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06月21日)
- 悼念王军大哥(06月11日)
-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巧围据点吓走鬼子
发布日期:2019-05-22 14:29 来源:未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我是山西吕梁人。1944年,我家乡临县的村庄相距接壤的离石县(今吕梁市离石区)所属的石门墕日军据点只有5公里。该据点驻扎200多日伪军,四处扫荡,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据点建有一座高大坚实的碉堡,里面有鬼子站岗放哨。我居住的那个村庄(临县青家墕)的日军建起了“维持会”,给据点的鬼子送粮送款出苦力。日军逼迫我们村满16的男性,出一块银元,领一张日军制发的所谓“良民证”进出。

抗战时期,临县民兵支援前线。
临县是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在我的家乡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乡村政权、民兵武装组织,16岁的我就是一名持枪基干民兵。为了获取情报,我胸前挂着“良民证”,到石门墕据点为日军切马草、劈柴火,给厨房挑水,为碉堡里的鬼子送饭,将据点的日伪军人数、枪支、马匹及周围防护工程设施,随时报告给乡上的干部及武工队。我多次扛枪同民兵小分队的战友到石门墕据点附近打“骚扰”战,对押解民工(鬼子称“苦力”)正在修筑工事的鬼子打他几枪,听到枪声,民工全部跑光,鬼子躲进碉楼不敢出来。黑夜,我们摸到据点附近寺庙,将悬挂的铁钟铜钟及金属香炉用铁锤打碎,送到八路军兵工厂制造地雷和手榴弹。仅1944年,我们这支民兵小分队给兵工厂送去了破钟碎铁重达一吨以上。

歧道村民兵英雄郭秉旺培训民兵埋地雷
1944年秋冬,晋绥三分区的一支20多人的武工队,前来驻扎在青家墕,队长牛载丰就住在我家的窑洞里。牛队长知道我是武装基干民兵,又对石门墕日军据点的情况比较了解,于是将我编入武工队,成了一名侦察员。
这次武工队的任务是解决石门墕日军据点的问题,采用“围困偷袭”的办法,将据点的鬼子全部赶走。我几次带领武工队的人,在太阳将要落山时,深入到据点侦察地形,了解碉楼结构等情况。同时又同武工队分头组织据点周边村庄的民兵,在鬼子进出的路口埋地雷。再将日军在一些村庄设立的“维持会”取缔了,农民不再给据点的鬼子送钱送粮草当苦力。这些围困办法非常有效,弄得据点的鬼子寸步难行,断食粮缺马草,烧水煮饭无燃料。更有效的办法是在鬼子眼皮下,武工队带领我们青年民兵,用镢头、铁锹在靠近碉堡一黄土山沟里,连挖两个多月,将一条数百米的地道挖到碉堡底部,鬼子并未发现。炸药安放地道内,如雷一声巨响,碉堡被震动得裂开一条大缝,鬼子被吓破胆。时隔不久,据点的日伪军全部入惊弓之鸟撒腿逃离,龟缩到离石城内。鬼子撤退后,老百姓个个喜笑颜开。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