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只办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新西北报》(下)

发布日期:2015-04-23 14:52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40年晋西北地区反“扫荡”时,山西牺盟会决死四纵队在向反“扫荡”前沿开进 

顽固派打击进步势力报社再搬家
  自1939年秋后,晋西北的政治形势逐渐恶化。顽固势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面目彻底暴露。“秋林会议”成为风向标。阎锡山派赵承绶坐镇兴县蔡家崖,明里暗里使用各种办法破坏统一战线,打击进步势力。并且办了个《晋西北报》,与《新西北报》唱反调。顽固派的行为最终遭到晋西北民众的强烈反感,《新西北报》也发表了大量揭露反动派丑行的文章。曾经一度,受形势影响,《新西北报》搬至方山县马坊村。1940年9月18日,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抗战日报》(《晋绥日报》的前身)出版了,《新西北报》随之终刊,《新西北报》报社电台及人员器材等并入《抗战日报》。
阎锡山
  《晋西北报》与《新西北报》唱反调
  前文提到过,牺盟会会长是阎锡山,他信奉的为人处世准则是:存在就是真理。当初成立牺盟会的时候,阎锡山也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旦局势发生变化,他会立刻转变态度。1939年3月 25日至4月22日,阎锡山在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即臭名昭著的“秋林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旧军中的师旅长、新军纵队司令员、省政府各委员、牺盟中心区以上干部、蒋介石的代表贾景德、薄一波、续范亭、牛荫冠、雷任民、吕调员等。
  会议期间,抗战与妥协,团结与分裂,进步与倒退成了会上新旧两派争论的焦点。旧派军人无端污蔑攻击共产党和牺盟会,遭到薄一波、牛荫冠等人的严词反驳。会议拖延了很久,每天阎锡山往那里一坐,话题却总不离反对共产党、牺盟会以及削弱新军政委制等。会议暴露了阎锡山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面目。本次会议也成为一个风向标,革命统一战线受到了挑战。
  从1939年秋冬开始,晋西北的政治形势愈发恶化,顽固势力反对进步力量,已由开始抬头逐渐走向猖獗,阎锡山派赵承绶坐镇兴县蔡家崖,他的头衔是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游击区(即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他表面伪装进步,也大谈团结抗战,实际上在背后却在干着削弱和取缔进步力量的勾当。他唆使骑一军和盘踞在晋西北各专区县的顽固分子,鼓吹“困死八路军、饿死八路军”的反动口号,反对牺盟会,取消工、农、青、妇各抗战团体,明枪暗箭,一齐发射。
  为与《新西北报》唱反调,赵承绶搞了一个《晋西北报》。对此,《新西北报》与其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有时候直接开展争论,有时候则迂回反击。毛泽东同志的策略思想是:对阎锡山和赵承绶是既捧又斗。报道中提到的“阎司令长官”、“赵总司令”的辞令,也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未能阻止其倒行逆施,破坏抗日的行为。
  为揭露反动派的丑行,《新西北报》刊发了一些相关的社论以及消息等。比如某社论提到方山峪口村长刘佩华,在未通过各群众团体的前提下,擅自修改摊款办法,有违合理负担原则,引起人民不满。后方山县县长以“汉奸捣乱”的罪名,将峪口牺盟及工农青妇各团体干部六名扣捕。并对某些干部进行毒打以及拷问。1939 年11月29日报载:《顽固分子杜明镜包围保安队》,主要内容是岚县突击团杜明镜私自成立队伍,诬陷牺盟翁秘书为汉奸,这引起岚县民众的极大反感,纷纷要求法办杜明镜。此外,还刊发了牺盟会以及各救联发出的宣言。1939年12月11日刊发了新编十八团二营五连连长牺盟干部朱清元同志于本月十七日被人杀死的消息。《新西北报》先后还发表了薄一波《团结进步抗战到底》、牛荫冠《目前的严重困难和我们的主张》两同志关于局势的重要文章。
  对顽固分子搞分袭搞破坏压制民众抗战的卑鄙活动,各县民众深恶痛绝。水磨滩、城关、李家湾、东坡四个兴县乡村的老百姓,于1939年12月8日下午,一千余人自发涌向兴县街头,手持草人与各色旗帜,高喊反对顽固分子破坏团结的口号。在县政府门口,众人把草人点了起来,烈焰腾空,众人齐吼“顽固分子见鬼去吧!”
牺盟总会工作人员在山西太原晋祠的合影
  “老吉,你的小毛驴呢?”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共高潮,抗日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受到阎锡山的攻击,致使我军死伤上千人,同年12月4日,孙楚袭击山西省南阳县城牺牲救国同盟会《新生报》报社,编辑王良被活埋。
  到了12月下旬,政治形势更加恶化。牺盟办事处及农工青妇各救联,作自卫准备,随时转移。《新西北报》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12月底,形势更加紧迫,到了非做自卫转移不可的时刻。于是报社把印刷机、纸张油墨等器材装上一个小车,随带铺盖行李,由吉喆、吴子牧、张友等随行,出兴县东关经二十里铺顺山沟进入奥家滩。第二天翻过冰雪覆盖的山岭,进驻到方山县马坊村。晋西北牺盟办事处与各救联已先此数日到达这里。
  报社工作人员从兴县城内报社驻地撤出的那天清晨,在大门口已站有警察持枪守立。不知是监视是守护。在报社工作人员到达方山县马坊以后,晋西北新旧军的冲突就开始了。赵承绶指挥他的骑一军、三十三军点起叛逆之火,纷纷向各地新军袭击。
  为此,报社驻地方山县马坊村曾闹了两次虚惊。虽然是虚惊,却考验了同志们的警惕性。也闹出了一场笑话。当时的驻地临时总指挥是金少英,曾约定如果一旦有顽敌来袭,以连续三发枪声为警报,大伙听到枪声后就马上向预定地点转移。某日夜晚,正当众人在酣睡中,忽然听得三发警报枪声,众人一齐奔往村外,在休息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报社唯一的交通工具一头毛驴没有牵出。此时驻村的山崖上已有闪闪的火亮在移动。吉喆同志不顾同志们的阻拦,只身一人潜回驻村将毛驴牵了出来。事后救联的吕韵、王永和等见了面就开玩笑说:“老吉,你的小毛驴呢?”

“哈哈!你们真有干劲” 
  面对反动派的不义行为,我军给予严厉反击,并不断取得胜利。1940年1月中旬,《新西北报》报社全体人员返回兴县。在返回的途中,一路上能看见老百姓个个脸上绽放着笑容。今夕不同往日,晋西北的天也格外的蓝。
  报社搬回兴县后,有一段时间驻扎在兴县蔚汾河畔李家湾村。中间一段时间又搬到兴县城东北角一家院内,编辑室设在一间小楼上。
  在讨逆战士胜利归来后,《新西北报》,除吴子牧另有任务调离报社外,又添加了人员。决死四纵队政治部宣传科成刀戈(成胜忠)调来报社。领导又拨来一部电讯收报机及收报员、译电员共六人,自己可以收录国内国际电讯稿了。1940年1月下旬,适逢报社成立一周年,在李家湾驻地全体人员特摄影留念。这段期间,由于政治局势发生新的变化,报社工作中心也就随之向新的方面发展。也就是继续巩固扩大统—战线,坚持抗战到底,建设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成为《新西北报》宣传报道的中心。该报刊发了《晋西北抗日拥阎讨逆行政实施大纲》以及有关该大纲的社论。晋西北的抗战军事胜利,行政工作的重要设施,各群众团体的发展与活跃……也成为《新西北报》的宣传重点。同时该报见证了抗战学院、晋西文联、青记学会晋西分会等的成立。1940年9月18日,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 《抗战日报》(《晋绥日报》的前身)出版了。《新西北报》随之终刊。吉喆、成刀戈参加《抗战日报》的工作,张友赴《晋西大众报》参加工作,刘仲明调到地方工作。《新西北报》报社电台及人员器材等并入《抗战日报》。
  《新西北报》从1939年创刊到1940年停刊时止,约共出版160期。按时间来算约一年零九个月,实际出版期数应不止于此。报纸部分原版现存于北京图书馆。
  报社人员从开创时的两人,发展到最后将近二十人。作为《新西北报》的参与者,吉喆与张友这样评价报社同志:“工作上一般都认真负责。能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团结一致,相爱相助;在平时和在反扫荡的辗转行动中,以英雄的乐观主义精神,过着艰苦的同时又是愉快的战斗生活。”他们回忆,一次反扫荡的间歇当中,他们二人正在一家院内,挽起衣袖和泥垒灶,准备埋锅做饭,总指挥部段云同志来看望他们:“哈哈!你们真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