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发展始末(中)

发布日期:2015-04-23 14:40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跋山涉水完任务邮政用品自己造

  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由晋绥边区交通总站以及临县、兴县、河曲、碛口等4个县级中华邮政局以及一些代办机构合并组成。边区邮政局成立后,原中华邮政局的一部分员工分别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工作热情、积极性高,为晋绥边区以及其他解放区培养了大量邮政骨干。

  送报

交通员也是战斗员爬山涉水完任务

  柳成(原系山西省晋中地委党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从1943年到1945年8月,先后在晋绥边区交通总站任交通队队长、副站长。据其所写《难忘的交通队工作》一文记载,从晋绥边区到各专署主要有5条交通干线。最远的路程达三四百里,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主要靠人背挑。敌人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大路不可走就行小路,翻山越岭,工作十分辛苦。加之汉奸经常出没活动,交通员还要防止被敌人伏击,交通员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因此,交通员的选拔较为严格,不仅要求身强体壮、吃苦耐劳,还须政治可靠。每一个交通员都是战斗员。

  当时的交通员都是出身贫苦、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年龄在28岁到17岁之间。每次出发,交通员少则背20到30斤,多则40到50斤。每天行路80到90 里,200多里地,4到5天就得折个来回。交通员们的生活待遇较低,一年一身衣服,一天一斤到一斤半粮票,几分菜票。沿路食宿到老乡家里,吃了饭要付粮票。所发鞋子也经不住穿,只能节省。碰上雨天,宁肯把鞋子脱下,光着脚赶路,脚被磕破、磨破是常有的事。每当交通员们把信件提前送到后,专署分区领导都很受感动,吩咐灶房给交通员做一顿小米干饭,或者给交通员发一双布鞋,算是奖励。有个交通员叫雷文彬,送信送报也成了模范。他给二专署(保德县)送报,来回 320里路,规定5天半打来回,他只需3天就完成任务。遇上雨天,交通员们宁肯把衣服脱下来盖在报纸上,光着背挨雨淋。身上出了汗,担心把报纸弄湿,索性把衬衫脱下来垫着报纸背上,大家把快送报、送好报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爬大沟,过碉堡,交通员们胆量高,

  是天边,是地角,敌人封锁做不到。

  是如今,扩大了,邮政工作更重要,

  办包裹,开汇票,革命岗位要站牢。”

  这首歌谣就是当时交通邮政员的真实写照。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31人在晋绥边区交通邮政线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包括因战斗牺牲)。

  1946年山西寄陕西中式封,贴晋绥边区“国内平信邮资已付”邮票代签一枚,销晋绥静乐7月14日戳,封背面盖延安8月3日中转戳,有洛川8月6日到达戳。

  现代化的邮车

邮政用品难供应自己动手往出造

  现在邮政用品的供应,既及时、方便,质量又好,又比较专业;但是当年的晋绥邮政,由于所处战争年代,物资本就紧缺。而晋绥边区地瘠民贫,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经济条件特别差。邮政用品基本无法供应,例如日戳、单册、邮袋、雨布,这些用品在当时无法买到,也无人供应,只能自己动手想办法,自己学、自己造,以保证邮政业务的正常开展。

  据张子清(原系贵州省邮电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回忆文章《晋绥边区邮政专用品的供应》记载,他于1946年调到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工作,被分到庶务组,主要任务是管理邮政用品的供应工作。担任该项任务的有原交通总站的刘宗熙同志和原中华邮政临县邮局信差卞太全同志,共三人。

  三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解决单册。在准备好铁笔、钢板、油印机等工具后,在都未从事过刻蜡纸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蜡纸破了多张后,终于成功。当时卧室与工作场所在一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就是通过这样的精神,解决了全区几十个邮局对于单册的需要和装订。邮袋的问题,也是一个麻烦事。经过大家的苦思冥想,最终想出了一个既省钱,又能马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用麻袋当邮袋。接下来,给麻袋上印字,又成为一个难事。好在刘宗熙同志擅长木刻,自制木印,刷上油墨,放在麻袋上,用木榔头使劲敲,字迹清楚地印在麻袋上。如上经历,后来自制油漆、雨布。

  尽管条件艰苦,甚至要付出宝贵生命的代价,但是,大家总是想方设法把邮件及时、准确送到,保证了邮政业务的正常开展。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边区邮政事业也随之发展,邮政事业企业化,发行邮票,实行邮资制度。一直到1949年,边区邮政管理分拆,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成立,归山西省邮政管理局统一管理。至此,晋绥边区邮政管理局光荣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