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烽火三晋 抗战老区记者行(四十一)

发布日期:2015-10-05 09:25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 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合影,二排右三为张初元。

  • 张初元为《抗战日报》题词。

  • 今日旧堡村。

    红色记忆  
      宁武县芦芽山下有个旧堡村,村子不大,却有山,有水,有森林;有糜谷,有莜麦,还有山药蛋。村口的老槐树郁郁葱葱,树下几位耄耋老人闲聊着,时不时地就哼出几句父辈们常唱的曲子:“锄头那呀嗨,枪杆依呀嗨,一样样的长呀呼嗨!劳力武力结合起来,生产又打仗,宁武的张初元,是咱们的好榜样!”
      张初元就是旧堡村人。他自幼家贫,八岁起揽工放羊,20岁后为煤矿工人,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历任旧堡村民兵分队长,村农会秘书,二区区委书记,县农会主任。1942年,日军步步向宁武山区“蚕食”,6月占了石家庄,7月又在细腰安了据点。旧堡和石家庄中间只隔一个岭底村,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抢劫骚扰的老主顾。“鬼子来了见甚抢甚”,83岁的吕改秀老人回忆起70多年前的经历,依然情绪激动:“那时候村里没民兵,我们只能躲,大人们连地都种不成。”
      鬼子不时地来,村里庄稼不能锄,粮食也收不回,旧堡村只得求助于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但这毕竟只是缓兵之计,主力部队若能提前收到消息赶来,鬼子便也不敢放肆,可一旦主力部队撤走,鬼子便会更加疯狂地进行报复。怎么办?时任村武委会主任的张初元每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1943年开春,宁二区区委书记周恭来到旧堡村,组织召开秘密会议,传达了彭德怀副总司令关于民兵工作的指示精神。在上级的积极引导和启发下,张初元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民兵组织起来,保护群众春耕生产。
      1943年正月,张初元刚把民兵组织和恢复起来,就在蚂蚁岩打了一场胜仗。“正月初二鸡叫头遍,爷爷得到情报,鬼子要来扫荡,就带领民兵埋伏在蚂蚁岩。破晓时分,敌人顺沟来了,前面是警备队20多人,后面跟着日本鬼子1个班十几号人。”张初元的孙子张卿贵向记者回忆了这个爷爷常给他讲的故事:“当敌人离埋伏地四五十步远的时候,民兵王三娃扔出第一颗手榴弹,手榴弹落到敌群里没有爆炸,原来是慌忙间没拉引线。吕财富眼疾手快,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轰’的一声,三四个鬼子受了伤。这一下敌人害怕了,他们闹不清有多少人,乱放了几枪,忙抬着伤兵狼狈逃窜。敌人逃走后,民兵们下到沟里拾到一支炸断的三八大盖,一看枪筒还好好的,大家像得了宝贝一样高兴,纷纷说配上枪架子,保准能用。”
      这是旧堡村在没有主力部队支援下打的第一场战斗。经过这次战斗,村民们看到了民兵的力量,更是打心眼里拥护民兵组织,纷纷报名参加,旧堡村的民兵队伍不断壮大。
      为了保卫春耕生产,村里组织民兵日夜轮流放哨。起初倒也顺利,可日子一久,问题就出来了,民兵为大家放哨,种不上地可怎么办?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民兵放哨打仗是为了保卫老百姓,误下的工大家来补,落下的地大家来种。意见统一后,村里定了规矩:“民兵保证不丢老乡一头牛,老乡保证不荒民兵一亩地”。于是,村民们按居住地远近,脾性对劲的,自由组合成12个变工互助组,把民兵分插到各组里。放哨民兵的地由其他村民耕种,剩余民兵腰插手榴弹、肩背土枪、步枪,同大伙一起劳动。有敌情时,民兵就掩护群众转移,民兵打仗回来,仍然在变工组里种地。大家都认为这种劳力和武力相结合的办法好,张初元也被大家推选为生产大队长。
      吕改秀老人的父亲就是村里的民兵:“种地有了帮手,少了后顾之忧,父亲站岗放哨更有劲了。”在她的记忆力,那一年旧堡村的庄稼长得特别好,秋收开始,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下地抢收。谷场里、山坡上,到处都洋溢着“快收、快打、快快藏,不让鬼子抢走一颗粮”的歌声。民兵们更是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站岗放哨,保卫秋收。
      变工互助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省时省工不少。1943年秋收时,旧堡全村大概省工1500多个。因为秋收快打快藏,未被敌人抢去多少粮。1942年未变工时,被敌人抢去粮食50石,而1943年被抢去的不到2石。
      张初元领导民兵变工互助、保卫全村生产的成功实践,成为了全县乃至全国的民兵建设先进典范。很快,“学习张初元”“劳力与武力结合起来”“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的口号便深入到整个晋绥边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劳武结合”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边区对敌斗争的发展,全边区的生产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历史回放
    张初元经验与群众路线 
      张初元是宁武旧堡村人,著名抗战英雄。1943年,张初元为了对付日寇的“三光”政策,首创了民兵组织与变工组织结合起来的方法。平时民兵和群众一道生产,有了敌情马上参加战斗,民兵的土地则由其他村民帮忙耕种,使生产战斗两不误。
      劳武结合成功地解决了战斗与生产的矛盾,使得敌后农村具有了充分的自治和自卫能力,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这一做法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1944年,张初元边生产、边战斗的经验在根据地推广开来。  
    尘封往事
    张初元两次参加群英会
      1944年1月,张初元出席了晋绥边区召开的第三届劳动英雄大会,被选为边区特等民兵英雄。会上,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同志亲自给他佩戴红花,并授予他一面写有“奖给劳力武力结合的特等模范”的锦旗。张初元十分激动:“我过去是个揽工放羊的穷小子,如今在新政权下翻了身,买房置地,越过越好,这都因为有了共产党、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张初元的今天。咱原来只知道要抗日、要劳动,努力想办法干好就对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意义!”
      紧接着,1月13日的《抗战日报》以《张初元——劳力与武力结合的光辉榜样》为标题,大幅报道了张初元的事迹。文章开篇对张初元作了极高的评价,指出:“张初元这位宁武游击区的劳动英雄、民兵领袖,是敌后组织劳动的模范,是晋绥边区农民的方向。他适应着敌后根据地游击地区的环境和需要,在民兵和群众运动的基础之上,来领导、组织全村变工互助,集体劳动,这是劳力、武力、群众运动结合起来的一个辉煌的模范。”
      1944年12月,张初元再次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劳动英雄大会,并以“农民英雄特等第一”受到边区政府嘉奖。
    结束语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报重点组织的“烽火三晋·抗战老区记者行”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今天就告一段落了。
      此次采访报道活动6月25日启动,7月1日推出第一组报道,迄今已历时3个余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本报12路记者沿着当年八路军挺进山西的光辉足迹,以全省各抗战老区为重点,行万里路,访千余人,采写刊发了41组共计123篇文字报道,80余幅新老图片。其间,本报还刊发了《抗日烽火燃三晋》《唤起民众千千万》《丰碑永伫太行山》3篇重点文章,并于9月2日推出了8个整版的抗战纪念特刊。
      我们深知,山西的抗战老区星罗棋布,山西的抗战英烈灿若星河,山西的抗战故事浩如烟海。我们在有限时间里采写的这些报道,难以全面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是,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从这些图文报道中,读者可以穿越时空,聆听当年八路军进军山西的铿锵足音,一睹山西这一华北抗日主战场军民奋勇杀敌的悲壮惨烈,一瞥三大“晋字头”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丰功伟业,感知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
      而这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正是激励当今三晋儿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