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第八章 1941年

发布日期:2017-01-03 12:04    来源: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作者: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
 第八章  正确处理晋西事变,坚持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粉碎日伪的进攻
(1940年1月-1942年12月)
一九四一年
     (369)八分区交通支队完成护送任务    1月4日,八分区决死二纵队交通支队支队长马林带领2个连前往晋东南护送药品及炮弹底火返回,途经文水县贾家堡时,遭西社、下曲、保贤各据点敌之3路包围。交通队奋起反击,战斗1小时,毙伤敌26人,击溃该敌。安全护送8万发炮弹底火和急需药品到达根据地。
    下旬,决死二纵队四团奉命由团长王何全率第一营(营长王维良、教导员刘耀夫)到太行二分区,接护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陆定一等高级干部20人及百团大战中俘虏之日军20余人过境,转赴延安。护送部队从太行二分区出发,在太谷、祁县之间通过同蒲路日军封锁线,由祁县苗家堡渡过汾河;一夜急行军到达文水县平川敌占区之南贤村已天亮,遂严密封锁消息,隐蔽休息。陆定一团营以上干部讲述了华北形势、百团大战、决死队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问题。天黑后,继续前进,安全抵达八分区领导机关驻地。
    (370)决死二纵队伏击“扫荡”山区之敌     1月8日,决死二纵队四团二营在文水县青高村伏击文水城出扰敌40余人。16日,六团在交城石沙庄伏击撤退之敌,激战竟日,歼敌150余人,形成对峙。当日夜,残敌在交城、开栅等据点敌出援掩护下逃回据点。17日,五团第一、二营在交城中庄、米家庄一线伏击由方山撤退之敌,毙伤日伪70余人。18日,五团三营追击由方山撤退之敌到汾阳头道川马家庄,双方展开激战,日伪军伤亡200余人。19日,进入八分区之敌分途退回汾阳、吴城据点。
    二纵队各部在冬季反“扫荡”战役中,作战数十次,歼敌400余人。
    (371)日军“扫荡”文水平川    1月中旬,“扫荡”八分区山区根据地之敌先后退返太(原)汾(阳)公路沿线,各据点守备之敌出动配合,对北起清太徐,南至汾阳五区之平川地区,重点对文水平川实行“篦梳式扫荡”,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使文水平川的村庄遭到毁灭性的摧残。文水县委、县政府在平川的工作很难坚持,八地委于2月命令地委组织部长兼文水县委书记范铭,带坚持平川工作的部分干部返回交城山区,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存力量。
    (372)中共隰东县委成立    1月,中共洪赵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隰东县委,开展隰县东部(今属交口县)地区党的秘密工作,下属隰县的三、四、五区,分别建立了区委。县委书记为张如森。1942 年6月,由于叛徒告密,县委书记张如森被捕,县委工作由县委委员侯忠彦负责。1943年2月,叛徒再次告密,县委遭到破坏,停止工作。
    (373)决死二纵队击溃敌人围攻  2月1日晨,文水日军20余人,骑兵10余人,伪军40余人,附炮1门,轻重机枪6挺,包围在下曲镇附近活动之决死二纵队四团二营。该营奋起反击,将敌赶至南贤,并以一部兵力向敌迂迴,往返冲杀,毙伤敌20余人。仁岩据点敌赶来增援,二营于当夜主动撤出战斗。
3日,文水、仁岩日军80余人,伪军20余人,再次进攻二营前中渠阵地,3次冲锋被击退后,敌转攻八分区游击二大队(文水大队)。决死二纵队五团一营前往增援,以重机枪掩护冲锋,毙伤敌30余人,敌退回据点。
    (374)晋西农救会召开扩大干部会议  2月11日至28日,晋西农救会扩大干部会议在兴县召开。林枫做政治报告,抗联主任阎秀锋做大会总结。会议总结了过去的工作,指出了统一战线中“左”的倾向和脱离群众的现象,通过了工作纲领草案。会议确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发动农民开展春耕运动,在村选中参加竟选和战时工作。
    (375)各地贯彻行署财经工作会议精神,发展生产事业  3月4日,晋西北行署在兴县召开了有地委书记至各县财政、建设、稽征、公营工厂领导人参加的议,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牛荫冠、甘泗淇等出席会议并讲话。续范亭指出:“经济是巩固根据地的命脉,是革命的中心,需要大家集中力量去经营。”贺龙严肃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群众没饭吃,没衣穿,没房子住。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大中心工作,党政军民要一致努力,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下决心把生产建设工作做出成绩来。”会议要求党、政、军、民一致努力,共同参加经济建设工作,各级领导深人生产实际,总结领导生产建设的具体经验。会议决定,依靠广大群众,在现有基础上,自力更生,广泛发展生产事业,以达到自给自足。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方针。
    会后,各分区、各县迅速行动起来,贯彻会议精神,分区、县都成立春耕委员会,各机关、部队、学校、群团组织,一律开荒生产,不得耕种农民土地;一切农具、种子自行解决,种子由每人每天节约4两粮(折现在2.5两)解决,每人平均要种4亩地,解决全年3个月食粮,不能单种蔬菜以改善生活。在机关、部队的宣传、发动和鼓励、带动下,广大群众迅速展开了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及春耕生产运动。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了行署颁发的奖励开荒、奖励植棉、发展水利和畜牧、发展纺织等奖励生产的政策,并发放贷粮贷款,组织生产互助,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四、八分区党、政、军、民机关和部队都组织了专业生产队,负责平时田间管理,春耕秋收全体人员投入生产。并选安全地点开办小型工厂、作坊、畜牧场,还开设了供销合作社,经营日用货物的流通。如汾阳县于3月20日召开军、政、民联席会议,决定驻军和党政机关开荒5000亩,养鸡400只,养猪45头,植树1000株,开办5个合作社,并贷款解决群众生产困难;奖励敌占区移民开荒;组织军政民联合检查团,下乡发动生产并检查驻军及党政机关群众纪律。县政府派专人负责文峪河灌区13个村水利设施修缮和供水分配。同时,各地开展节约运动,停发津贴费,压缩口粮标准,努力减少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1941年,机关部队的开支大部分自力更生解决,财政支出不足一半;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只是敌占区人均负担的1/9,阎锡山统治区人均负担的1/8。如临县后月镜村人均负担小米1.75斗,主要是公粮、田赋和村摊款项,而敌占区山阴县新磨村人均负担小米1.58石(每石300斤),负担种类达16项以上。
    (376)中共沿(黄)河工委成立  3月初,中共沿(黄)河工委成立,中共晋西区党委派王文达任工委书记,黄石山任组织部长。工委机关驻陕西清涧县界首村。工委开办“黄河商店”作职业掩护,由当地知名民主人士白德高任经理。工委活动范围为汾离公路离石段以南地区、中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6县,主要任务是:(1)秘密派遣工作人员夜渡黄河,深入上述地区同各县地下党组织和党员取得联系,恢复党的关系,传达上级指示,积蓄力量,发展组织;(2)派遣党员和进步人士打入日、特工组织,潜伏活动;(3)搜集日伪军各种军政特务及社会情报;(4)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广泛联系社会各界;(5)为陕甘宁边区购买奇缺商品,发展经济。8月,工委领导建立了中共石楼县委和永(和)大(宁)工委。沿河工委直接领导中阳和离石南部地区党的工作。
    1943年2月,晋绥分局沿(黄)河工委,同时成立沿(黄)河地委,范铭任书记,王文达、王一夫为委员。地委下属中离、石隰、永大3个工委,负责领导原6县党的工作。地委机关驻地在陕西佳县冯家岔村。1943年11月,阎锡山配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在晋西南地区各县开展“净白阵营”运动,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沿(黄)河地委的工作无法开展,中共晋绥分局决定撤销这一组织,停止活动。
    (377)晋西妇联召开扩大执委会议    3月2日至16日,晋西妇联扩大执委会在兴县召开,各分区和邻近县妇联秘书参加了会议。晋西北抗联主任阎秀锋到会并讲了话,晋西妇联秘书姜宝上作《晋西北一年来妇运工作的回顾及当前任务》报告。报告中指出:从去年“三八”以来,妇联工作的主要成绩表现为:(1)整理扩大了妇救组织;(2)发动妇女积极参战与慰劳;(3)对妇女广泛开展了文化教育;(4)举办了妇女干部训练班;(5)发动广大妇女参加生产;(6)妇女积极参加政权工作。会议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左”的作法进行了纠正,并部署了今后5个月的工作。
    (378)阎、日达成反共协议    3月6日,阎锡山派赵承绶为代表到孝义县白壁关村同日军进行第二次谈判。日军代表为汾阳旅团部高级参谋官宫内中佐。双方达成“互相提携、共同防共”协议;离石至军渡公路以北地区,由日军负责“防御进剿”;离石至军渡公路以南地区和汾阳、孝义以南地区,由阎军负责。6月,日军从孝义县城撤走,交阎军接管。同时,汉奸刘迪吉、苏体仁等根据阎锡山的指示,在太原与日方达成降日反共协议。日军自1938年2月16日侵占孝义县城,到1941年3月6日撤离,3年中,残害孝义人民380余人,奸淫妇女340余人,烧毁民房920余间,抢掠大批粮食、牲畜及其它财物。
    (379)晋西北停止军鞋动员    3月8日至26日,晋西北军政民联席会议在兴县召开。会议决定停止军鞋动员,由各专署和军分区统一分配。所属各部应自力更生,实在有困难之部队可由妇救会动员妇女领取鞋料代做。会议还决定:各县自卫军由军分区爵令部管辖,各军分区成立地方武装支队部。
    (380)八分区特务连叛变投敌    春,八分区敌我斗争激烈,环境恶劣,八分区特务连奉命开到清太徐活动。不久,在连长和指导员带领下该连集体叛变投敌。
    (381)决死二纵队在向阳镇、回回堡歼敌  3月8日,汾阳敌300余人,附山炮、重炮各1门,向决死二纵队六团驻地向阳镇进攻。六团给予坚决反击,激战半日,毙伤敌70余人,敌退回据点。
    下旬,六团一营和汾阳游击大队一、二中队,四团1个连和文水游击大队1个中队,分头活动于汾阳、文水与平遥之间地区。29日,两部在汾阳、平遥两县交界处之回回堡研究敌情,协商统一行动。白石、宁固阜据点敌400余人从两面合击回回堡。六团等部立即分头迎击敌人,毙伤敌人60余人,击退敌之合击。汾阳游击大队毙伤敌30 余人,击毙日军小队长高桥、生俘日军中士曹长佐佐木一喜和伪警备队队长,缴轻机枪1挺、掷弹筒一具、步枪10 余支。县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刘效曾负重伤后牺牲。
    (382)八分区反对日军第一期“治安强化运动”    日军以连续“扫荡”和“三光政策”来摧毁抗日根据地的企图失败之后,从3月起,实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总力战”。日军把进攻重点放在第五分区和第八分区,企图从南、北两面压缩根据地。
    3月至5月,日军实行第一期“治安强化运动”,着重巩固占领区和对八分区平川的殖民统治。除所占点线外,在乎川广大农村强化伪政权,实行保甲制度,进行“清乡”,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建立各种伪组织,强化伪军,大力进行欺骗宣传,强化经济统治,掠夺资源,残酷镇压抗日活动。同时,积极准备向山区扩张。
    八分区组织由班、排干部组成的便衣工作队,派营、连干部率领,每队30至50人,深入到敌占区和平川地区发动群众,开展反对“治安强化运动”的斗争。军分区半数以上的兵力活动于平川地区,以保障晋西北与晋东南的交通,掩护敌占区工作的开展。
    3月下旬,日军开始在八分区平川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增设据点,加紧“扫荡”,企图驱逐在平川活动的抗日部队。遭打击后,退回据点。日军在交城、文水的下曲镇、保贤村、孝子渠扎下了据点。
    (383)决死四纵队第十九团在方山、离石地区袭击日军   继1月在圪洞与峪口据点出扰日军激战l天,毙伤敌数十名后,3月又在离石县上峰村伏击出扰敌100余人,再毙伤敌数十人,生俘日军1人,缴获部分军用物资。4月,十九团在小东川缩编为两个营,先后又进行了马槽里、上峰村等战斗,给敌以打击。
    (384)行署规定各级财经工作的任务与职责    新政权建立以来,为开展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以适应对敌斗争和巩固根据地的需要,晋西区党委、行署十分重视财经工作领导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为使财经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提高工作效率,于3月、8月,先后对财经工作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作出如下明确规定:
    财政处:负责关于予决算、税务、公债、巩固金融、会计审计、公产保管与支用、财政交接、村款摊派等以及其它有关财政事项;
    建设处:负责春耕秋收及其他关于农田事项、水利兴办、农林畜牧业之开展、合作事业、公共建筑、交通、农林畜工商矿业各团体之领导以及其他有关生产建设事项;
    粮食局:负责公粮公草之计划分配、征集保管、分配支付、调剂事项和粮票之保管与报销以及其他有关粮秣事项;
    贸易局: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团结私商和扶植合作事业及发展内地贸易、运销土产、供给原料和指导土货生产、调节物价以巩固农钞;
    银行的任务是执行货币政策,刺激工农商业的发展,办理汇兑,办理存款放款事业;
    交通局:负责办理根据地党政军民交通工作。
    四、八分区及所属各县财政经济部门在工作人员严重缺编、文化程度低、财经工作经验相当缺乏的情况下,地委和专署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贯彻了各项财政经济政策,为根据地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兴县2月有商号76家,7月增加到171家;公营商店由5家增加到18家,营业额与2月相比,3月、4月、5月分别增长32%、52%、65%。1941年全区民营纺织工业产布17万余匹,1942年公营、民营共产布23.5万余匹,军民穿衣用布自给三分之二。1941年,兴县、临县开荒地92万亩,临县修水渠13条,修坝、打井增加水地1678亩。据兴县、临县、离石、河曲、保德5县统计,1941年植棉3.2万亩,产棉22.75万公斤。全区1941年与1940年相比,公粮收入增加1842.6万余公斤,财政收入增长18万元(银元)。
    (385)八分区与晋东南联系中断    4月,日军在文水大象、孝义镇、高东增设了据点,抗日军民在平川地区的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八分区停止了发行,工作人员全部撤回八地委驻地。八分区与驻晋东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系中断。
    (386)晋西北行署召开教育会议    5月7日,晋西北行署召开教育会议,各专区、县教育科长参加。会议主要讨论了文化教育界统一战线问题,确定了今后工作的方针。
    (387)各县普遍展开村选工作    晋西北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就确定了村长、区长实行民选的原则,在施政大纲中提出了“肃清贪污腐化,区村政权实行民选。”在各级政府实行民主选举前,为保证各级干部与人民同甘共苦,奉行廉洁政治,规定行署最高领导人每月津贴5元,专员4元,县长3元,一般工作人员1元或2元。行署第二次行政会议通过并颁布了《晋西北村选暂行条件》与《村选政权组织暂行条例》。但因为1940年战争频繁,全年进行了春、夏反“扫荡”、“百团大战”和冬季反“扫荡”战役,普遍的民主选举未能展开。
    1941年3月,晋西北政权改造工作从村选开始,进行了一批试点。4月20日,行署召开了各专区、县民政干部会议,总结了村选试点工作的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5月15日,中共晋西区党委发出《为开展村选运动健全村政权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信》。5月,各地村选工作普遍展开。今吕梁地区所属各县动员村选的工作做得比较深人,选民踊跃参加,表现了高度的热情,有些敌占区的公民也跑到 根据地的抗日村公所登记参加选举。据兴县等14个县44个行政村的统计,73.3%的男公民、70.8%的女公民参加了民主选。兴县35个行政村参选公民占87.3%,个别村庄达97%以上。在村选中,贯彻执行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三制”政策,加强了各抗日阶层人民的团结,使政权和民意机关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联合政权。
    到1942年上半年,村级政权和人民代表的选举工作基本结束。当选为村长的,贫农占50%以上,地主、富农、中农占近50%;人民代表中,地主、富农占到16%左右。村级以上政权中,也尽量吸收了各阶层人士参加,临南县、离石县的抗日县政府和第四专署都有地方开明士绅参政。从晋西北行署到村级政权,实行“三三制”情况为:中共党员占33.2%,进步分子占22.2%,中间分子占40.2%,落后分子占4.25%。
    (388)裴会镇战斗    5月12日,决死二纵队六团一、二营附洪赵总队1个连、汾阳游击大队二中队,深入敌占区汾阳平川活动,掩护筹购、运送粮布等军用物资。13日下午,日军调集汾阳、文水、平遥、介休、义安、白石、仁岩、宁固阜等据点敌1000余人,附炮4门,重机枪7挺,分4路包围合击六团驻地裴会镇地区。洪赵总队和汾阳大队二中队正面钳制敌人;六团一营在郭家庄西南向敌5次冲锋,击退敌200余人;六团二营在裴会镇与敌反复冲杀,打破敌之包抄。激战5小时,打退敌多次进攻,毙伤敌200余人。晚9时,六团和洪赵总队、汾阳大队主动撤出战斗,转移边山之山庄头、牛家垣以北一带休整。进犯之敌撤退回原据点。
    这次战斗振奋了敌占区人民,牵制了敌对根据地的进攻。
    (389)四分区5县游击队同时展开对敌伪突击运动    5月14日,四分区临县、离石、临南、方山、离东5县游击队,同时展开对敌伪突击运动,给予敌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390)李文林叛变    5月,八地委武装部长兼五支队长李文林原是阎军的下级军官,1936年春,红军东征时被俘,参加了红军。他带领五支队一部分部队在汾阳头道川活动时被敌人俘虏叛变,出卖了地委领导机关的秘密,并受日军指派潜回八分区。八地委将其抓捕后押送区党委,交由晋绥公安总局审查处理。
    (391)开展抵制日货斗争    5月23日,为了对日伪的经济进攻展开坚决的斗争,晋西北行署发出了开展抵制仇货(日货)运动的指示。决定自5月28日至6月3日为日货抵制周。并通令各级政府同各级军政民全体人民,发动抵制日货运动。6月4日,行署又发出指示,为切实开展抵制日货运动,贸易局领导的公营商店应起推动作用,号召组织店员反日货小组,并公布日货清单。为抵制日货,临县举办了土货展览,并对日货进行了登记。兴县商人宣誓,不贩日货。
    (392)罗贵波部署接护炮兵团的行动  5月27日,罗贵波在八分区召开会议,部署接应护送八路军前总邱创成任团长的兵团通过晋中敌占区回陕甘宁边区的行动。八分区领导人王逢源、侯俊岩、郑治彰及决死二纵队、工卫旅、军区特务团各部团级领导人,清太徐中心县委书记肖靖等参加会议。确定决死二纵队3个团控制清源、白石之敌,并担负汾河渡口掩护任务;工卫旅2个团控制交城、草庄头、古交之敌,确保炮兵团安全通过。
    28日,决死二纵队四团在交城边山之东雷庄与交城出动日军170 余人展开激战,彼此伤亡较大。工卫旅二十一团由西雷庄向敌侧击,歼敌一部,残敌退回交城。决死二纵队五团击退清源出犯之敌。炮兵团及同行到延安的一批干部,连续跨过同蒲路和汾河两道敌封锁线,安全通过敌占区百里平川,6月初到临县地区,渡河进入陕甘宁边区。
    东雷庄战斗中,毙伤日军50人。决死二纵队四团团长王何全负重伤后牺牲。
    (393)神府县划为晋西北行署直属县  晋西北区隔黄河背靠陕甘宁边区,对保存抗日力量,打击敌人,建设根据地是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使晋绥党、政、军、民机关有一个安全的后方,经中共中央同意,5月,将兴县黄河对岸、陕甘宁边区之神木、府谷2县各一部组成神府县,划为晋西北行署的直属县。晋缓边区的兵工厂及许多后方设施均在神府县境内。
    (394)八地委确定各县工作的方针    夏,中共晋西区党委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八地委书记饶斌和组织部长范铭参加了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反对主观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等文件。之后,八地委召开干部会议,结合学习文件,重新研究部署了八分区的各项工作,确定了“巩固山区根据地、争夺边山,在平川力量”为今后各县工作的总方针。会议要求地、县主要领导深入下去做调查研究工作。会后,饶斌、范铭分别到交城水峪和文水保贤村搞支部调查。
    (395)汾阳县反抢粮、保夏收斗争取得胜利    夏收之前,驻汾阳日军成立囤粮仓库,计划进行强行收买和抢夺夏粮。中共汾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反抢粮、保夏收的斗争。县委、县抗日政府召开县、区、村各级干部会议,统一认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区、村反抢粮的具体办法,广泛宣传抗日民主政府公粮收购政策,揭露日伪抢掠夏粮的阴谋和欺骗;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主动出击,袭击日军各据点,伏击外出抢粮日伪中军,打击汉奸、特务活动,武装保卫夏收;县、区干部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群众快收、快打、快藏。在全体军民配合下,取得了反抢粮斗争的胜利。
    (396)纪念“七·七”4 周年暨抗战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在兴县城举行    7月7日,中共晋西区党委、晋西北行署、军区、新军总指挥部及群众团体、各界群众,在兴县城西隆重纪念“七·七”抗战4 周年暨抗战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纪念碑上刻有一二○师司令部和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撰写的纪念碑文。碑文如下: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二○师抗战烈士纪念碑文
    日寇侵华,得寸思尺,大好河山,横遭蹂躏。七七事变,抗战军兴,我军请缨东渡,驰赴西北战场。四年以来,奋勇杀敌,冒狂吼之炮弹,迷漫之毒气,凛冽之冰霜,饥饿之侵袭。三晋山野,燕冀平原,海岸榆关,绥蒙沙漠,入死出生,以保国土,倭奴挫败,贼胆为寒。此乃我军首创之伟业,亦即共产党之光荣也。唯是弹雨枪林,前赴后继,无数英勇战士与其产党员亦为革命事业而牺牲,壮烈声威,河山变色,鲜血热血,洒地生辉。兹值抗战四周年纪念,寇贼未除,大仇待报,抚今念故,悲感横生。特同军政民就蔚汾之滨,建一烈士之碑,工程虽小,意义殊深,悼死者之遗芳,励生者之前进,行见我忠勇烈士永与河山共寿,日月争辉。新中国诞生之日,亦即先烈含笑九泉之时,谨勒数言,以作纪念。
师    长  贺  龙
政治委员  关向应
政治部主任  甘泗淇
山西新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文
    抗战军兴,全国奋起。山西地处国防前卫,御侮着不后人。各界于牺牲救国同盟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山西省总工会领导之下,于危急之时,高举统一战线之旗帜,堪策抗日救国之主张。发动民众,组织武装,三晋青年,河汾豪杰,不分阶级党派,不问宗教信仰,一致团结,同赴疆场。遂成决死队、工卫旅、暂一师诸子弟兵团,坚持抗战,力求进步,亲密抗日友军之团结,获得广大人民之拥护,用能配合正面作战,巩固河防,抑止倒退,克服逆流,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缔造抗日民主根据地。比年以来,东越同蒲,西凭黄河,南迄风渡,北抵蒙疆,纵横驰骋,战绩辉煌,限敌寇于点线,奠国土于苍桑。而我忠勇官兵、政工人员,于艰苦奋斗之中,作英勇壮烈之牺牲者,为数亦颇不少,拼将生命,开辟解放之路,挥洒热血,灌溉自由之花,振民族之声威,伸正义于宇寰,彪炳勋业,河山永固,丰伟功绩,日月争辉。值此抗战已属四载,胜利之前程可期,追怀烈士,宜有纪念,用勒真理,永垂不朽。
总  指  挥  续范亭
副总指挥  雷任民  张文昂
政治部主任  罗贵波
    (397)各级武委会成立,人民武装发展迅速   7月8日至18日,为了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中共晋西区党委和晋西北军区在兴县召开了全区人民武装干部扩大会议。贺龙在讲话中指出:(1)地方武装中脱离生产的游击队应过正规生活;(2)军区帮助解决游击队的武装问题;(3)建设群众武装并由此转到志愿兵役制;(4)对群众进行深入广泛的教育;(5)建立军队与群众的密切关系,爱护和帮助军队。
    会议总结了几年来人民武装工作的经验,明确了人民武装建设的当前任务是整理现有的自卫队,大力发展青抗先、基干自卫队(民兵);提出了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人民武装的不同任务和工作方式,并强调群众性武装组织必须动员群众自愿参加;决定成立边区、专区、县、区、村各级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委会),撤销人民武装自卫队各级指挥部。各级武委会设立办事机构,专门领导人民武装工作,并配合军区领导地方武装工作。会议通过了《晋西北抗日人民武装自卫队条例》,规定了自卫队的性质、任务、编制系统、职权、纪律、权利和义务,以及与同级政府、军区、军分区的关系。
    这时,地方武装编入主力部队3000人,仍保持4300人;自卫队员发展到14.9万人;游击区和敌占区的游击小组发展到824个,共 3670人。同年8月,决定由各级党委和群众团体保障民兵队伍的扩大。并由军区抽调一部分军事干部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各部队就近帮助各地自卫队的训练教育工作。11月,各地委、县委、区委,根据中共晋西区党委指示,抓紧人民武装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级武委会组织,各级党委的武装部长兼任同级武委会主任。
    到1942年1月,民兵队伍扩大到25万人;地方武装发展到5500人,编为5个支队,21个大队(营),78个中队(连),连队成立了党支部,党员数多的连队占到总人数的25%。同年5月1日,各级武委会改为政府组成部分,受同级政府领导。
    晋西北武委会主任阎秀峰(后为慕纯农);四分区(临县区)武委会主任李兰芳(后为薛奇、何明)、八分区(文交区)武委会主任王金荣(后为任悟僧,刘长彦);一分区(兴县区)武委会于1945年 2月成立,主任刘立波(在此前兴县、岚县武委会直属晋西北武委会领导)。交城、交西、文水、汾阳、离东、离石、临南、临县、方山、兴县、岚县等 11县及所辖区、村均建立了武委会组织,全面加强了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在对敌斗争和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98)八分区反对日军第二期“治安强化运动”    7月,日军开始在八分区推行第二期“治安强化运动”。主要在占领区内实行保甲制、连坐法,派出各县的警备队四出活动,搜捕抗日工作人员,实行并村政策,强迫群众在各村修筑碉堡、挖护村沟,公路两侧挖封锁沟。同时,对山区根据地以奔袭、合击战术反复“扫荡”。
    八分区便衣工作队在主力配合下,深人敌占区发动群众,锄奸、破坏敌人交通,并寻机打击小股敌人。从7月7日开始,在敌占区发动了连续1个月的政治攻势,散发宣传品十几万份,揭露日军“治安强化运动”的阴谋和野蛮的屠杀行为。积极开展敌占区的统一战线工作和伪军工作,争取了敌占区百余名青年参军和数百户居民迁入根据地。开始在伪组织人员中建立内线关系。至8月,动员群众平毁43个村的碉堡。
    7月20日,岚县敌1000余人,分4路合击娄烦后,于27日突然南下,向永峪贯推进,配合古交敌1000余人和开栅敌百余人,分4路合击工卫旅。同时,峪口敌1000余人于26日进占方山,扬言进攻四分区,27日突然南进,配合文水、交城、汾阳敌2600余人,分6路合击会立村。各路敌人兵力共达6000余人,企图一举歼灭第八分区领导机关。第三分区七一六团在娄烦、古交地区积极配合作战。第八分区以一部兵力配合民兵游击队阻扰敌人,与敌在山区迂迴,主力部队及领导机关转移外线,敌之合击计划落空。八分区部队与敌进行大小战斗11次,歼敌230余人。敌人退回原据点后,仍不断以小股部队出扰。至10月,日军1区建立了太原以西的山根底、苏村、南堰镇,清源以北的枣园头,汾阳以东以北的尽善村、小相寨、赵庄等据点。这些据点与太原、清源、高白镇、交城、开栅、文水、汾阳等原有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了对山区根据地的严密封锁。日军在进攻中还毁掉了边山一些较小的村庄,强迫群众并入大村或迁入平川。10月以后,第八分区部队就很难进入平川活动了,平川的工作开始向山区撤退,形势日益严峻。
    (399)晋西北行署调整行政区划  7月21日,晋西北行署召开第14次政务会议。决定: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行署自本年8月1日起改称为晋西北行政公署。第八行政区划分为两个行政区:文水、交城、交西、汾阳4县组成第八行政区;榆太、太原、清徐、祁北4县组成第七行政区。所有联合县名称一律取消,改称县政府。各地区各级干部在划分区域时一律不准调动,仍在原地工作。
    (400)中共晋西南工委成立    8月8日,中共晋西区党委根据中共北方局指示和汾孝、洪赵、乡吉3个地区的工作报告,对晋西南今后工作做出决定:继续执行中共中央指示的“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待等时机”的总方针,重点要恢复党组织工作,争取局势好转。同日,晋西区党委派出机构——晋西南工委在汾阳三道川中庄成立,龚子荣任书记兼组织部长,甘一飞任宣传部长,解学恭任统战部长。工委直接领导汾孝中心县委(包括汾阳南部、孝义、平遥、介休、灵石和隰县的3个区)、洪赵地委、乡吉地委、汾南地委。10月初,晋西南工委率洪赵支队(洪赵总队改称,辖4个大队)岳区绵上县,驻杭村、后村等地,领导晋西南党的工作。
    晋西南工委成立后,撤销中共汾孝中心县委,成立汾平介孝工委,统一领导汾阳、平遥、介休、孝义4县交界地区党的秘密工作。工委书记由原中心县委武装部长武高担任,仝云、贾平、李发英为委员,分别负责一个区域的工作。
    (401)日、阎“汾阳协定”签字  8月11日,阎锡山派全权代表赵承绶到汾阳日军岩松旅团司令部,在已由日、阎双方商定的《晋绥军与日军基本协定》、《停战协定》上,与日方代表田边盛武、楠山秀吉分别签字。协定主要内容有:阎、日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共同防共;由日方供给阎方枪械弹药,先拨步枪10万余支,轻机枪8000挺,重机枪900挺;阎锡山转移驻孝义或隰县,“与日本军紧密合作”;阎锡山管辖区,先为山西,后及全华北;“秘密联络各反共将领”,与“汪精卫协议合作”;阎向蒋政府“督促反共和平”,如不接受,阎“则向中外宣言单独行动”。
    (402)晋西北纺织业迅速发展  晋西北自从提出自力更生加紧生产建设后,各地已获得不少成绩,据8月12日《抗战日报》报道,在纺织业方面,仅5个公营工厂及临县、离石、文水、交城4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已有新旧纺织机3584架,有5172人参加纺织,每年可产布10万匹,产纱10万斤。
    (403)晋西北行署第三次行政会议和中共晋西区党委高干会议在兴县召开    8月22日,晋西北行署召开第三次行政会议,贺龙、林枫、武新宇、牛荫冠等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第二次行政会议以来的工作,讨论了根据地的财政、金融、贸易、领导问题及村选工作、公粮囤积问题,作出了《公粮工作的经验教训》、《现阶段的金融工作》、《1941年度冬学工作计划》等决议。
    会议通过林枫代表中共晋西区党委提出的召开晋西北临时参议会的提议,并确定续范亭、林枫、刘少白等15人为筹委会委员。筹委会于11月召开首次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了临参会筹委会的组织条例,推举续范亭、林枫、甘泗淇、武新宇、阎秀峰5人为筹委会常务委员,续范亭为主任,林枫为副主任,武新宇为秘书长。12月筹委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参议员产生办法、选举办法。定于1942年5月前,完成各县、各界参议员的选举工作,同年夏召开临参会。
    行政会议期间,8月26日至9月3日,中共晋西区党委召开高干会议,讨论了坚持长期斗争,建设晋西北根据地问题,会议对晋西北党的机构和行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调整后,晋西北行署下辖6个专署、2个办事处、1个直属县;党的机构作了相应的变化,晋西区党委下属8个地委、1个直属县委,晋西北区共36个县,124个区。总面积156万平方华里。其中兴县、临县、保德为完整县,其余均为不完整县或游击区。根据地占54%,游击区占25.7%,敌占区占19.6%。全区人口158万余人。吕梁地区调整后为:
    临县设第四地委、四专署,地委书记宋应,专员梁膺庸,辖临县、临南、离石、离东、方山等5县。
    交城设第八地委、八专署,地委书记饶斌,专员康世恩,辖交城、交西、文水、汾阳等4县;划出祁北、榆太、太原、清徐4县组成第七地委,相应的行政区设第八专署平原办事处(七专署),地委书记张永青,办事处主任李晓村。
    岚县归静乐三专署,兴县为边区直属县。
    (404)汾阳崖头战斗    10月初,决死二纵队六团,在汾阳平川完成掩护运粮任务后,返回崖头村,遭罗城、仁岩、文水日伪军千余人3路进攻。六团1个连于村外高地阻击进犯之敌,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掩护团主力转移。后以手榴弹居高临下给敌以杀务。共激战5小时,毙伤日伪近百人。黄昏时主动撤出战斗。
    (405)纪念新军建军4 周年大会在兴县举行  10月15日,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在兴县举行纪念新军建军4 周年大会。罗贵波主持大会,贺龙、林枫参加大会并讲话。贺龙要求新军提高警觉性,粉碎日寇和投降派、顽固派的进攻与阴谋,使新军更加巩固,更加坚强,成为坚持晋西北抗战,坚持华北抗战的铁的长城。林枫指出,新军是晋西北民主政权的有力支柱,是晋西北人民的子弟兵,要执行政府法令,共同建设晋西北根据地,并号召晋西北的共产党员应象爱护八路军一样爱护新军。大会发出了致关向应政委、续范亭总指挥(均在延安养病)的慰问电。
    (406)罗贵波发表《为新军建军4 周年而作》一文   10月21日,罗贵波发表《为新军建军4 周年而作》一文,略述了新军4年来的英勇战斗和伟大胜利及战胜艰难险阻发展壮大的历程,提出了斗争的任务。指出:晋西北新军4年来进行大小战斗942次,毙伤日伪军12135人,俘日伪军103人;新军部队伤亡43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人。
    (407)交城县分设为交城县、交西县  因日军在交城东社、草庄头修筑据点,对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蚕食,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7月,中共晋西区党委、晋西北行署决定,交城县分设为交城、交西两县。10月,正式分设办公。
    交城县委书记刘光、组织部长罗沛,宣传部长伍宇。县长郝振乙,抗联主任华国锋,县游击大队长卫平。交城县辖平川地区屯兰川、大川、西冶川等地,划设6个行政区。
    交西县委书记赵琦,组织部长张英,宣传部长张予。县长张英(不同于组织部长张英),县抗联主任戎占芳,县游击大队长陈朋。交西县辖原交城以西的部分平川、截岔地区、中西川、东西葫芦川和原属汾阳的二、三道川,全县划设4个行政区。
    (408)汾阳县仁岩村事件    11月7日,驻汾阳日军宪兵队推行第三次“强化治安”,在仁岩以召开会议并请大家赴宴吃油糕为名,诱捕汾阳五区日伪区、村长,学校校长及教师142人。22日,敌将被捕者押解回县城,严刑逼供,百搬拷打,逼他们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41人被杀害,12人被折磨而死,其余被处拘禁1至3个月或交罚款100伪币获释。这件事被称为仁岩“吃油糕”事件。
    (409)临县举办妇女纺织训练班    11月中旬到月底,在县建设科与县妇联的共同组织下,临县首次开办妇女纺织训练班,34名青年妇女参加,结业后分配到各村组织纺织小组和妇女合作社。12月到次年1月又接连办了两期训练班,一般聘请技术熟练的妇女任教,并由贸易局发花试纺,总共培训了230余人。这期间,四专署还从外地调来技术娴熟的妇女担任临县各区的纺织指导员,各村召开了纺织干部联席会议,并举办了为期3天或7天的训练班。通过一系列的发动和组织,临县的妇女纺织运动很快开展起来,成为晋西北地区纺织运动兴起最早的县份之一。
    (410)决死四纵队第十九团转至碛口、柳林地区作战  10月,方山敌600余人分3路合击决死四纵队第十九团驻地后则沟,十九团奋起反击,与敌激战6小时,毙伤日军21名,主动转移。11月,奉命开进碛口、柳林之间地区,协同第三十五团袭击碛口、军渡、柳林等处敌,破击离石至军渡交通线,粉碎日军渡河企图。
    (411) 八分区反对日军第三期“治安强化运动” 11月,日军开始实行第三期“治安强化运动”,在占领区的城乡成立“输入组合”、“粮食会”、“合作社”等机构,实行物资配给制度,大量搜刮民间银元,增加捐税和摊派,强行“募捐”与“献金”,加紧经济掠夺。成立“经济封锁委员会”,派出“经济检查班”,加紧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对边山地区和根据地以“蚕食”和“扫荡”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进攻。重点仍指向八分区。
    10月30日,文水、交城等处敌1500余人,合击第八分区领导机关扑空后,以一部兵力在东社、王家庄建立据点,封锁山区通向文水、交城平川的主要交通,其余退回。为了彻底毁灭第八分区根据地,日军企图全线占领岚(县)离(石)公路线,对第八分区和第三分区的米峪镇地区形成四面包围,然后以“蚕食”和“扫荡”,将这一地区化为占领区。12月初,岚县、普明敌400余人,离石、峪口敌200 余人,从南北两面出动,分头进占方山、马坊、赤坚岭、圪洞等城镇,并强迫群众修筑公路。为打破敌人分割根据地的企图,军区调第七一六团、师特务团和决死四纵队十九团、三十五团,在张宗逊统一指挥下,从12月5日起,对普明、圪洞之敌展开进攻,另以第七团一部在岚县、寨子地区进行牵制活动,先后与敌作战31次,破路10余公里、桥梁5座,迫使敌人撤出方山,打破了敌人占领岚(县)离(石)线的企图。
    同期,汾阳、开栅、东社、吴城、古交等处敌共2500余人,于12月20日“扫荡”文交山区,集中合击八分区领导机关,昼夜兼行,穷追不舍。东社之敌5次合击岭上、老娃沟、大应寨、黄土圪塔、塔地沟,追击工卫旅指挥机关及二十二团。合击决死二纵队之敌,同样反复合围数次。日军利用派潜入根据地的特务作引线,跟踪追击合围。反复“扫荡”扑空后,于28刚撤退。
    在此期间,日军在离岚线之圪洞、马坊、赤坚岭扎下据点,与横泉、峪口连成一线,并在津良庄等地修碉堡13座;日军在第八分区边山一带的古营村、北营村、义望村、安定村、孝义镇、东社、王家庄、协和堡等处设立了据点。八分区在乎川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撤出,少数有条件隐蔽的人员转入地下活动,边山地区及交城山区大部变成了游击区。八分区根据地原来79个行政村缩小为37个行政村,人口由原来的60万减少为5万多人。保存下来的地区,人力、物力、财力也受到了很大破坏,地方工作遭到了摧残。
    日军在平川的占领区得到了巩固,仍继续以“扫荡”、“蚕食”,步步向根据地推进,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严重局面。
    (412)实行精兵简政    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确实整顿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克服根据地日益缩小,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生息民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中央军委也要求全军整顿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下旬,晋西北军区召开军分区以上高级干部会议,讨论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决定对晋西北军区部队实行精简整编,紧缩机关,充实连队,并制定了精简计划和编余人员处理办法。至1942年3月,军区精简整编结束。全军区主力部队由39000余人减至35000余人。旅、纵队以上机关人数同团以下部队人数的比例由一比一点七改为一比二。晋西北行署也于1942年3月开始试办简政工作,按裁减缩并原则减少了部分马匹和勤杂人员。
    (413)四分区生产建设成绩显著    据统计,截至1941年年底,四分区人口总数为32.4万余人,耕地面积为233.6万余亩,以山地、平地、水地每亩平均产细粮二斗计算,总计产细粮70085.9万公斤。煤:全年总产量为28168万公斤。铁:全年总产量为16万公斤。瓷制品:全年总产量碗57500付,瓮46000付。铁矿:全年总产量168. 88万公斤。造纸业:全年总产量为949万张。
 
    资料来源:《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 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