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四章

发布日期:2017-07-23 16:16    来源:晋西北根据地教育简史    作者:刘淑珍
 第四章  1940年--1943年的中等教育方针、学制、课程与教材
    晋西北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基础较小学教育更差。抗战以前,有些县份如宁武、兴县等,曾经成立于过中等学校,也是在抗战开始以后就完全停办了。新政权建立后,在民族革命中学的基础上,委派文化程度高的共产党员重新着手创办新的中等学校,从无到有,是一个艰苦的缔造过程。这一过程,到1944年及其以后的教育改革,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大致分为创始、发展、精简、提高四个时期。①以下按教育方针、学制、课程与教材、学校与学生、中等教育与战争结合以及3年来工作总结4个方面,逐一叙述。本章只涉及教育方针、学制、课程与教材等。
   晋西北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师范和职业教育。1941年5月,行署教育处公布的《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规定了全面的教育宗旨,还规定了中等教育方针是“发展中等以上的教育,以培养长期抗战建国的人才”,“健全并发展师范教育,以培养新民主主义教育师资及教育行政干部”,“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经济建设人材,完成根据地自力更生的任务”,以及“以现有的各级学校为基础,逐渐走上正规化的道路”。②在同日公布的《中学法》中规定中等教育的任务是:“根据晋西北的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继续小学之基础,以发展青年身心,为培养抗战建国之人材,及研究高深学术作必要之准备。”③“中学应配合每个时期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社会活动与社会教育。”晋西北根据地的中等学校基本是干部学校性质,其任务是提高现有干部、培养未来干部。各校接受完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及现任县区村各级青年干部和敌占区知识青年。④至于为“研究高深学术作必要之准备”,在那时还谈不到,成为一纸空文。
    在本文《小学教育》部分已提及:在教育方针方面,中等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明确的分工,即小学以培养一般公民为主,而中等教育进一步培养干部;同时,二者又有着共同的任务,即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和开展社会教育。与此同时,并发展职业教育,实行两种学制,既切合战时的需要,又是长期的需要。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优良传统。这里所说的职业教育,执行起来就是干部短期培训。这种较长期的教育与短期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也是切合我国国情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今天看来更是如此。
    《中学法》规定中学学制“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修业期限各为三年”。各校实际都只有初中,师范班也是学习三年,干部班只有一年。并且往往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政治上养成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即大量地调出工作,不受学制的限制。这也是战时的需要。
    《中学法》规定:“中学之教育科目,应依《中学规程》,教材内容应依《中学课程标准?”,设有公民、历史、国语、算术(包括珠算)、军事、地理、自然、(博物、理化)、劳作、卫生、音乐等课;师范班加授教育课;干部班的课程为边区政策及建设、中国问题、军事常识、业务常识、国语、中国近代史、物理、算术(包括珠算)及自然。中学教材应采用行署U教育处编辑审定的,实际上,教材是参照陕甘宁边区中学教材,并尽量利用本地区各种实际材料,由各校编委会自行编写,经行署审查采用。个别的也有未经审查就使用的,效果则差⑤。
    1941年5月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后,各中等学校的组织、编制、课程、学习、生活指导都建立了统一的正规制度。教学按照教与学一致的原则,课堂教学废除灌注式,采用启发与讨论的方式,并且注重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训练上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学生会有参与学校会议、组织自由研究、领导校外活动、实现自觉纪律等权利。
    会议后,行署又召集中等教育机构开会,成立了中等教材编委会,下设国文、自然科学、数学、外语、社会科学、史地、师范教材各股,由抗战学院、一中、永中选员编写,教育处任联络工作。⑥
    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贯彻了1940年9月行署第二次行政会议的精神,确立了办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纠正了极“左”措施所造成的紊乱现象,奠定了教育工作第一阶段正规化的初步规模。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大而无当的主观愿望。在战争的环境中,中等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提高和步向正规,不能不受到重大的阻碍,但是在政治思想方面,学生却得到了最好的实际锻炼。
注:
    ①④⑤晋绥行署民教处编《晋绥边区中等教育概况》,1944年编,以下简称《中等教育概括》,1--3页。
    ②③前引《法令辑要·关于教育者》,2--3页。
    ⑥前引《抗战日报》1941年6月7日第三版。
 
         资料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7-5408-3430-7/G.3235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