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彭德怀三次来吕梁

发布日期:2017-02-11 00:40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王永卫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曾分别在红军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次踏上吕梁这块红色的土地。
  红军东征时期来吕梁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瓦窑堡会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决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提出了“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的军事指导思想,同时规定,把红军行动与苏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放在东面的山西和北面的绥远等省,明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指导思想。
   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共同签署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的命令》。
    1月25日,毛泽东与彭德怀、叶剑英、林彪、徐东海、聂荣臻等20多名红军将领,联名发出了《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号召东北军和红军部队联合起来直接对日作战。
  1月31日,西北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延安会议决定了东征进军路线,部署了东征兵力,正式组建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2月2日,彭德怀率总部人员,从延安出发,向清涧县黄河方向前进。彭德怀随毛泽东到无定河以北之大相村后,即率电台去无定河口上下游各数十里,详细侦察渡河点。彭德怀用了七个晚上侦察了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的两处渡河点,也侦察了敌情。不仅了解了敌人表面的工事构筑、兵力火力配备,而且真实掌握了敌人的纵深配备,以求既保东渡取得胜利,又准备形势万一变化,能安全撤回陕北。彭德怀到预定渡河点后得知,才造好十五只船,每船乘三十人,来往一次需要l点20分钟。全军一万四千人,还有行李、伙食担子、马匹等,这样少的船只,是无法保证东渡胜利和万一情况变化下回师的安全问题。于是彭德怀决定,组织地方党、政、民全力以赴,根据掌握的每渡一次来回的时间,星夜赶造百只船。每船配备三至四个船工,对船工加强政治动员和组织训练。这才有了东渡的胜利保证和必要时返回西渡的安全。2月1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渡河准备工作已完成。一军团全部拟于19日乘夜进入峁上、沟口之线。20日黄昏开始运动,21日14时以前渡毕。十五军团亦于20日开始渡河,八十一师开至海家沟待命。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的部署,并于当日电令一、十五军团遵照执行。2月20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即一军团和十五军团分别从绥德的沟口和清涧县的河口强渡黄河,首先击破了敌东岸的堡垒封锁线,尔后以神速的动作向敌阵地纵深发展。2月21日,红一军团攻占了中阳县三交镇,歼敌一个营,即向东急进,攻占石楼县留誉镇;十五军团突破敌堡垒封锁线后,继续东进,占领石楼县义牒镇,歼敌一个营。红军总部和八十一师尾随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2月24日,彭德怀同毛泽东向各军团、师、团首长颁发为粉碎阎敌进攻及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训令。2月25日,彭德怀向各军团下达对群众教育的指示:各部在新到地方,应迅速张贴通俗标语、传单,欢迎群众回家,组织政权,分配土地。2月26日,彭德怀指挥一军团于关上村截住敌独二旅一部,全歼该敌。2月28日,彭德怀同毛泽东就进行群众工作指示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是我国作战枢纽,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临时后方根据地,我军要严明纪律,秋毫不犯,做好该地区的群众工作。3月1日,同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博古:我军在东岸消灭与击溃了阎敌五个团,占领了石楼、中阳、孝义、汾西、隰县、永和六县广大地区,并占据了战略、战役枢纽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巩固了作战的阵地,取得了创造根据地的初步条件,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3月6日,随毛泽东率二十三分队到达水头镇,与徐东海、程子华会面。3月8日,中共中央在大麦郊(今属交口县)驻地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东渡黄河以来的政治军事形势,调整了东征战略部署,还具体研究了兑九峪(今兑镇)战斗部署,决定在兑九峪一带重创晋绥军。3月10日,彭德怀指挥红军向兑九峪晋绥军发起进攻,突破敌第一防线后,却遭到敌人顽强抵抗,遂撤出战斗。红一军团进至交口县大麦郊镇,红十五军团进至双池镇一带休整。次役,共毙、伤、俘敌约两个团,给敌以沉重打击。同日,与毛泽东共同签署颁发《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重申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3月12日,彭德怀参加了毛泽东在交口县郭家掌村主持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听取了毛泽东所作的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3月16日,东征红军遵照郭家掌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转战山西:十五军团为左路军,北上太原;一军团为右路军,挥师南下。3月18日,同毛泽东致电徐海东、程子华,指示十五军团的任务是:第一步相机占领文水、交城及其附近地区,破坏电线,扩大宣传,声言进攻太原,在文水、交城一带盘旋二三日;第二步占领静乐、岚县、苛岚,创造游击根据地。3月19日,同毛泽东、周恩来签署发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为一致抗日告全国民众书》。4月1日,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向东征红军再次发出了《在山西创建对日作战根据地》的指示。4月14日,出席于大麦郊召开的红十五军团干部会议。4月底,中共中央在永和县赵家沟村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回师西渡的决定。5月2日至5日,彭德怀和毛泽东指挥红军全部西渡完毕,至此,红军东征胜利结束。共歼敌七个团,缴获枪械4000余支、子弹几十万发;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竟达五千人,还有俘虏参加红军,共约七千人;筹了三十万银元和大量物资;在二十余县组织发动了群众,宣传了中共中央1935年12月会议的抗日主张,扩大了陕北苏区,同时对平津、太原学生救亡运动起了积极支援的作用。全军指战员都看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政治路线的正确。政治、军事由被动转入主动,向敌人开展了战略上的进攻。从而鼓舞和支持了华北及全国抗日运动,使抗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上图为彭德怀和习仲勋在一起查看作战地图
  抗日战争时期来吕梁
   1943年9月下旬,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和129师师长刘伯承一行20余人自太行根据地赴延安,在两分区交通队和沿途群众的严密保护下,顺利通过了晋中平川敌占区及敌人封锁线,到达吕梁兴县,由兴县西渡黄河赴延安。彭德怀在途经晋绥八分区时,听取了交东支队一部9月18日夜袭敌占草庄头据点的汇报,表扬了草庄头作战部队,并指示晋绥军区把草庄头战斗当作典型战例通报全军。1944年夏,彭德怀从前线回延安参加整风及“七大”途经交城山、方山县北武当镇骨脊山时路宿鸦儿崖(今新民村),由离东县游击五大队护送出境。
  上图为彭德怀路居鸦儿崖的石窑洞旧址
   解放战争时期来吕梁
  1946年12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彭德怀与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从延安动身赴吕梁,与晋绥区领导人共同研究两解放区配合作战问题,15日到达吕梁离石高家沟。16日,在高家沟主持召开了陕甘宁、晋绥两区联防作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习仲勋、贺龙、陈赓、李井泉、王震(时任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贵波(时任晋绥军区所辖吕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彭德怀在会上传达了中央军委关于粉碎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企图,研究部署了两个解放区联防和配合作战问题。会议透彻地分析了晋西南战役(吕梁战役)以来晋西南地区的敌我态势。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军委发展与坚持吕梁区,吸引胡宗南军队于黄河东岸,巩固太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略目的,决定发动汾孝战役。同时就部队的归属及战役期间的后勤供应等事项做了统一安排:太岳军区四纵队、二四旅、晋绥之独四旅、三五九旅,统归司令员陈赓、副司令员王震、政委谢富治指挥;粮食、武器、弹药、服装等分别由晋绥、陕甘宁边区供应。17日由高家沟返绥德,20日返抵延安。(王永卫 原载《吕梁晚报》)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