在晋绥边区由于原料、动力、资金、技术的缺乏,很多自然资源都是靠边区人民用手工方法进行原始采掘,而农具、日用家具等生产工具,也是由个体手工劳动者用手工制作,甚至军民的衣服,都要靠从敌占区千方百计搞来。针对这些生产生活实际,学校分设为四个学员大队,按业务性质分为工业队、农业队、文化教育队和妇女卫生队。
工业队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边区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干部,并在附近搞了木工合作社、铁业合作社和小型煤窑作教学实验基地。
农业队除调查晋绥边区农业种植和养殖业外,还办起了养猪场、牧羊场,种植了十多亩蔬菜地。这样既解决了教学实践问题,又为学校解决了肉、菜的需求。
文化教育队开办了新闻、教育、文艺等专业课程。新闻专业的同志除了学习新闻理论外,还到农村、合作社、部队采集新闻,进行人物专访。他们办起了学报,并经常向《晋绥日报》投稿。教育专业的同志在碧村附近找了一所中学和小学进行教学实践。
文艺专业的同志办起了学校的“五一剧团”,全体队员都是剧团的演职员工。
妇女卫生队设有婚姻、妇幼卫生等专业,并在学校附近农村找了自己的实验基地。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教育队基础上成立的学校剧团“五一实验剧团”,当时成立剧团的消息传出之后,学校的教职员工们纷纷报名参加。经过文化和戏剧业务考试,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110多位创作和演职人员参加剧团。
“五一实验剧团”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活动,是为修建晋绥边区飞机场的军民进行文艺演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晋绥边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口号:“今年打倒希特勒,明年打倒小日本!”当时美国政府提出要给奋战在抗日前线的晋绥军民运送救济物资,要求修建一个运输物资的飞机场,机场的位置选在碧村西面的黄河边上,占地约50亩。
当时条件很差,没有什么施工机械,全靠附近的军队、机关、学校和农民进行义务劳动来完成。为了配合修建机场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党委决定“五一实验剧团” 每周为修建机场的军民干部组织一场晚会,而剧团则根据实际情况,以班为单位,收集修建工程中的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事迹,利用民歌、秧歌剧、快板、顺口溜等艺术形式,每周轮流进行演出,这些演出短小精干,很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晋绥边区军民在开荒种地
支援战争师生岢岚山开荒
随着“隆隆”的枪炮声,晋绥边区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1945年。
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经过一年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业队的同志们办起了卷烟、肥皂等工厂;农业队种的春麦、稻谷、蔬菜获得了大丰收,饲养的鸡、鸭、羊、猪丰富了大家春节的餐桌。文艺队的同志们演出了各种戏剧和丰富多彩的歌舞晚会,1945年的春节学校的师生过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春节过后,晋绥分局召开干部大会,分局书记林枫在会上号召:“晋绥边区的全体干部、学生、战士参加生产,增加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支援战争。”
会后,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遵照边区党委的指示,决定组织300人的垦荒队伍,在离学校200多里的岢岚山扎营垦荒,开展大生产运动。决定下达全校后,学校人人争先报名,每班、每个小队都送来请战书,要求参加垦荒队伍。
岢岚山位于山西岢岚县西南距县城60里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山上长满草木,两山之间有一条河,名叫岚漪河。岢岚山的深处是茂密的森林,由于连年战乱,这一带山区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不久,学员们就上山伐树,拣干树枝、割茅草,在岢岚山的山坡搭起窝棚,开始垦荒。学校给各队送来了生产工具,以及烧饭用的大锅小盆等炊具。这样,沉睡多年的岢岚山又热闹了起来,白天大地上升起缕缕坎烟,夜间大大小小的窝棚里闪烁着灯光,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给沉寂的山区平添出无限的生机来。
参加垦荒的师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的从来没有干过农活,有的虽然来自农村,但开一天荒下来也都会腰酸背疼,几乎所有同志的手上都起了血泡。指导师生们开荒的老乡告诉他们,开荒不能着急,要沉住气,撅把要抓紧,这样才不会起泡,不能使蛮力气,要会取巧。在老乡的指导下师生们垦荒进度不断加快,由每人一天平均开挖不到半亩地,到一个星期后每人每天就可开荒一亩多地。
垦荒之余,学校的师生还组织同志们到附近的农村和集镇做群众工作。例如: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青少年和儿童扫盲,帮助三个行政村建立了初级小学:宣讲科学知识,号召群众破除封建迷信。1945年“五一”节前,晋绥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的师生胜利地完成了垦荒任务,全队共开荒200多亩,种上了筱麦、胡麻和山药蛋(土豆)等作物。
晋绥军区机关干部在秋收场上
抗战胜利学校完成历史使命
1945年6月11日,党的“七大”胜利闭幕。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同志参加党的“七大”后从延安归来,并向边区的党政干部传达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的主要精神,传达了毛泽东同志《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朱德同志《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和刘少奇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等会议文件。
会议文件传达到全体干部和学员以后,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全校掀起了一个学习热潮,大家逐句地讨论大会的每一个报告,从这些报告的字里行间,大家仿佛已看到中国革命成功的曙光。1945年7月17日,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召开会议。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宣言》。宣言重申了盟国结束对日战争,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决心,并对战后日本乃至远东的政治格局表明了原则。《波茨坦宣言》的发表,在学校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议论纷纷,对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各种猜测。
世界反法西斯的格局变化,使得晋绥边区军民抗日热情高涨,边区的军民千方百计寻找战机,加紧打击日本侵略者。边区的党政机关和全体干部都加速生产建设工作,有力地支援前线。各类学校和训练班努力培养干部,以迎接新时局的发展。
在培养干部的同时,学校根据形势发展组织了两个普选工作队到农村去做普选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工作队的师生白天帮助老百姓干活儿,晚上组织村民们开会,进行宣传教育和普选组织工作。1945年8月,边区传来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整个晋绥解放区都沸腾起来了,大小村庄都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的师生组成秧歌队,走村串户,热闹非凡,与附近村民,围着火堆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不停地庆祝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实验学校又在1946年到1947年为晋绥边区轮训区乡干部3000多人,为开辟解放区输送了一大批革命干部。1946年7月,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迁移到岚县北村办学。1948年12月,在校师生南下临汾,实验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