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十五)

发布日期:2015-08-06 10:59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 图为柳沟兵工厂旧址。

  •  图为八路军柳沟兵工厂旧址文物保护碑。

  • 图为柳沟兵工厂工人宿舍洞。
  • 红色记忆
       “关家垴,抓把土,炮弹片片划破手,炮弹出自马岚头,炸得鬼子脑浆流,日伪清剿蟠龙住,咱造炮弹没停过。”一首武乡民谣《咱造炮弹没停过》,传颂着抗战时期柳沟兵工厂的光辉历史。历史硝烟散尽,追寻永不停歇。7月14日,记者赴革命老区武乡县,寻访这座久负盛名、为抗战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八路军柳沟兵工厂。
      柳沟兵工厂,位于武乡县东部蟠龙镇东南4公里的峡谷之中,在柳沟、马岚头、庄底村等几个村均办过厂。在庄底村一处山坡,刻有“八路军柳沟兵工厂旧址”的文物保护碑掩藏在树丛当中,山岗间的兵工洞已难辨识。山岗脚下,残存几孔近乎坍塌的窑洞,据说是当年的工人宿舍洞,兵工厂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之艰苦由此可见一斑。
      “柳沟这一带创办兵工厂可谓得天独厚。这里深处太行腹地,丘陵起伏、峡谷幽深,便于隐蔽,盛产煤、铁、硝土、硫磺等军火原材料,当地群众还有采矿炼铁传统。另外东依太行崇山,西望蟠龙镇,交通便利,与八路军总部驻地砖壁村相去不远。”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原馆长王照骞一路向记者讲述柳沟兵工厂的往事。
      兵工厂亦如战场。柳沟兵工厂在生产研制炮弹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技术困难。但是,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克服,因为武器弹药装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战争的胜败以及前线将士们的性命。
      “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1940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常常遭到日军掷弹筒的轰击,难以发挥我军近战优势。形势逼人,彭德怀副总司令命令军工部尽快研制掷弹筒。
      掷弹筒是日军步兵装备的一种单兵小型火炮,配以钢质炮弹,口径50毫米,射程500米以内,适合于山地作战,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弹体加工最关键,柳沟兵工厂负责试制掷弹筒炮弹毛坯。但这里炼出的是白口生铁,含碳量很高,质硬而脆,无法切削加工成型。如何将白口生铁处理成能够加工的铸铁,这是掷弹筒炮弹生产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怎么办?军工部刘鼎部长为突破这一技术难关,在柳沟兵工厂组织成立了试验小组,并日夜蹲守,调德国留学归来的冶金专家陆达与技术工人孙兆喜紧密配合,把国外的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太行山古老的焖火技术结合起来,用耐火砖砌起焖火炉,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终于攻克难关,可以批量生产表皮软化、能够切削加工的炮弹壳。
      这样一来,试制掷弹筒和炮弹的难题迎刃而解。1941年4月,太行兵工的第一批掷弹筒与炮弹试制成功,射程最远达700米。由此,八路军有了与敌人相抗衡的火力,经常打得日寇措手不及。他们震惊不已,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在太行山竟会有如此先进的兵工厂。
      “抗战时期,日寇每次扫荡都将兵工厂作为重点袭击目标,但柳沟兵工厂始终未被敌人摧毁。”王照骞告诉记者:“这多半得益于兵工厂工人系半工半农性质,本乡本土工人掩护性较强,军民始终严密防守之故。”
      在柳沟兵工厂原厂长高原的一篇回忆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记载,对此可见一斑:敌人还在扫荡进军的路上,工厂就完成了坚壁清野的工作,埋好生产设备、疏散家属和老弱职工。厂部干部带领年轻力壮的职工和警卫战士,组成武装护厂队,在周围山上保护工厂和群众。老红军出身的指导员赵贤德,多次兼任护厂队的小组军事指挥员,不幸的是,在1943年秋天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他在石门村到老乡院中取火吸烟,与敌遭遇,顽强抵抗,消灭数十个鬼子和伪军后,英勇牺牲。
      昔日的柳沟兵工厂,如今只留下当年的零星遗迹,但太行军工精神却遍地开花。新中国成立前夕,柳沟兵工厂走出大山,派生出首都钢铁厂、长治钢铁厂、惠丰机械厂、淮海机械厂4个大厂。柳沟兵工厂,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些企业成长的摇篮。
    历史回放
    筹建柳沟兵工厂
      1937年11月,在中共武乡县委的组织下,一批从太原兵工厂返乡的工人以县工会名义,发起成立了武乡县工人抗日武装自卫队。为解决武器装备,创建了抗日兵工厂,取名鼙山工厂。1938年7月,成功试响手榴弹,县委当即指示大量生产。同年8月工厂迁至武乡东部煤铁资源丰富的柳沟、马岚头一带,与当地3家铁厂合作生产。后因经营管理问题,难以维持。1939年4月,八路军总部第六科(军工科)接管鼙山工厂,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军工部铁工厂,对外称“柳沟铁厂”,代号“焦作”,由此开创了柳沟兵工厂。柳沟兵工厂是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手榴弹、地雷、炮弹、麻尾弹等武器装备的重要补给基地,是华北敌后军事工业的一面旗帜,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过巨大贡献,在我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尘封往事
    “麻尾弹之父”石成玉
      1940年秋,日寇向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集中兵力,企图摧毁黄崖洞兵工厂。然而八路军的手榴弹在高山作战,暴露了很大弱点,从山顶扔到山沟未等落地,在半空就炸了,达不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柳沟兵工厂手榴弹制造“土专家”石成玉,找工友们共同研究,很快设计了一种没有木柄的手榴弹,叫麻尾弹。这种弹,用麻杆皮做尾巴,系在弹头的后端,扔出后麻尾朝上,弹头前的爆发管始终朝下,碰地即炸。但在制作中,困难很多,试验了不知多少回,都未成功。八路军总部左权副参谋长再三指示,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做成麻尾弹。
      石成玉为此连续几天夜不能寐,至第七天深夜,他突发奇想,一骨碌爬起来,连夜去找木工、翻砂工和化铜匠。旋木样、铸弹壳毛坯,灌上铜,车好扣,做成了成型弹壳,经过一道道工序,当天晚上,第一颗麻尾弹试制成功了。军工部领导听了汇报很高兴,当即要定货。从此,麻尾弹投入批量生产。
      1941年11月,在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战斗中,司号员崔振芳在黄崖洞南口,用麻尾弹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使其尸体遍地,激战6天,未能进入南口,取得了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