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第九章(三)

发布日期:2018-04-24 17:21    来源: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    作者:中共吕梁地委党研室
 第九章  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三)
1943年(3)
(497)粉碎日军秋季“扫荡”,甄家庄歼灭战
    9月初军调集第五十九旅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开始对晋西北实行分区域的连续“扫荡”。日军企图袭击根据地领导机关,吸引晋缓军区主力回到根据地内作战,以便为其在边缘区、游击区、公路沿线实行“反挤”,重建据点创造条件。
    9月3日,敌五十九旅团第八十二、八十三、八十五大队各部由部,共1500余人,分5路由汾阳、信义、东社、岚县、东村同时出动被击退向八分区之离东地区、三分区之米峪镇地区分进合击。八分区杭民兵头助威军民与敌作战20余次,毙伤日伪军50余人。8日,该敌退至峪口、胡堡、方山各据点集结。10日,分3路进占临县、城庄、窑头,接着向临县西北、黄河以东的曲峪、第八堡、清凉寺三角地区“扫荡”,企图袭击三分区领导机关。敌机于12日、13日轰炸河防工事及渡口船只。日军在“扫荡”中,公开宣称是配合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边区。住在石楼、中阳地区的阎锡山顽固军派出400余人侵入离石县一、二、三区,扬言“收复碛口、临县”,到处屠杀抢掠。三分区军民奋起郑家自卫,经20余次战斗,毙敌60余人。16日,敌一部退回圪洞、胡堡,另一部500余人退至白文镇,建立据点。顽军退回离石南山。三分区军民将白文之敌围困起来,日夜袭击,并积极打击外出抢粮之敌,掩护临县大川群众进行抢收。
    9月26日,日军八十五大队一部400余人,从岚县寨子据点县党西犯,直扑兴县;另一部500余人,从白文镇北犯,直扑兴县。沿途供应遭阻击、伏击,伤亡数十人。27日晚,两路敌进占兴县后会合。敌人次战机进占兴县扑空后,北犯瓦塘、裴家川口,又向南进至黑峪口,遭河西炮兵轰击退至赵家川口。
     日军八十五大队此次出犯将近1月时间,日夜遭到军民袭扰,人困马乏,弹药大量消耗,且该敌处在运动之中,深入根据地内,孤立无援。军区主力则集结附近,可迅速集中。军区决定,集中特务团、第十七团、第二十一团、第二十六团、第三十六团、军区警备营等部,在游击队、民兵配合下,采取沿途伏击,分段围歼,全歼敌八十五大队。
    10月4日,敌八十五大队以一部沿兴县南川向东南方向撤退,被第三十六团阻击于小善畔,伤亡惨重。5日,敌八十五大队大部由赵家川囗向康宁方向撤退,被阻击于小善畔,敌连续5次冲击被击退。第十七团、二十六团、三十六团等部迅即将敌包围。兴县民兵及广大群众也积极前往参战,担负各项战勤任务,并在周围山头助威。敌人惊恐不安,急电求援。当日夜,军区部队民兵在大善村至康宁镇之间34公里的大道上,沿途设伏,并在各要路口埋设地雷。6日晚,敌向康宁方向突围,沿途不断遭到痛击和地雷爆炸,死伤惨重。7日,在飞机掩护下,收容溃散部队继续南逃,被第二十一团阻击于花子村。敌向白文镇方向突围被击退后,转向王狮、赤坚岭逃窜。十七团尾敌追击,二十一团节节阻击节节阻击,将敌包围于甄家庄附近。10日夜,敌向东突围,沿途遭民兵、游击队伏击,逃到郑家岔时,被特务团猛烈阻击,敌人组织5次冲击被击退,敌人已大部被歼。残敌乘黑夜窜入高山树林,四散逃窜,被军民分途搜索追击,又歼一部。11日,在3架敌机掩护下,漏网之敌百余人零星逃回王狮、赤坚岭据点。
    此次甄家庄歼灭战,军区参战部队指战员连续作战7昼夜,兴县党、政人员领导民兵参战,积极配合了部队行动,并保障了物资供应、粮食供给、伤员护运等后勤,保证了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700余人,伪军100余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15挺、长短枪200余支、子弹3万余发,其它军用物资甚多。日军原定配合国民党反共行动和向根据地“反挤”的2个月“扫荡”计划,仅40天就被彻底粉碎。
    甄家庄战斗后,日军纠集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部与八十五大队残部等日伪军1000余人,又分两路向兴县地区进行报复性的“扫荡”。北路进犯之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田村大队360余人及伪军20余人,10月11日由沙泉南犯进占界河口;南路进犯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从忻县抽调一部兵力,会同王狮据点敌和八十五大队残部,共600余人,10月14日进占康宁镇。军区特务团4个连预伏于兴县城东15公里的阳会崖、明通沟之间。敌田村大队于16日沿川西犯,当敌前梯队进入雷区后,伏击部队拉响地雷,同时以手榴弹和交叉火力,将敌大部歼灭于沟内。敌后梯队进入第一道雷区即遭地雷爆炸与火力袭击,毙伤20余人。敌向特务团第七连阵地冲击数次,均被击退。阳会崖伏击战,在毙伤日伪军150余人后,特务团伏击部队主力撤出战斗。该敌不敢进入兴县城,翻过南山到康宁镇与南路敌会合后,退回王狮据点。
      在根据地反“扫荡”的同时,三、八分区积极围困敌据点和袭击敌据点,打退了敌人的“反挤”,拔掉了一些据点,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的反“扫荡”。如9月18日,八分区交东支队和民兵袭击草庄头敌据点,全歼守敌;10月3日,攻克开府据点,截断了敌八十五大队的主要补给线;10月11日,三分区民兵、游击队攻入大武敌据点;10月17日,八分区五支队拔掉榆林山敌据点。
     秋季反“扫荡”,军民共作战300余次,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
(498)八分区军民夜袭草庄头敌据点
     9月18日夜,八分区交东支队游击第四大队和四区基干队,袭击了敌盘据4年久的清源草庄头(今属太原市南郊区)敌据点。群众严密封锁消息,掩护部队集结。武工队通过内线关系,里应外合,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敌措手不及,全部被歼。计毙日军30余名,俘4名,毙伪军20余名,俘两个班。伪区公所等伪组织人员全部被扣,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草庄头的收复,拔掉了日军在晋缓八分区山地内的突出据点,其周围50余自然村的15000同胞获得解放。八分区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秋季反“扫荡”战役。
(499) 彭德怀、刘伯承等路经八分区和一分区回延安
     9月中句,彭德怀、刘伯承一行20余人自太行根据地赴延安,由太行二分区和晋绥八分区交通队共同护送。在交通队和和沿途群众严密保护下,彭德怀、刘伯承一行顺利通过了晋中平川敌占区及敌人封锁线,到达兴县,由兴县西渡黄河赴延安。彭德怀在途经晋绥八分区时,听取了交东支队一部9月18日夜袭敌占草庄头据点的汇报,表扬了草庄头作战部队,并指示晋绥军区把草庄头战斗当作典型战例通报全军。
(500)开展群众性的爆破运动
    9月,吕正操司令员在晋绥边区群众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冀中开展爆破运动的经验,研究了前一段“挤敌人”斗争的典型经验,提出了普遍开展群众性的爆破运动,掀起了“家家造地雷,人人会爆破”的对敌斗争热潮。制造各种各样的地雷,有铁雷、石雷、磁雷,把酒瓶、瓷壶、油瓶、盆碗,都造成制敌于死命的武器。采取多种安置地雷的方法,拉雷、绊雷、滚雷、水雷、连环雷以及真假结合的子母雷,在敌人据点附近、道路河滩、山坡、山头以及庭院、门头、灶台,处处安放,只要敌人触动引爆装置,即可引起爆炸。在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地雷爆破给予敌人严重杀伤。如临县民兵将道路挖断,而在附近埋了地雷,表面放好三块木板,“扫荡”之敌取板铺路,一抬木板,地雷爆炸,当场炸死敌4人;兴县碧村民兵在锅台上安置了地雷,表面面放上粉条等食品,日军3人进屋后即拿粉条,引爆地雷而毙命;兴县贺家圪台民兵在包袱下面安放地雷,日军去拿包袱,被炸死3人;一股日军在兴县城东不敢从桥上过河,涉水过河,行到河中引爆地雷,炸死3人。
    兴县民办公助造雷合作社试制石雷成功后,群众性的造石雷运动和爆炸运动普遍展开。翌年春,岚县数村民兵在岚县、普明、东村地区布置40公里的地雷封锁区,杀伤敌人103人,仅李映雪飞行爆炸组就炸死敌人40余名。翟白小爆炸组用地雷封锁了东村据点的西寨门,出扰敌人刚至西门被炸死4名,行至任家庄,又炸死4名日军和两匹骆驼。东村敌汽车19辆向静乐开进,尽管前有工兵探路,两侧有轻装部队随行,仍被炸翻数辆,炸毁2辆。
(501)调整负担政策,确保财政收入
     抗战以来,边区人民一项比较沉重的负担就是公粮。这是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曾采取改进措施,实行合理负担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1943年,政府在积极培养民力,以增财源的同时,为使各阶层负担更趋合理,调动广大民众的抗日积极性,根据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对公粮征收政策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调整。从年初开始,政府停止征收田赋、村款、村粮、营业税,把人民负担统一到公粮征收中来,把“抗日救国公粮”改为“统一救国公粮”。
    各专署、各县抗日民主政府,认真贯彻了行署于10月颁布的《晋绥边区统一救国公粮征收条例》,在征收的范围和计征方法上都作了重大修改,如增收土地、林木、矿山、出租购房等的财产税农业收入均折米计征,调整了非农业收入的征免范围。这个条例首先体现了对农副业和工商业的鼓励扶植,比较好的照顾了贫苦农民的困难;其次,密切配合了减租减息运动,如租入地、自耕地、租出地和伙出地收租收益,分别以粗粮四成、五成、六成折米计算产量;租入地交租部分不计产;第三,采取了统一累进税率,以“富力”(总收入总财产为总富力)作为计征标准,以人均“富力”(即含财产在内的人均收入)为征收比例之计算标准。这一条例的贯彻执行,地主富农的负担加重,中农贫雇农负担大为减轻。体现了削弱弱封建剥削经济,扶植农业生产的发展,照顾贫苦农民的利益的政策1943年,兴县、临县部分村调查,各阶层负担占其收入的比例为兴县33个自自然村,地主负担占其收入52.5%,富农占38.3%,中农423.99%,贫农占7.95%;临县4个自然村,地主负担占其收入286%,富农占45.24%,中农占24.24%,贫农占9.08%。
    经过1943年、1944年的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农村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富户为了减少负担,缩小生产规模,转移财产,而贫苦农民则买进土地、回赎土地、开垦荒地,收入增加,又有了财产,负担相对增加。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迅猛发展,需要为反攻做好物质准备。为此,政府再次修改颁布公粮征收条例,改按实产计征为按通产征计,以民主评议另征资产米,打击地主富有者转移财产,刺激他们把资财用于投资生产。这样,促进了生产的发战,保证了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中共吕梁地区历史纪事》 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