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娃 »

段晓岚对儿时的回忆(22)

发布日期:2018-08-03 13:47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段晓岚
儿时的回忆     一生的怀念
 
在晋绥南下干部子弟学校
    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形势发展迅速。晋绥数万干部随军南下,去配合解放军接管那些新解放的城市及地方政权。我爸爸也是于1949年11月奉命南下汉口,又乘船入川的。家属和孩子们暂留后方。我们这些“红小鬼”、“小八路”,被称为是革命的后代,未来新中国的建设者,总是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心培育。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根据晋绥分局和军区领导决定,成立了“晋绥南下干部子弟小学”。学生来源,有我们从大武贺龙中学附小来的,有从延安保小来的,还有从晋西北、陕甘宁、吕梁太行山等老解放区来的孩子们。有100多人。我们住在晋绥军区司令部大院内。各方面条件比在大武好多了。地方大,教室大,住的吃的都比以前好多了。到底是到了城市,课间休息还有扑克牌玩儿,我们班有个叫耿军的小男同学,他喜欢木刻,课间休息时,用铅笔刀,在半个书本大的一小块儿木板上,刻的驴可像了。
    申国藩校长与申再望,1949年于临汾。 照片来源《申国藩传》
    我还记得,教我们的语文、数学、图画课等老师的模样,和对我们和蔼可亲的笑脸。我妈当时也参与了学校的教务和教学工作。她还给我们班上过习字课,教我们如何写好毛笔字。让我记得最多的,还是我们的校长申国藩。她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她的短发仅比男同志的分头长一点。虽然已经中年,但没有孩子。她的性格耿直,大眼炯炯有神,说话干脆有力,很有威严。对我们很关心又严格要求。记得快过年了,学校买了好多只鸡,要给我们杀鸡过年吃。我看到那公鸡的羽毛非常漂亮,做踢的鸡毛毽子太好了。用两个铜钱做底盘,布条中间弄个洞,布条两头从铜钱中间的方孔穿过来,再绑上鸡毛,就是毽子了。这是我们当时很喜欢玩儿的运动。于是,我就跑到厨房放鸡的地方,去拔公鸡尾巴处的花羽毛。鸡的腿被绑着,跑不了,只能乱叫。我心想反正是快要杀来吃肉的,没关系。我干的这件事,后来受到申校长在一次全校大会上,不点名的批评。我也感到我做的不对了,很不好意思。所以在后来,我对申校长的敬重中增加了几分害怕。
临汾战役       网络照片
    再说一些记忆中的,在晋绥南下干部子弟小学时的事情。
    我们来到临汾,已是临汾解放一年后了。但当时战争的痕迹依然可见。我们的学校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住的这个大院,原来是敌人的军事指挥要地。庄重的大门两旁,有两个大地堡,它的主体全在地下,所能看见的地上部分,是水泥筑的很厚的圆顶。地堡的地平线上,开有几个不大的小窗户眼儿,里面的人可以监视外面,也可向外射击。还有,我们住的宿舍的后面墙上的窗户,离地面不高,有一次我们几个女同学爬出去玩儿,发现窗户外面的地上,有许多子弹壳,还有没打过的子弹。看到眼前的这些,让人似乎仍能闻到,那弥漫着的火药味。
攻打临汾火车站     高帆摄
    后来知道,当时攻打临汾的战斗非常惨烈。日寇和阎锡山把这座城,修筑的壕沟交错,碉堡林立,城墙又高又厚,还有雷区铁丝网等多种环城防线,易守难攻。我们的解放军,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敌人的城墙壕沟下面,再挖更深的壕沟运送弹药。用了一万六千多斤炸药,才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攻进城去,与敌人浴血奋战。敌人惨败,解放军五万多人,也伤亡了有1.5万人。从挖壕沟,运炸药,到取得最后胜利,用了72天,临汾才于1948年5月17日得到解放。让人深刻又具体地体会到,战争是残酷的,胜利得来实在不易,真的是解放军叔叔和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