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从《抗战日报》到《晋绥日报》之二

发布日期:2015-04-30 13:44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兴县高家村《抗战日报》社旧址

经验不足按过去的老框框办报

  面临着紧迫的革命任务,成立之初的《抗战日报》始终在与时间赛跑。在这片物资匮乏、人员紧缺、群众革命意识亟待提高的广袤根据地上,早日将《抗战日报》刊印出版成为了报社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报纸创刊初期,由于编辑、记者太少,又缺乏在农村根据地办党报的经验,加之地方通讯组织刚刚着手建立,地方稿源有限,可采纳的质量合格的稿件并不多,这样的限制导致报纸初期的新闻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因袭过去城市办报的老框框、脱离根据地实际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报纸每期以二、三版的全部版面刊登国内、国际新闻,地方新闻仅占头版除报头、社论以外不足一版的篇幅,数量很少,质量也不高。第四版的副刊,也主要发表或转载一些大块文章。其次,在用稿方面可以发现其过于依赖新华社供稿的痕迹。再次,便是大量刊登边区政府的工作文件全文。报纸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根据地工作与斗争的需要,不能满足干部与群众的要求。

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抗战日报》终于在战火中艰难孕育、诞生。创刊后的《抗战日报》,对外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使报社的工作进入正轨,宣传、动员和团结所有抗日军民,坚持抗战,击败日本侵略者;对内则作为晋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作为晋西北地区革命宣传工作的“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肩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

  大生产运动在《抗战日报》社

根据实际报社酝酿第一次改版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41年5月起,《抗战日报》第一次调整了版面。调整后的一版以刊登社论和要闻为主,二版为国内国际新闻混合版,三版全部刊登地方新闻,四版刊登专文。

  以后不久,在迎来报纸创刊一周年之际,报纸进一步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检查了联系根据地实际和联系群众很薄弱的严重缺点,提出了今后编辑工作的要求。

  在地方新闻报道方面,总结时提出选稿的标准应是来稿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即来稿要与根据地建设联系起来,内容应具体、真实,编稿时要做到掌握原则,分类归纳,通俗易懂。

  在国内新闻报道方面,总结时提出要按照根据地的特点,有计划有系统地将大后方的重要动态反映出来,将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情况反映出来,以增加晋西北与各根据地和大后方之间的了解,推动晋西北军民的斗争。

  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总结时提出要采取精编的方针,经常报道国际上的重要消息,使群众对国际局势有基本了解。

  在副刊编辑工作方面,总结时提出稿件取舍和快登、缓登的标准,首先是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与配合,其次才是写作的技巧。

  通过这次总结和检查工作,报纸1941年第四季度的宣传报道,在联系晋西北实际方面,有了一定改进。首先是加强了调查研究工作。报纸在9月24日、12月 9日发表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和《调查研究不是额外负担》两篇社论,并派出记者深入县、区、村和战地,采写并刊登有关公粮工作、农村副业生产、瓷窑、铜作坊、铁矿等一批典型调查研究文章。其次,地方新闻版充分反映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秋收、保卫秋收、征收公粮、加强民兵建设和发展文教事业的情况。

  译电员在译新华社消息

整风运动报社酝酿第二次改版

  抗日形势在变,根据地在变,《抗战日报》也在变。1942年,晋绥边区正式形成,根据地军民在中共晋绥分局的正确领导下,正在逐步地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时,《抗战日报》也由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改称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

  随着边区的扩大,《抗战日报》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其逐渐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同时也得到来自各方的鼓励和工作建议,报社开始酝酿第二次改版。

  整风运动的贯彻和深入,成为这次报纸改版的催化剂。

  整风中,报社首先发现报纸工作中存在的“聋、盲、哑、软”四种疾病。具体表现为:常常听不见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看不见群众的活动和根据地工作中的各种症结问题、不能向群众透彻解释党的政策和民主政府法令、对敌斗争不够有力,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差。为此,1942年5月19日的改版报纸,在当天的《为改变告读者》的社论中,检查了自己脱离晋绥实际、脱离群众的观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抗战日报》指出:“深入群众,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这是本报过去所没有做到的,也正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抗战日报》学习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经验。一版改为以刊登地方重要新闻和社论为主的要闻版;二版为地方新闻办;三版为国内、国际混合版;四版刊登于地方工作有关的文章与反映根据地工作与对敌斗争的文艺作品。

  这样一来,相对冗余的国际新闻报道撤下版面,而贴近晋西北人民的新闻报道内容大量填充进来,使得报纸在版面设置上更加趋向地方化,更符合边区干部和群众的看点。

  原晋西北行政公署主任续范亭为《抗战日报》题词

主席关注报社酝酿第三次改版

  1942年5月19日的改版,使《抗战日报》地方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而为了适应根据地工作日益开展的需要,报社也进一步提出加强报纸地方性,群众性。特别是提出了“大家办,大家看”,“做什么,写什么”的口号,以及“要写事实、写过程、写典型、写经验”的要求,使得报纸实现地方化努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最先中肯地对报纸版面设置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1944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和晋绥分局代理书记林枫同志的谈话中,对改进《抗战日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本地消息,“至少占两版多到三版。排新闻的时候,应以本地为主,国内次之,国际又次之。对于外地与国际消息,应加以改造。对新华社的文章不能全登,有些应摘要,有些应印成小册子。不是给新华社办报,而是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去地方性的指导意义。”这个指示在报社传达以后,经过学习和讨论,编采人员开阔了思路,解放了思想,大家明确了报纸的地方化问题,不仅要着眼于扩大地方新闻的版面,还要从版面的组织安排上,国内、国际新闻的选择和编辑上加以改进,要多层次、多角度改变报纸报道工作,真正做到“给晋绥边区人民办报”。

  此后,报社在全区大力发展通讯工作,组成了记者、通讯干事、通讯员、读报小组紧密相结合的通讯报道网。在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群众、部队战士、参与报纸编辑出版的记者、编辑、通讯员的共同努力下,《抗战日报》有了长足的进步,彻底扭转了从前稿件匮乏,消息渠道不畅、编辑用稿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随着通讯工作的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积极性的日益高涨,使《抗战日报》逐渐摆脱了过去城市办报的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沿着“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并摸索出了一条密切根据地实际在农村办报的路子,对全边区实际工作起着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