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三章第三节

发布日期:2017-06-02 11:53    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作者:刘淑珍
第三章  新政权成立后的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 
第三节  学校与学生
    晋西北行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尽可能地恢复与重新建立各地小学校,达到每村有一个初级小学生,每乡(或每编村)有一个中心小学或模范初级小学,每个中心区有一个两级小学或完全小学,以建立广泛的小学网。”①
    1940年9月,晋西北据19个县的统计,已有高小26处,学生435人,初小1393处,学生61203人(内有女生3574人)②,在数量上有了成绩。经过当年一年中敌寇的四次“扫荡”,在汾阳、文水等18个县中,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员牺牲了上百人,校舍被毁100多处,校数减少了③。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上下齐心努力,1941年8月,按21个县的统计,有完全小学28处,初小1761处,高级生890人,初级生74069人④,有女生的10个县,为男生人数的31% ⑤。雁北第二次行政会议决定在平鲁、右南、右玉三县李林烈士战斗过的地方各建李林小学一处,平鲁李林高小就是成立在这一时期⑥。兴县等14个县,超过了一个行政村一所小学的数目⑦。又如保德,有模范小学1所,高小2所,初小62所,共有学生2000人。河曲有高小2所,初小60所,共有学生2861人⑧。这些成绩不小,但是与学龄前儿童人数相比,差的还很远。如兴县,入学儿童仅占学龄儿童的25.8%,文水65.9%,河曲39.5%,保德37.4%,临县23.3%,方山20.5%,都还不及抗战前⑨。1941年冬,据28个县的统计,完全小学34所,初小2102所,高小生1174人,初小生86806人⑩。1942年冬,从普及转向提高,经过整顿、检定与精简⑪,校数与学校数都有所减少,据24个县的统计,完全小学26所,初级小学1509所,高小学生1044人,初小学生62362人⑫。此外,河曲有女子小学2所,四区成立了干属学校一所。1943年9月第二次中等教育会议后,各县开始推广民办小学,一年间,校数和学生数迅速增加,而公立小学数,一直大致如此。
兹将这一时期初等学校及学生人数包括起来列表如下:
    在这个时期里,应当特别述说一下晋西北游击根据地的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李林高小。
       民族英雄李林,“七七”事变前是雁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雁北工委宣传员;抗日战争开始后,她又担任了游击队的政治主任、牺盟会中心区组织委员;新政权建立后,她又担任了专员公署的秘书主任。1940年4月26日,敌寇包围了专员公署和群众团体的人员,李林身先士卒,掩护突围,不幸英勇牺牲。为了纪念她在创建雁北根据地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了以她的英雄事迹教育干部和动员群众起来踏着先烈的足迹打败日本侵略者者,把日寇赶出中国,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1941年2月,晋绥边特委决定在李林战斗过的地方平鲁县、右南县和山朔县分别成立李林高小各一所。因为战斗激烈,后两县的李林高小(右南李林高小校长戎存仁,山朔李林高小校长王国峰)都成立没有多久就停办了。平鲁李林高小,校长是郝文平(方山人),随雁北专署的军政机关活动在五县之间。
    这一地区,历来不仅没有中学,连高小也没有。李林高小就成为我们抗日民主政权在游击根据地所建立的唯一的高小了。学校没有固定的校址,更没有校舍、课堂,而是在农村打游击。开始时,活动在平鲁县的四区吴家窑、白辛庄、土卷沟、大泉沟、泉子上、九平梁一带村子里;以后,随着环境的恶化,学校又转移到朔县西山的一些村庄,在每个村子里只能呆上三五天就得转移。为了不暴露目标,除非不得已需白日行动外,常是夜行军,基至一夜转移几次也是常事。晚上化整为零,师生分散到各村和老百姓挤在一铺炕上,白天化零为整,集合起来上课。正因为如此,学校和群众关系菲常好,群众视学生如亲儿女。敌人出来“扫荡”,学校就到山头上或山沟里上课。学校也没有多少固定的教员,校长教音乐,还有一位国文老师,专署民政科长、参议员王善老师(抗战前的中学教员)都讲过课。主要有4门功课:国文、算术、音乐、体育,都没有现成的课本,都是根据当前形势现编现讲。例如语文的第一课是《团结抗日》,歌曲有《好人要当兵,好铁要打钉》和其他流行的抗日歌曲。全校3个班。几十个学生,男女大小都穿一样的军装。学生是靠牺盟会、动委会、各救宣传动员来的,如同参军一样。有的不过十二三岁。如谷敏怀着“早晨红日出来,晚上牺牲了也心甘情愿”的决心抵制了家庭的束缚参加了抗日工作,后来被送到了李林高小学习。学生学文化,学本领,就是为了打日本救中国,学习目的明确,虽然生活艰苦,敌情严重,随时有牺牲的可能,但是精神愉快,都能自觉学习,刻苦磨炼。一支铅笔、一本粗纸本子都十分珍贵。学生用大地为纸,树枝作笔,把字写熟了,再工工整整地抄在粗麻纸本上交作业。
    学校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经常到农村演出。最后一次的演出是1941年10 月,在平鲁三区孙梁沟村。在先烈英雄事迹的鼓舞推动下,学生学习成绩都不错,有的由文盲学起,不到一年就会写信了。那时还学习新文字(拼音)。到了1942年,雁北的环境更为恶劣,李林高小转移到偏关县的龙须沟村。地委为了保存实力,把学生送到了后方兴县学习,李林高小停办了⑬。
    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决议,扩大抗日武装和救济灾民难民。行署收养了在战火中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难童,安置他们在行署首府最大的一所小学兴县第一完小里,与党政军民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弟、城乡市民子弟和农民子弟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团结友爱,尊师爱生,难童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学校成了革命的大家庭⑭。这情景完全体现了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教育风貌。
注:
  ①前引《六大以来》下册,812页。
  ②⑤⑦⑨前引杜心源1941年报告第二部分之贰之丑项,晋西北行政公署教育处编《晋绥边区国民教育概况》,1944年整理,1949年抄存,以下简称《国民教育概况》甲项(一)同。
  ③同上杜心源1941年报告第一部分之壹之卯项。
  ④同上《国民教育概况》作7495人,误。
  ⑥前引《抗战日报》1941年4月26日第一版。
  ⑧同上,1941年4月2日第三版。⑩续范亭著《晋西北行政公署成立三周年》,《抗战日报》1943年1月21日第四版。
  ⑪前引《抗战日报》1942年10月20日第一版。
  ⑫前引《国民教育概况》。陈元晖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出版,第499页作“初1509所”,恐误。
  ⑬谷敏著《回忆在李林高小学习的二三事》及《补充材料》(手稿)。
  ⑭前引《兴县教育志》,42-43页。

 

资料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7-5408-3430-7/G.3235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