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忆七月剧社之一

发布日期:2015-05-05 15:11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兴县高家村七月剧社一队遗址

剧团成立于晋西南团员“小鬼”多

  2014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同时这一天也是“七月剧社”的生日。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现代人来讲,“七月剧社”显然很陌生,绝大多数人甚至从未听说过,但是对于晋绥边区的不少老人来讲,却非常熟悉。时至今日,凡剧社去演出过的村镇,许多老年人还在念念不忘他们的“七月剧”。每逢节日有文艺演出,兴县蔡家崖乡的老人们总会聚在一起谈论“七月剧”。

  “七月剧社”于1939年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诞生18周年纪念日成立,诞生、成长、壮大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年代,结束于新中国成立和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之后的1952年7月,经历了整整13个年头。它自始至终高举爱国主义和革命文艺的红旗,为抗击日寇侵略和推翻腐朽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革命根据地和北上南下的战地前线;坚持不懈地演出、宣传、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我国近现代文艺事业谱写了绚丽的篇章。

  兴县高家村七月剧社二队遗址

七月剧团与太平宣传队

  1937年11月8日,日寇占领太原。1938年2月,日军以四个师团的兵力大举进攻晋西南地区,不久重镇临汾失陷。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晋西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八路军115师遂奉命开始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国难当头,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共晋西南区委为了唤起千百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自卫战争,决定建立一支宣传队伍。1938年5月以后,中共山西省委经北方局决定改称中共晋西南区党委,书记是林枫,宣传部长是张稼夫。1939年初,区党委决定从各县的牺盟工作队或者宣传队中抽调一些人,组成一个由区党委直接领导的文艺宣传队,名叫太平宣传队(因为当时区党委的公开身份是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代号太平部),其实张稼夫和朱希在从延安回晋西南的途中就商量好了,回来后立即进行筹建。朱希在张稼夫的领导下,作了大量的筹建工作。开始叫七月剧团,也叫八路军115师留守处宣传队,驻扎于隰县川口镇郑家岭村。领导同志对剧团的成立和培植非常重视。剧团需要的人才,立即从机关和所属党政军范围选调。首任团长是赵仁,指导员是安波。生活队长是经过长征的青年干部荆英,舞蹈教练是曾在苏区作过宣传员的女同志白洁,党支部书记为丁之。剧团团员孔庆华是从115师陈士榘支队调来的,王宝善、孔成明、粱启明、李鑫胜、王忠锦是从区党委机关调来的,贾松茂.、张加毅、王充、张翔、张林远、李瑞林、胡中保、杨来等是从晋西南各县县委调来的。这些同志多是抗战开始参加革命的“小鬼”,调令一到,背起背包就走。30余人的宣传队伍,在短短的几天内便组建起来了。

  宣传队正式成立当天,区党委秘书长秦穆伯亲自给每一个队员发了军装,带上臂章,大家俨然是正式小八路了。虽然衣服不是很合体,可是队员们神气十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过得十分紧张,天未亮,就得起床,打背包、扎绑腿。起初,不少人早操时把绑带拖到操场上,有的人不小心被绊倒在地。夜间,会突然吹起紧急集合号,不少人来不及把背包打起来,只好抱着被子就跑。开饭时,一声哨子响起,五分钟后就得放下碗。每日下午还要逐个向班长汇报一天的工作、思想状况。为此,有的人因吃不了苦而偷偷哭鼻子。

  人调来了,尽管不齐全,但是为了要在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大会上演出,开始了紧张的排练活动。剧团自身的力量不够,由机关中懂得戏剧艺术的同志协助排练和演出。朱希运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眉户形式,排出了第一个抗日内容的现代戏《查路条》。秘书长秦穆伯打板,油印科长曹速打梆子,张希骞拉胡琴。白洁自编自导排出了《生产舞》。机关给购置了一堂幕布和一些舞蹈服装。前幕是紫色的,上面有醒目的4个大字“七月剧团”。

  这是1943年,七月剧社音乐家常苏民同志记录整理的《山西梆子音乐概述》

  剧社演员与石岭则村民联欢

隰县演出成功

  1939年7月7日,在隰县川口镇的大操场上,举行了党政军民纪念抗战两周年大会。会场用剧团的幕布布置得庄严美观。会后演出,第一个节目是全团合唱抗日歌曲,第二个节目是《生产舞》,最后是《查路条》。由于有剧团的演出节目,这次群众大会开得格外热烈。参加大会的机关、部队和群众不下六七千人。剧团人员从布置会场到组织演出,积极性很高。因为以上节目都是紧密结合当时形势和群众斗争生活,艺术形式又是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现代歌舞和地方剧种曲调,深受群众欢迎。“七月剧团”这个名字,从此受到广大抗日军民的赞扬,名声也随之扩大。

  后来朱希在繁忙工作之余,又排出了眉户形式的现代戏《站不稳》和《死里逃生》。赵仁团长导演了话剧《边区自卫军》和《松花江》。张翔指挥全团合唱《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进一步充实了上演节目。每次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除一部分自制外,全是在哪里演出,便在哪里向群众借用。宣传队成员组织性、纪律性很强,都能自觉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运用民间形式演好革命的现代戏。在张稼夫同志的倡导下,成立了民间戏剧研究会。会员先后发展到六七十人。对剧团上演的节目,经常开会座谈,因而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

  由于晋西南地区生产和文化都很落后,剧团除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打日本、除汉奸,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和宣传新文化,还就破除封建迷信和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旧习俗,进行了大力宣传。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群众喜欢的剧团才行。张稼夫曾讲过,写文章发传单,群众没文化看不懂;召开群众大会口头宣传,群众往往听到鸣锣开会的声音,就躲藏起来(因为勾子军抓兵要粮宣传反共都是鸣锣开会的)。这就需要一个剧团,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群众易于接受的抗日内容的戏,演给群众看。这种通俗易懂的新戏曲,群众既爱看,又乐于传播。这样便可达到逐渐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目的。这些重要意见,对于剧团后来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剧团的成员,多是根据地基本群众的孩子,小学文化程度的居多。但他们在党的抚育下,勤奋学习,刻苦排练,努力工作,提高较快。他们身背背包,手拿道具,排成整齐的队伍,走遍了晋西南的大部分地区。每到一处,多是自搭舞台,唱抗日歌,演抗日戏,跳抗日舞,提着石灰桶刷写抗日标语,走家串户宣传抗日道理。就在这样艰苦的战斗生活中,“小鬼”们一个个都锻炼得勇敢坚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