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二十一)

发布日期:2015-08-19 09:33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 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挺进大青山的途中。  

  • 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挺进大青山的途中。

  • 为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德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右玉县县委办公地址前向记者讲述烽火故事。

    历史回放
    挺进平原开展游击战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力图打通津浦铁路。华北日军主力奉令南下,造成冀鲁等平原地区兵力空虚。为已在山区站住脚的八路军向华北平原敌后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据此,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于1938年4月2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等,要求八路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
      八路军总部根据毛泽东等的指示,于次日命令第129师主力和第115师第344旅一部迅速从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展开,120师派358旅主力出杀虎口向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拓展。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又对新四军发出《关于新四军进行游击战的指示》,号召新四军也开始进行平原游击战争。
      在很短的时间内,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出动,放手发动群众,利用平原的地形特点,通过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以小力制大敌,积小胜为大胜,成功地牵制并有效地耗损了大量日军,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色记忆
    跨过西口杀敌寇
      谈起杀虎口,清《朔平府志》有载:“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可见,自古以来,作为连接内蒙古与晋北地区的重要边塞要地,杀虎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让时光回到78年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奋力抗击日寇的艰苦岁月。9月20日,日寇入侵右玉县,随时有可能跨过杀虎口,再度进犯内蒙古。国难当头,右玉危矣,杀虎口危矣!于是,10月初,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一部在团长宋时轮的率领下,挺进到雁北的洪涛山地区,先后开辟了和(林)右(玉)清(水河)、右(玉)山(阴)怀(仁)、左(云)右(玉)凉(城)等抗日根据地,并在随后组建了中共和右清县委、中共右山朔怀县委、中共左右凉县委,而这些县委的常驻地就在如今右玉县的右卫镇。
      为何要将县委常驻地定在右玉县右卫镇呢?右玉县政协原主席王德功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由右玉的重要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作为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右玉是晋蒙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占领了右玉,不仅打通了山西通往内蒙古的通道,也为日后建立的大青山根据地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使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与吕梁山地区连接起来,晋绥抗日根据地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
      大青山地区东西绵延700余里,山南麓连接土默特川平原,北麓接乌兰察布草原,与蒙古接邻,既是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也是华北通向大西北的咽喉,且有平绥铁路贯穿。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党中央高度重视该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建设。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分别致电八路军总部及第120师,明确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速考虑此事。”
      据王德功老人介绍,在抗战初期,就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关于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策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
      接到党中央的指示后,120师决定由358旅715团、独立第四支队和骑兵营一部编成大青山支队,由358旅副旅长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挺进大青山。
      1938年7月15日,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五寨县誓师,开始了进军大青山的征途。从晋西北到大青山400多公里,交通要道完全被敌人封锁,长城以北更是据点林立,布防层层,进军路途艰难可想而知。就在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从杀虎口越过长城,进至绥远省凉城县的厂汗营时,遭遇5000余日伪军分7路围堵。为保存实力,大青山支队分路突围转移,并经两昼夜急行军,转移到偏关东北的贾堡一带,第一次北上受阻。
      8月下旬,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由贾堡出发,再次经杀虎口越过长城,进入绥远凉城县境内,经广汉营沿岱海滩北上,于8月28日进占蛮汗山中心地带的太平寨。为了保障晋西北与大青山的联系,大青山支队决定留第715团一营开辟以蛮汗山为中心的绥南根据地,支队主力继续北进。9月1日夜,支队主力冲破日伪军的拦阻,跨过平绥铁路,进入大青山腹地甘沟子、大滩、八墩地区,与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会合。10月初,715团一营越过平绥铁路,在速勒图一带与主力会合。至此,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圆满地完成了挺进大青山的任务。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像一把尖刀直插日本侵略者统治的伪蒙疆的心脏,使得绥远地区抗日力量迅速壮大。到1938年12月,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已经形成了包括绥中、绥西、绥南三块游击区,至此,绥远和山西的抗日游击战争紧密结合起来,晋绥根据地终于连成一片。
    尘封往事
    我们的队长“挎片片”
      在右玉县,记者采访到一位八路军老战士——今年91岁的崔祥老人。崔祥老人16岁就参加了右和清县(右玉、和林格尔、清水县的合称)游击大队,游击队石生荣队长“挎片片”的故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据崔祥老人回忆,在抗战初期,右玉广大青年觉悟很高,听说要组建县大队打鬼子,不少青年纷纷报名,县游击队很快就发展到30多人。
      “人有了,可没有枪还不行,到哪里去搞枪呢?我们就想办法自己解决。刚开始,有个队员拿来一支老毛瑟步枪,还有个群众送来颗断了线的手榴弹,石生荣呢,就让当地一位铁匠给打了一个铁片片,权当手枪。”崔祥老人一边讲,一边比划,在当时,右玉当地群众还给他们游击队编了一段顺口溜:
    半截子冲锋枪没托子,老毛瑟步枪没子子(子弹),三颗手榴弹没线线,队长挎了个铁片片。
      崔祥老人告诉记者,游击队刚组建,县委让石生荣去南山向时任晋绥军区雁北第六支队(即120师独立第六支队)支队长刘华香汇报工作情况。刘华香听了石生荣的汇报后,笑了笑,让他的警卫员给石生荣拿出一支四川造的步枪,同时,刘华香还给了他们游击队一个正式番号——第六支队第三大队,并正式任命石生荣为大队长。
      尽管缺少武器,但石生荣带领战友们和日寇展开了殊死斗争,以机智和灵活与敌人巧妙周旋,以胆略与勇气令鬼子闻风丧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奇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正是: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