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记忆 »

热血忠魂 (下)

发布日期:2018-05-30 13:51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安子
    1941年春,根据地党政军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二十一团驻防于交城县原平川,农历三月下旬接到通知,日军为了破坏根据地春耕生产,用四、五万兵力对我吕梁山区进行扫荡,一二0师要求二十一团寻机歼灭敌人,保护群众生产。 
    第二天早上,二十一团隐蔽在狐爷山顶,侦察员张金生和阎富贵向彭团长报告:“日伪两千余人,带有山炮一门、重机枪至少三挺,还有机枪、掷弹筒等。从交城出发,经开栅、东社、西沿川窜到根据地,敌人要从狐爷山向原平川方向去,鬼子沿途杀人、放火、抢粮、强奸妇女和屠杀老乡牛、羊。乡亲们希望我们军队狠狠的把这股敌人打击一下。”彭团长马上带着参谋通讯人员来到山前观察情况,大约一个多小时,观察到日军已到狐爷山下,正向山上追来。彭团长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布置战斗任务,并说:从地形来看,我们居高临下,阵地下面有一百多米长的荒草坡,树木很少,不好隐蔽,应组织好火力,在敌人通过这一开阔地时,大量杀伤敌人。各营按指定的阵地组织好火力。又命令机炮连李连长回去把重机枪和迫击炮的位置选好,待命发射。 彭团长部署完,各营回来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约一个多小时,日军进到距我阵地五、六百米远处停止了进攻。彭团长马上指示李参谋:“你通知各营,敌人如果打枪打炮,我军也不要暴露,沉住气,待团部重机枪一响,就一起向日军开火。”过了一会敌人分三路,以密集队形向我军阵地爬来。狐爷山顶无一点动静,敌人开始还弯着腰防备我们,后来认为没事,直起身子往上爬。彭团长看到敌人已接近阵地前沿,右手一摆,就听得重机枪嗒嗒地响了起来,瞬时整个狐爷山上的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十几二十分钟后,敌人一门山炮向我军阵地开始射击,两挺重机枪也向我军打来,掩护步兵又朝山上冲。彭团长把机炮连叫来说:“好好地观察清敌炮阵地,测好距离,咱们炮弹不多,只准你用三发炮弹给我炸掉敌炮兵阵地。”李连长回到迫击炮阵地,测好距离,只用了两发炮弹就轰毁了敌炮阵地。敌人的山炮虽不响了,但步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继续向我军攻击。我军又以猛烈的火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彭团长为了有计划地消灭敌人守住阵地,把一、三连伸到阵地左侧下的小山头上隐蔽起来,待敌人冲上我军阵地前沿时两面夹攻,狠狠地杀伤敌人,打完随即撤回。彭团长转过头来对作战参谋说:“通知李连长把两挺重机枪弄到一营阵地上,配合一营消灭敌人。”大约三、四十分钟,敌人组织了第五次冲锋,在四挺重机枪和拐把子、掷弹筒等火力掩护下又朝我军扑来。等敌人来到我军阵地前沿下,突然给鬼子一个前后夹攻,打得敌人满山乱窜,死了许多, 鬼子死伤惨重,看看无法攻下,便退到山腰停止进攻,只用火力同我军对打。这时彭团长几次想组织部队出击一下,抢些敌人的武器,但因鬼子火力重没有出击。天快黑时,团长召来各营长说:“敌人不攻上狐爷山是不罢休的,天黑鬼子还要向我军攻来,我们天黑以前就撤,一营先走,机关在中间,二营压后,并抽一个连做好掩护,全团在龙庄沟集合。”天一黑,我们部队很快撤下,胜利地转移到龙庄沟休整,狐爷山一仗,保存了我军的实力,保护了群众生产,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中华自古多英豪,弥漫于狐爷山上空的烽火硝烟,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鸟语花香、树木葱笼。又有谁能记得:在这巍巍吕梁山,抗日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幕一幕,数十万吕梁儿女,驰骋在敌后战场,神出鬼没灵活机动,闹了个人仰马翻。而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英雄的吕梁山又因为共和国一位领袖的诞生而名扬天下彪炳千古!
    1941年春夏,二十一团护送延安鲁艺、陕公毕业干部一百七十余人过晋中平川,开赴苏北解放区。 
    四月间,二十一团去阳曲扫峪一带,护送从延安去晋察冀边区的一批干部。
    五月下旬,掩护晋东南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开赴延安。二十一负责警戒清徐等地之敌,为确保炮兵万无一失,彭家诗团长亲自给清徐伪警备队长万平写信警告,敌人果然未敢出动。
    彭家诗团长对干部要求很严,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 
    在二十二、二十一团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彭家诗和他的战友们大战吕梁山,搅得日寇不得安宁,杀得鬼子胆颤心惊,闹了个人仰马翻。打出了我军的威风。日本鬼子恨的咬牙切齿磨刀嚯嚯,发誓要捉拿彭家诗。 
    1942年2月或3月,上级决定营团干部轮流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大家知道彭家诗团长就要离开二十一团时,都依依不舍围在团部门口为他送行,夕阳西下,余情未了。战士们仍然沉醉于和彭团长友情之中。
作者安子先生在中央党校所在地延安寻找彭家诗团长足迹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淋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吕梁山,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多保重,我执梭镖望君还。             
    1942年或1943年,双峰县苦斋圫每天苦苦等待儿子彭家诗消息的母亲终于收到儿子由延安寄来的一封信,儿的信中谈了许多,面面俱到。谈到国际形势,说明他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一切均好别挂念。同时还安慰二老有吃的莫欢喜,无吃的莫忧愁,今后穷人坐天下等。并附戎装照片一张,读着儿子的书信,看着儿子威风凛凛的照片。父、母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多少年来悬着的一颗心得到短暂放下。
    此刻,远在延安宝塔山下中央党校学习的彭家诗何尝不思念家乡父母和兄弟姐妹?心里酸酸的,彭家诗有时想通了,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想起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在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情感。幸福在于心的感受,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时间会沉淀真实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温暖的陪伴。走远的是过眼云烟,留下的是珍惜的情缘。亲身的感受最真实,心灵的牵挂更重要。 
    为了解彭家诗同志到延安后的情况,2018年3月25日我只身前往延安通过几个革命旧址管理处寻找。原中共中央党校、抗大、杨家岭、王家坪、桥儿沟都没有发现一点点新的线索。一位很熟悉延安历史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牺牲在延安这块地方的领导干部我都有印象,即便一时忘记,一提示我都能想得起来,印象中从来没有彭家诗这个名字。”
    根据湖南省双峰县《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情况登记表》明确记载,彭家诗同志1944年在延安县南泥湾作战牺牲。我查阅了南泥湾所有牺牲的革命烈士名单,没有发现彭家诗或近似彭家诗这个名字的人。
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情况登记表
    是啊!由贺敬之词、马可曲创作于延安的《南泥湾》歌曲,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热情歌颂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三五九旅战士。其时南泥湾鸟语花香,歌舞升平。哪里来的战斗?郭兰英老师的一首《南泥湾》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唱红了大江南北。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红色首都。正在坚强的大后方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八路军一名堂堂团级干部,怎么就这样从人间悄悄蒸发消声匿迹了呢?不得已我专门去武乡拜访了八路军研究中心郝雪廷主任。
    郝主任称:关于彭家诗这个人原来在八路军中服务有记载。但是我们只研究他在八路军中任职期间的事情,离开八路军就不会有记载了。不论你多大级别干部,只要是调出八路军到地方任职或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深造等情况,都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在八路军研究中心查不到。
解放军档案馆存盘的干部名册有记载彭嘉诗团长1942年去延安学习
    为了慎重,我拔通了南泥湾革命纪念馆小刘同志电话,请他协助查询彭家诗团长。2018年5月19日我收到延安南泥湾小刘同志回复:你好,我们查找了现有的所有资料,没有查到彭家诗消息,感到非常抱歉。我又查阅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军一千四百多名团以上阵亡干部名单都没有发现彭家诗同志的名字,哪么,他能去了哪里?
    据原二十一团老战士王夫诚老人回忆,他曾听人说过,彭团长后来由延安去了南方,牺牲在中原突围战斗中。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遣一批干部南下开展敌后工作,扩大解放区的范围。7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找到正在南泥湾屯垦并担任延安卫戍任务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谈话:中央决定从中央党校抽调原红二方面军干部30多人,其中团职干部10多名,共900多名南方藉中高级别干部,南下湘粤边,配合东江纵队创建五岭抗日根据地。南下之路异常复杂,需要一支过硬的部队护送。中央决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支队,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员、政委,全旅抽调3800多人,护送900多名南方藉干部南下湘粤边,打通与广东东江纵队的联系并开辟根据地。同年10月,900多名南方藉干部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共5000多人告别延安,向湘鄂赣方向出发。
    王夫诚老人称彭团长牺牲在中原突围过程中;
    双峰县换发烈士登记证关于彭家诗南泥湾作战牺牲一说;
    双峰县民政部门关于彭家诗同志1944年与家断信,安葬地点情况不清;
    八路军研究中心郝主任关于一旦离开八路军任职我们即不做记载;
    1944年党中央从正在延安学习的各部门选调了900多名南方藉中高级组成的干部队,正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彭家诗同志符合干部队人选条件;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根据:《廖汉生将军回忆录》一书提到了彭家诗,廖汉生将军系彭家诗同志老首长,在彭家诗团长成长的人生轨迹里,几乎是每前进一步都与廖汉生将军有关,而此次南下干部队主要领导就有廖汉生将军。
    种种迹象表明彭家诗同志的突然失踪和去向都和南泥湾、南下干部队、中原突围等有关。十年以前,彭家诗同志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了陕北,十年以后他会不会又随原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干部王震、王首道、廖汉生等同志再次回到南方呢?叹息!一位从双峰县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就这样消声灭迹无影无踪了,历史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空间,任凭你去怎么猜想....
    全国解放后,穷人坐了天下,望穿双眼的家人既没有盼回彭家诗的身影,也没有收到政府部门的任何关照。等啊等啊盼啊盼,母亲和儿子实在坐不住了,到处寻人打听,找政府有关部门,终于在他离家五十五年后国庆节左右,盼来了当地政府的一位领导,领导送来的是一纸烈士证明书和一块红色烈士家属牌匾。直到此时,家人才知道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亲人了,于是全家人捶胸嚎啕大哭。
    时间又过了许多年,解放军档案馆寄来了彭家诗同志在八路军120师任职的干部履历表。
    上面记录着彭家诗同志参军时间1930年。1934年入党。干部履历表上有他的曾用名“彭加志、彭嘉诗”。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彭家诗同志的籍贯和永久通讯处:“湘(湖南)省湘乡县永丰镇二十一都千金苦斋圫”远不会改变的。
解放军档案馆寄来的档案资料
解放军档案馆存档的干部审查表
    ——千金苦斋圫,彭家诗出生的那个小山村,家人和后代认定这绝对是他们要找的太爷爷了。千金苦斋圫,一个县级地图册上都找不到的小地方。
    令人痛惜的是南下支队一路受到数十倍敌人的重重包围,于1945年8月下旬,抵达湘粤赣边既定目的地,仅仅数日就匆匆北返。对于这样一个经过周密策划,精心安排,历经近一年的艰苦奋斗,眼看胜利在望却又主动放弃的战略行动,令人有功败垂成和千古遗恨之感。
   1945年1月27日,八路军南下支队到达鄂豫边的大悟山根据地,与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师。在移交了数百名干部后,于2月19日至23日横渡长江北返,他们一路上越过湘江、赣江、长江、黄河等大江名川,翻过伏牛、大别、五岭、罗霄等崇山峻岭,跨越同蒲、陇海、平汉、粤汉、浙赣等铁路,转战秦、晋、豫、鄂、湘、赣、粤7省,历经寒暑雨雪和千难万险,与敌作战74次,歼敌3000余人。十一个月中,总计行程1.35万公里。参加了举世注目的中原突围,只有1414人回到了延安,创造了孤军万里的壮举。
1945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组成中原军区形势略图
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形势要图
    有一种人生,铁骨铮铮。有一种人格,鬼神共鉴。有一种力量,自强不息。有一种精神,精忠报国。人的一生,患得患失。保持心态,至关重要。顺其自然,一切随缘。选定追求,更重过程。人生的每一个关键点,就是每个人的魅力点,构成了流年。每到关键时刻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优势,把握好自己的魅力所在。       
    尽管收到政府部门关于追认彭家诗同志为革命烈士的一纸公文,但是彭家诗究竟是怎么牺牲的?牺牲在哪里对他的家人和后代一直是个迷。他们向北京中央党校、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会、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所有可能知情单位或个人发出查询函件,但都没有发现半点珠丝马迹。       
    说不出的话,叫心事;留不住的人,叫故事。无关喜不喜欢,总会习惯地想起;总有一个人,原本只是生命的过客,后来却成了你记忆中的常客;总有一份情,惊艳了你的时光,却温柔不了你的岁月。无关见与不见,相见不如怀念。征服过心灵的人,都是你认真过的情;走得最急的风景,都是最美丽的曾经。很多时候,爱一个人不一定真的就能拥有,而是深深的去喜欢。有心事的人,都有忘不了的故事;有故事的人,都有说不出的心事!       
    ——您不用再担心我们会饿肚子了,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已经过上您曾经期盼的美好生活。您的后辈还住在曾经养育您的那个小山村千金苦斋圫等待着您,呼唤着您的英魂归来。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太多.....
 家族家风传承活动合影 
    彭家诗团长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祖国今天的繁荣与富强,却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的这篇《热血忠魂》发出之后,受到《新红网》《红色晋绥网》《晋绥网》和香港《凤凰网》多家网站和彭团长家乡《中里微周刊》等许多微信平台的广泛传播,我很感动。但最为我感动的还是《土著民》发出的《全国人民都在找》心声。是的,本文不图点赞美评,只希望延伸传播,一直到把彭家诗团长去向搞清楚为止,希望所有的知情人看到后能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2474241938@qq.com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啊...啊...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烽火远去,逝者已矣。真心祝福那些劫后余生的抗日老英雄和他们的家人,健康长寿,尽享天伦。真心希望今天的我们,能从老一辈人身上汲取某种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维护民族独立自尊、祖国繁荣昌盛竭诚尽力。     
真心祝愿和平发展的阳光,能延伸覆盖到世界各国的每一个角落。
           
                      ——安子 2018.5.20日于太原
作者简介:
    安子,原名王京利,1950年生,山西平遥人,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1980年就读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师。1985年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企业在职干部短期培训班学习结业,同年中共平遥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7年被中国新华广告报社聘为通讯员。爱好文学写作,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约50余篇。其中获市级以上单位优秀作品奖三篇。山西省吕梁红色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女英烈研究会顾问、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三晋红色文学作家》。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