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绥娃 »

南下 南下(一)

发布日期:2019-02-15 15:34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任红凌
  --兼怀我的父亲叶石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彻底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攻克南京后,三野直插浙江,先后解放了杭州、上海。二野先后解放了九江、南昌。整个渡江战役历时50天,歼敌40余万人,解放了武汉,南京,上海,南昌,杭州等城市120座,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统治摧枯拉朽,全国解放势不可挡。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部署,贺龙奉命率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第一野战军、中原军区第十九军和陕南军区的部队,由陕甘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主力和四野一部,实施南北夹击,将胡宗南集团消灭在四川境内,完成解放大西南的任务。
    5月,晋绥分局接到上级指示,全部南迁,准备向西北西南等地区挺近,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于是,我的父亲叶石和母亲冯佩璋,带着他们年迈的母亲我的奶奶,带着我和哥哥,带着爸爸的弟弟我的叔叔任颖,带着我大伯任亨的女儿任洪年,一家老小在临汾集结,准备南下。
    后排右起:叶石、叶石弟弟。前排右起:叶石侄女、烈士女儿任洪年(由叶石抚养至大学毕业),叶石长子任洪逵,叶石母亲黄秋芳,叶石夫人冯佩璋,冯佩章怀抱的婴儿是本文作者、叶石女儿任洪凌,保姆。
  自从投奔延安,实现他救亡图存,为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终身的理想之后,我的爸爸就把一切置之度外,甚至包括他的家庭和亲情,十几年几乎未曾踏进过家门。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去世,他不在身边,养育他长大的母亲一天天衰老,他也不能伺奉左右尽人子之孝,现在,眼看全国就要解放了,一轮红日就要喷薄而出,远航的帆船就要靠岸,他的理想也越来越接近实现了,他迫不及待将全家人接来身边,他一定要将以前未尽的家庭义务好好弥补一番。让老母亲在身边颐养天年,让弟弟和牺牲了的哥哥的女儿好好接受正规教育,将他们抚养长大,将来好为国效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消息传来,临汾沸腾。集结在临汾准备南下的各机关部队学校群众团体等两万余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根据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中共晋绥分局、晋南行署和晋绥军区等领导机关即行撤销,所有准备南下入川人员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司令员谷志标,政委王定一,由原晋绥军区司、政、后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人员组成。第二梯队:司令员李文清,政委张韶方,由原行署机关、公安、司法、银行、贸易、行政干部、财贸干校单位的人员、西北军大艺术学院部分同志。第三梯队:司令员朱玉庭,政委宋应(先)、苗逢澍(后),由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晋绥日报社、新华分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及工、青、妇、文联等群众团体、西北艺校、晋绥青干校等单位的人员组成。显然,我的父亲应该就在第三梯队里。第四梯队由朱友德、杜心源带领原晋绥党校一、二、三、四等部的人员。第五梯队黄新义、郭实夫带领原西北军大和西北青干校等单位人员。以上五个梯队总人数为16204人,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简称工作团),统一接受贺龙、李井泉等人的领导指挥,各梯队领导干部经过9、10月份的军事训练,每个中队发给了部分枪支弹药,每个人都发给了一套带有 “八一”帽徽和红色领章的棉军装。另外还设有临汾留守处、西南军区留守处等单位。
   我的妈妈冯佩璋则在临汾专区医院担任了院长,继续在新的岗位发挥她的一技之长,直到1950年才带着家属来到成都。留守处有四个妇女干部学校、一个育才小学和一个育才保育院,将大部分有孩子的妇女和妇女干部以及体弱有病的同志及家属子女4000多人,暂留临汾,待四川解放和新区秩序安定后再南下分配工作或适当安排。
本文作者:叶石之女任红凌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