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忆七月剧社之五

发布日期:2015-05-06 09:36    来源:《吕梁晚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51年,七月剧社在天水演出《刘巧儿告状》剧照

人才荟萃创佳作群策群力丰衣食

  从1943年开始,晋绥边区机关、团体、院校都集中到陕北神府县进行整风运动,剧团也受到了影响,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的政治思想水平。此时,是七月剧社最为辉煌的时候,人才荟萃,不仅剧目多,还增加了大众剧社、原鲁艺分院的不少人,其中有马烽、西戎、孙谦等老一辈作家。剧团精神状态高涨,写出了一批优秀的剧目,每次演出都达到盛况空前的局面。剧社除做好本职工作,还积极参加了边区大生产,且成绩不小。

  1949年,七月剧社一队合影于兴县胡家沟

人才荟萃佳作纷呈

  “欢迎坦白同志归队”,当剧团回到孟家堰时,只见墙上醒目地写着大白纸标语。不少剧团的人还不能够正确理解标语的意思。原来,自1943年冬天开始,晋绥边区机关、团体、院校都集中到陕北神府县进行整风运动,但是在延安整风审干过程中,一度发生的“抢救失足者”运动这一极左错误,很快波及到晋绥边区。中共晋绥分局决定,将边区一级的七月剧社、晋绥文联、文联大众剧社以及鲁艺晋绥分院,都集中到神府县贾家沟深入整风学习。

  此时七月剧社社长裴世昌已经调到党校参加整风,由高禹继任社长,亚马任指导员。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裴世昌同志。裴世昌是山西平遥人,学生时代就热爱晋剧,是一位有文化的内行。在他领导剧社的时间里,苦心孤诣,对于剧社的建设和演员的培养,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在整风后赴平川工作的时候,不幸被阎军俘获,壮烈牺牲。1944年初,晋绥分局指示停止“抢救”运动后,决定将集中整风的四个文艺单位,一起合并到七月剧社。分了三队两科,一队队长是白紫池,二队队长为伍陵,三队队长为芦梦,全社共有200多人。本次整风尽管发生了不应有的偏差,然而通过系统学习后,剧团同志们的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合并后剧社人员的业务素质也大大增强,形成了人才荟萃、阵容强大、精神焕发、盛况空前的新局面,使得七月剧社也走向了兴盛时期。

  一队主要以晋剧形式演出新编历史剧以及优秀传统剧,兼演眉户剧和秧歌剧,其成员主要以原七月剧社人员为基础,增加了大众剧社并入的一部分同志,共有70余人。主要演职人员有:旦角吕光、杨征等人。二队以演眉户剧、秧歌以及新型歌剧为主。主要演员有张其、舒克、贺飞等人。其人员以原鲁艺分院人员为主,增加了大众剧社并入的另一部分人员组成,共计70余人。三队专门从事文艺创作。基本以原边区文联的人员为主,有搞文学创作的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人,共计 30余人。

  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比如《千古恨》,该剧是整风运动剧团息演半年后,首次以整风运动后的新面貌分享给观众的第一台大戏。全剧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时间。该剧主要通过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对朝廷的愚忠和对皇帝的幻想,被十二道金牌调回朝,最后被奸贼害死于风波亭,以史为鉴,告诉大家不要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该剧在边区上演后,在群众、广大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与良好效果。穆欣在《晋绥解放区鸟瞰》一文中18个月的统计,该剧共演出143场,观众达57万余人。还有《王德锁减租》,这是由剧社二队上演的,导演是西戎、孙谦等人。该剧主要反映农会团结农民同地主作斗争,实现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的故事。该剧的上演,有力地促进了减租减息的开展。该剧采用眉户剧曲调,但是也吸收了其他剧中的音乐,因此对眉户音乐有所改革和发展。两年中此剧演出场数达100场,观众达20多万人。

  1948年11月7日,西北艺术学校成立,这是开课的一幕,靠桌子站立者是校长亚马

  1949年4月,七月剧社老一队、新二队部分同志,在塞外丰镇南下返山西前合影(前排左起:冯海如、刘廷五、秦成。后排左起:张加毅、孔庆华、冯松、沈以、高禹、郭军、董新良、万一、卫朝兴、田连登、孙成明、李隆盛)

群策群力自给自足

  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自1940年以来,遭受日军反复“扫荡”,加上国民党政府的严密封锁,广大农民缺衣少粮,军民生产生活遇到严重困难。七月剧社的给养也十分困难,有时只有煮地方出产的黑豆吃,有时候仅有的少量谷子,也得夹着糠一起煮着吃。小米不够,只能熬稀饭吃,也是以水代粮,一顿比一顿稀,大家的胃也越灌越大,吃上七八碗稀饭,每走一步,肚子里的水都在来回荡,挨不了两个小时就又饿得心慌了。每人每天的配给是三钱油、两钱盐。夏天吃野菜,冬天吃咸菜。每人每年一套土布单衣,往往夏天一到,还发不下来,只好把破棉衣抽掉絮心当单衣。有时会发给每人一件白衣衬衫,或者用黑豆皮染成黑灰色,或者用泥土染成土色,自己缝衣来穿。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许多人患夜盲症,生疥疮的人也不少,缺乏药品,数年都难以完全治愈。1944年春天,晋绥边区军干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组织起来》自力更生的号召,掀起了大生产运动。上级给七月剧社的生产任务是:蔬菜全部自给,粮食自给一半,办公杂支经费自理。七月剧社住地兴县高家村,位于蔚汾河畔,依山一片农舍,枣树成行,村前有百余亩平地,村前村后山头上荒地广而多。总务科科长郭沫林是理财能手,他主持制订了全年生产计划,得到高家村人民大力支持。商定了与村民共建一条水渠,引蔚汾河水灌溉平地。在村子中央的戏台后种了36亩菜地,在村西平地上种10多亩棉花和兰草,在山上开荒80余垧,并养了两头黄牛。饲养班养有10多头骡子,行军驮戏箱,平日空闲还搞运输,赚来的钱交公。炊事班还喂了几头猪,用来改善伙食。总之群策群力,自力更生,争取自给自足。

  在春耕之前,还搞了积肥和纺织高潮。各小组开挖厕所,人人学纺织。利用练功、排戏、行军、演出的间隙,还要纺线、捻线。有的人很聪明,还会自制肥皂,上面还写着“戏剧肥皂”四字,基本能够满足内部的需要。不少人还会做鞋子,尤其一位叫郝春山的做的鞋子既结实,又漂亮。

  一、二队常常外出演戏,三队就成了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每天早上冒着寒风在村里村外拾粪。女同志吕雪溪每天拾得最多。由于粪少人多,常功同志往往走上四五里路,只拾得半筐。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比不过一个窈窕淑女。于是每天早早起床,常常是天色朦朦胧胧的,两人便在路上碰个照面。等到两人都带着满满的粪筐回来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四只手也沾满了粪便。

  春耕一开始,大家上山开荒,不少人手上磨起了血泡,但是没有人退缩与叫苦,80多垧的荒地只用了10来天就开垦了出来,种上谷子、黑豆、高粱、蔬菜、棉花、兰草等作物。房前屋后,地边路旁,凡是可以利用的地都种上了各种菜,同志们戏称这叫“麻雀战”。

  夏天,兰草获得丰收。经过沤制,制成兰靛,交售工厂使用,又在兰草地理裁了一茬烟叶,秋后烟叶又获得好收成。郭贵俊会烤烟,将西坪一所破庙改成烤房,将烟叶制成烤烟,卖给晋兴烟厂。烟厂得知郭贵俊有烤烟技术,便聘他作指导,使烟厂掌握了烤烟技术。这一年剧社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都丰收了,大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经费也解决了,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