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第五章第四节(1)

发布日期:2017-07-27 20:00    来源:晋西北根据地教育简史    作者:刘淑珍
      第五章 中等学校与学生(一)
第四节 晋西北师范学校(1)
一、创始概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早在1940年3月,党中央就有指示,坚决反对党内历来对于教育工作的轻视与忽视的态度,以及认为战时不能注意与发展国民教育的观点。要建立小学网,就必须鼓励与吸收大量知识青年担任小学教员的工作,开办各种小学教师训练班,必须计划在几个中心地区设立师范学校。华北局领导也屡次谈到培养教育干部问题。1940年9月,晋西北行署第二次行政会议上,晋西区党委指出:没有正规的教育,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困难便无法解决,短期训练班只是救急的办法。到1941年5月,在行署民政、教育联席会议上,晋西区党委林枫书记又一次指出:“文化教育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工作,是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与启发落后群众的有力武器,必须以吃苦耐劳的精神长期建设它”。于是行署教育处公布的《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规定了“发展中等以上教育,以培养长期抗战建国人才”;“健全发展师范教育,以培养新民主主义教育师资及教育行政干部”;“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完成根据地自力更生的任务”。这些已如前述。
    抗战学院的行政队、教育队、民运队毕业分配后,后期的文化队由施林杉带去文联,后来改编为晋西大众剧社。新文字队于11月结业,各县送来学习新文学的小学教员32人,在兴县实习新文字冬学期满,于1942年2月5日举行了毕业典礼,仍回各县①晋西北只有教育工作没有专门培养干部的机构,就以抗战学院新编的师范队为基础,于1941年9月14日改编为力求正规教学,专门培养师资及教育行政干部的师范学校②。抗战学院原有的行政领导变动不大,教官除了个别的留校外,其余的全部调走,另调来一批教育业务教员。师范学校属行署教育处直接领导管理,③计划办成晋西北地区吸收培养师资及教育行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所以以“师范”为名④,不同于抗战学院短期调训在职干部、课程专以政治法令为主的办法。
   改编后,于1942年6月1日正式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并庆祝“六六”教师节。开学典礼会上,校长说明了师范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士绅杜老先生对师范学校寄以保存文化的厚望⑤
注:
     ①前引《抗战日报》1942年1月31日第三版,“晋西北师范学校走上正规。”。
     ②同上。又1942年2月7日第四版《教师之友》第三期,力夫著《晋西北师范学校》。又1942年11月26日第四版,剑秋著《晋西北师范学校剪影》。又姜宝箴谈《关于抗战学院的点滴回忆》,1984年访谈资料,刘淑珍整理,姜宝箴审阅。 
     ③郝炳兴谈《回忆晋绥师范学校片断》,1984年访谈资料,刘淑珍整理,郝炳兴审阅。 
     ④前引秦穆伯谈《回忆晋绥抗日根据地教育培养干部工作的点滴》。
     ⑤前引《抗战日报》1942年6月13日第三版。
 
         资料来源:《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教育简史》 刘淑珍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7-5408-3430-7/G.3235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