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 祭父亲(04月16日)
- 祭扫先烈有感(04月15日)
周恩来三上吕梁山
发布日期:2017-01-15 10:02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王永卫
周恩来是备受全国人民爱戴的总理,他曾分别在红军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次踏上吕梁这块英雄的土地。
红军东征时期来吕梁
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2月17日至25日,周恩来参加了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按照瓦窑堡会议确定的军事战略,拟定了第一步行动计划中的《后方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方面军部队补充、教育,新部队组建、供给、卫生、通讯、兵站设置、渡河器材与技术人员筹募训练,以及陕甘苏区地方武装、游击队的扩建等工作。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共同签署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的命令》。1月26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红军总部工作人员从瓦窑堡出发,到达延川和延长县城。周恩来在延川县主持召开县委书记会议,限时20天必须完成60只渡船、20万斤粮食、2万双军鞋,以保证红军东征的顺利进行。1936年2月21日下午,周恩来奉命到吕梁石楼县辛关村与先前到达的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会面,研究工作。2月25日夜,红一军团主力越过中阳、石楼、直扑吕梁。随后,周恩来从马灰坪渡河来到中阳三交镇(今属柳林县)调查工作,周恩来一到三交镇就接见了群众代表李文才,向他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疾苦,抗日打顽情绪,并深入到群众中问寒问暖,宣传红军的主张,并组织了工作队、宣传队和保卫队,使群众很快就知道了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纷纷向周恩来谈情况,讲实情。经过几天的工作,三交镇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中阳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并选举出了在群众中威望很高的石滩则村贫苦农民李文才为主席,黄石山为副主席及其他四位委员。同时还组建了工会、妇联、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周恩来还亲自把没收来的50万公斤粮食,几万斤红枣和几千件衣服分给了群众,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于是,当地青壮年踊跃参军,没几天,就有几百名新战士补充到新编三十军,还成立了一个中阳县游击队。在当地发展了党员,成立了党支部。3月8日,周恩来前往交口县大麦郊红军东征总部参加了政治局扩大会议。3月20日至27日,周恩来出席了中共中央在交口县上益村、石口村和石楼县四江村、罗村流动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期间,周恩来和博古等与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等分别听取了中共北方局负责人王世英、张子华的工作汇报。4月1日,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东征红军再次发出了《在山西创建对日作战根据地》的指示。
周恩来在红一方面军东征期间的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开展对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促成西北联合抗日的大局。4月7日,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赴肤施(今延安)与东北军张学良在肤施城内教堂里举行谈判,共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大计。并把“反蒋抗日”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这一重大策略的转变,不仅赢得了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东北军、西北军广大官兵的拥护,对促成张、杨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月15日,周恩来致信兵站部长杨立三,令其部署红军西渡黄河的后勤准备工作。4月底,中共中央在永和县赵家沟村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回师西渡的决定。周恩来同时在河西召开了沿河各县县委书记会议,部署了迎接主力回师的有关事宜,作了《东征胜利与我们》的报告。31日,周恩来就西渡部署给毛泽东发出电报。5月2日至5日,红一军团、红二十八军团、红二十九军在红三十军的掩护下,先后经铁罗关、清水关渡过黄河,山西境内历时75天的东征胜利结束。5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率总部回到党中央所在地瓦窑堡。
抗日战争时期来吕梁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1月6日,日军向太原发起总攻,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率领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处长彭雪枫、参谋张震、机要组长李金德、机要员王先文、警卫副官廖其康以及旷伏兆等一行7人,乘坐太原八路军办事处的运输汽车撤离太原到达交城,11月8日清晨,周恩来等在程子华陪同下经文水到达汾阳城内三皇庙巷天主教堂院内,这里是八路军前线总供给部的临时兵站。周恩来一心牵挂着前方战士过冬急需的军衣。他一到兵站,立即召集前线总供给部和兵站的领导开会,指示大家一定要想尽办法,立即组织力量把兵站内的布匹、棉花等物资运过黄河,运到延安,绝不能丢给敌人。11月9日到达汾阳城西栗家庄村,周恩来不怕旅途劳累,立即召集先期到达汾阳的战动总会续范亭、程子华、南汉宸等负责同志谈话,布置了在晋西北各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工作。中午,周恩来在太和桥文庙内接见了太原一中前来参加八路军的学生代表,并介绍他们参加了战动总会游击干部训练班。晚上,周恩来为战动总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全体学员作了《太原失陷后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阐述了党的抗战路线和方针,抗战形势和战动会的任务。周恩来的讲话对学员们鼓舞很大,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明确了当时的任务以及如何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基本要求。当晚,周恩来等同志住在汾阳栗家庄村。
周恩来在汾阳的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汾阳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特别是对后来战动总会的发展及其领导的各项群众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恩来在汾阳期间,还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就太原沦陷后的形势敌后游击战争的展开进行了磋商。召集八路军前线总司令部供给部和兵站领导人谈话,反复强调对日作战中供给问题的重要性。
解放战争时期来吕梁
1947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在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东渡黄河组建中央工委;叶剑英、杨尚昆留在晋西北。会后,周恩来经绥德、军渡,于月底到达吕梁临县三交。4月初,周恩来在三交召开了会议,传达中央的精神,决定城工部、外事组的同志留在三交,并作了工作部署。期间,和贺龙研究了军事及干部问题。4月2日在三交与朱德、刘少奇会晤后,第二天夜西渡黄河。1948年3月23日中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村的刘家坪渡口,分乘三只木船,率“昆仑支队”东渡黄河,平稳靠岸于临县高家塔的下滩里。下午两点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经索达干、债口等地,来到寨则山村,住进了寨则山工读学校。他们当即派人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和群众生活安排,调查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情况。3月24日清晨,毛泽东、周恩来一行告别了寨则山,骑马沿揪水河向东行进。下午,到达临县三交区的双塔村,与一年前转移到此的中央后委机关会合。因叶剑英先期前往西柏坡,主持中央后委机关工作的杨尚昆接待了毛泽东、周恩来一行。毛泽东、周恩来对晋绥老区的土改工作极为关注。3月25日上午,毛泽东和周恩来就召集中央土改工作团和三交区委负责人座谈,听取了汇报,给与会人员每人发了一本《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的小册子,教育大家要继续贯彻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搞好土地改革工作,为解放全中国做出新贡献。座谈会结束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又十分关心和询问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安排和生活状况。当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等研究了行军路线等问题,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改乘汽车,同前委机关和警卫团部分人员走一路;前委和后委的其他人员由杨尚昆率领步行前进。并商定在晋绥军区住几天,听一听汇报和意见,在沿途各县也停一停,了解一下当地的工作情况,然后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下午,召开了前委、后委机关全体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周恩来作了行军动员讲话。3月26日上午10时许,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各乘一辆吉普车,其他领导乘一辆吉普车,电台和警卫人员分别乘卡车,离开了双塔村,取道白文、康宁,下午一点多钟到达了兴县蔡家崖。这里既是晋绥解放区的首府,也是晋绥军区司令部驻地。贺龙司令员把毛泽东安排在他平时住的两孔窑洞里,周恩来住在右侧紧靠的一孔窑洞内。
在蔡家崖居住的九天时间里,毛泽东、周恩来一面继续指挥着全国解放战争,一面亲自指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听取了贺龙、李井泉等关于晋绥地区的军事、土改、整党、工农业生产、工商政策和支前工作等汇报;先后亲自召开了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参加的五次座谈会,详细地调查了农村阶级成份划分的比例和占有土地的情况;土改工作的发动情况;群众积极性如何;土改果实怎样分配;党员的成份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如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情况;存在哪些偏差以及如何纠正等情况。4月1日,周恩来出席了晋绥干部大会,听取了毛泽东在会上的重要讲话。4月2日,陪同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4月4日,周恩来同毛泽东一行离开吕梁兴县,东进前往苛岚、代县、繁峙县等地。于5月26日到达平山县西柏坡村,胜利完成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移。(王永卫)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