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三十)

发布日期:2015-09-17 13:44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 边区群众在为八路军做军鞋。

  • 游客在蔡家崖一家红色主题饭店前留影。

    历史回放
    晋西北“四大动员”
      1940年2月26日,晋西北军政委员会在临县曜头村召开会议。会议提出,为了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克服敌人封锁造成的困难和预防敌顽对晋西北的进攻,号召全边区开展“四大动员”即:号召动员地主、富农和其他农民献金、献粮、扩军、献军鞋。
      在我党和边区政府的感召下,晋绥边区的许多爱国士商慷慨解囊,各界群众各尽其力,边区掀起一股拥军支前的热潮。“四大动员”开展仅两个多月即取得丰硕成果:晋西北参军青年达1.5万人;做军鞋12万双;献粮10万石;献金181万元。
      这些成果,对解决根据地困难,壮大人民武装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共中央书记处曾对此给予了肯定:“创造晋西北根据地和‘四大动员’都获得了很大成绩。”
    尘封往事
    “开荒锄头”与“爱民井”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一把再普通不过的锄头折射出边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据讲解员介绍,这是贺龙元帅当年带领群众开荒所用。
      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疯狂扫荡、连年自然灾害,晋绥边区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兴县县志》记载,贺龙、关向应等晋绥边区领导人也和大家一样,每人每天供应黑豆七两。黑豆去皮,碾成颗粒,煮成干饭,晋西北人民称之为“黑豆糁糁饭”。有时连黑豆也吃不上,就只能以瓜叶、树叶、草根、野菜当口粮。
      因此,贺龙率领晋绥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蔡家崖村南原有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贺龙带领司令部机关干部种下行行柳树,开出片片菜地。盐碱地也因此有了新名字,叫作柳湾。当时,续范亭正在蔡家崖养病,这里是他晨练的地方。看到开荒带来的变化,他不禁以诗抒怀,“新柳一湾沙土地,清晨日日打拳来”。
      除了这把锄头,蔡家崖至今还留着众多军民共建的印记。如今,八路军帮群众挖的“爱民井”,依然清水长涌,发挥着功用;军民协力建造的护村坝,依然挺立如初,守护着村庄。
      大生产运动期间,晋绥边区5年持续垦荒,开荒地195.67万亩,与当时兴县的面积相当。
    红色记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大义面前,中国人民总能表现出舍小我、为大我的自觉。
      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四大动员”这段历史。民众支持抗日的热情在一张张旧照中熠熠闪光:胸佩红花参军入伍,穿针引线纳着军鞋,把自己粮食送给子弟兵……这些70多年前的场景,是来自最基层群众的震撼,是为民族毁家纾难的缩影。
      82岁的温守惠,土生土长的蔡家崖人。当年还是懵懂少年,但全村热火朝天的抗日气氛令他至今难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心在一起,八路军和我们亲如一家。就像被什么推着似得,整个村子都有使不完的劲。”
      北倚元宝山,南襟蔚汾河,这个小山村记录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等机构长期驻扎于此;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等,长期在这里战斗、生活。而在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都曾路居蔡家崖。因为她的特殊地位,当年便有“小延安”之称。
      贺龙元帅更是在此战斗生活11年之久,他的身影已永远留在蔡家崖人的脑海里。“穿着灰布军装,烟斗不离手,留着一缕胡子,总是笑呵呵地,见了我们这些小孩总爱逗笑几句。”
      蔡家崖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当地群众打心里明白,谁是中国的希望,谁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粮食捐光也不怕,只要八路军在就不会让咱饿着”,温守惠还记得父亲掏干米缸,把余粮送给八路军的旧事。
      正是由于发自内心的信任,老区群众在“四大动员”中热情高涨。“我二叔当时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在解放临汾时牺牲”,温守惠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着参军的父辈,“西院的二小叔,南头的建成……”八年抗战中,只有9万人口的兴县,养育了近4万晋绥党政军革命队伍,全县参军人数1万多人,牺牲3000多人。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就在蔡家崖村一座朴实而庄严的院落。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典型的晋西北民居,曾是开明士绅牛友兰的故居。抗战初期,八路军120师来到蔡家崖,他把自己的五座宅院和一所花园捐献出来,供军区司令部和边区行政公署使用。
      同时,他还捐献2.3万元大洋,作为成立兴县农民银行的基金;捐献150石粮食和大批棉花布匹,仅所捐布匹、棉花就解决了八路军一个团的冬装。在后来的“四大动员”中,他再次慷慨解囊,捐银圆8000个、粮食125石,而且动员本家妇女将金银首饰捐出,为抗战出力。难能可贵的是,他先后送子女十几人进入抗日军政学校学习,参加了革命队伍。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迸发的岁月。有多少像温守惠父亲一样的人民群众倾其所有,为抗战大业捐出自己微薄的口粮;有多少像牛友兰一样的开明人士慷慨解囊,为民族大义不惜散尽家财。
        抗战期间那段军民生死与共的历程,染红了蔡家崖这片土地,红色基因传承至今。抗战胜利后,对已经长大成人的温守惠这一代,参军依然是一心向往的选择。1947年1月,温守惠和很多儿时的伙伴踏着父辈的足迹,参军入伍。南下入川,北上进京……老区人民为全国解放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