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投笔从戎奋战大青山第一章(一)

发布日期:2018-12-11 20:35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朱治国
 --成中师生游击队战斗生活记
 一 、成中师生义勇队成立前后
(1937年9月25日---1937年11月6日)
   (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掀起抗日运动的高潮
   近代中国屡遭世界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其中,日本帝国主义是侵略中国最贪婪、最疯狂的强盗之一。它无时无刻都在打中国的主意,时刻都在迫害着中国革命者的生存,迫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历代封建统治集团,都把侵略中国、妄想把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的中国变其殖民地为国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利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于1931918日,毫不费力的占领了东北三省。1933年,又占热河省。1935年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州成立“伪冀东23县自治政府”肢解了河北省。同时派兵支持蒙奸德王、李守信,组织伪蒙军,占领察(哈尔)北各县,进而侵犯绥(远)东,妄图先行吞并整个华北,继而实现独霸全中国的野心。统治中国的蒋介石反动集团,面对日寇的侵略野心,节节退让,一方面派政府中的亲日派要员,与日寇秘密签订一个又一个的卖国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一方面集中大批的精锐部队,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坚决主张抗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同时残酷地监禁、镇压、杀害共产党人、爱国民主人士、青年学生。内战持续了十年之久,全国大小城市一片白色恐怖,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贯彻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加强进行“剿共”部署。于1935年9月,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4个军10万余人)、杨虎城的西北军,(17路军4万余人)开赴陕北“剿共”。东北军在与红军作战中,出师不利,交战3个月,即被红军歼灭了近3个师1万余人,阵亡两个师长,枪炮弹药作战物资丢弃不计其数。长期的“剿共”内战,使张学良感到没有出路,如继续打下去,东北军会一天天被红军消灭,还拿什么本钱打回东北老家去?怎样向日本强盗报仇雪恨,洗刷国耻家恨呢?正在心神不定、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其107师619团团长高福原被红军俘虏后经教育释放回来,与张学良促膝恳谈“剿共”内战的利害关系,并与1936年4月9日经高团长牵线,张学良与周恩来副主席在延安秘密会谈,达成“双方停止交战、互不侵犯、互相帮助、合作抗日的具体协议。杨虎城将军,早与中共有过接触,也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这样一来,1936年上半年,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实际上处于停战状态。
    蒋介石耳闻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暗中合作,大发雷廷。他认为红军长征途中,一路经他的大军围追堵剿,到达陕北后,所剩最多不超过3万人。很容易被他全部“消灭”。而张、杨竟敢不听他指挥,与红军合作不知是否属实。他准备用他的30万正规军,在100架飞机配合下,将“剿共”战争进行到底。于短期内将红军全部歼灭。他认为目前是大好时机,于是蒋介石在1936年12月4日,杀气腾腾地率领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十几员心腹大将经洛阳乘车到西安督促张、杨进行“剿共”战争。并就大举“剿共”行动召见张、杨分别听取张学良、杨虎城两人的意见。张学良(时任西北剿共总指挥)性格比较爽朗,他坦率地对蒋的“剿共”战争计划表示反对。当面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同时说明:“这不是他个人的意见,是东北军全体将士的主张,当前面对日寇的侵略,家乡父老乡亲惨遭日本鬼子的蹂躏践踏,大家迫切盼望早日打回东北老家去。”杨虎城(时任西北剿共副总指挥)则委婉地说:“我个人服从委员长的命令没有问题,但是部队官兵对日本鬼子占领我东北几省,现在又进犯察哈尔、绥远、河北各省,待占领华北各省后,就会将其魔瓜伸向西北来,进攻西北各省了。日本鬼子的野心看的很清楚,占领华北后,就会进占西北各省。西北成了前线,官兵们都在议论如何抵抗日本的进攻,“剿共”士气非常低落,这是值得忧虑的问题”。蒋介石听了张、杨两位将军的意见后,十分不满,当场训斥了张、杨,重申了他要彻底进行“剿共”战争,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决心,决不动摇。
    在此紧要关头,12月8日,张学良亲自到西安以东30公里,蒋介石在临潼华清池的住处,再次向蒋“苦苦诤谏”、哭谏”,陈述停止打内战,联合共产党抵抗日寇侵略的必要性,并申明:“欲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民族,挽救国家,除坚决抗日,将日寇侵略军赶出中国外,别无出路。恳切希望委员长采纳忠言,千秋万世留美名”。蒋闻言后,不但无动于衷,反而怒诉张学良受了共产党的诱惑,不服从领袖,不听他指挥。严令东北军、西北军必须按他的计划,继续进行“剿共”作战,待彻底消灭共产党后再进行抗日。并扬言:“你们不愿意打共产党,那就把你们东北军调福建去守海防,调西北军去安徽整训,让出地盘来,让中央军剿共”。蒋介石死心塌地,顽固不化要“剿共”,要继续扩大内战,怒气冲冲地拍着桌子对张学良说:“现在你就拿枪打死我,我的“剿匪”计划也不会改变”。
张、杨两位将军可谓仁至义尽,屡次受到蒋的训斥后,心情极为沮丧,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张、杨二人共同协商,觉得与蒋的矛盾已无法缓解。只有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大胆硬干,以军事手段把蒋介石及其同伙扣押起来,实行兵谏,逼使其停止内战,进行抗日。二人商量好后,立即召集各自的心复将领,商谈后,进行周密的行动准备。
    1936年12月12日,在古都西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双12事变”。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前来西安部署、督促进行“剿共”内战的蒋介石及其随行将领,劝迫其停止内战,同意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后,世界各国的反映非常复杂,日本政府意在挑动中国扩大内战,把水搅混,坐收渔翁之利;英、美政府主张事件和平解决,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免遭日本的控制,以影响其在华利益;苏联也主张和平解决,但认为张、杨发动兵变,是日本对中国的新阴谋,大多数国家同情赞扬张、杨的果敢行动。
    张、杨的行动,受到国内各地爱国团体和人士的赞赏和拥护。西安方面大多数人民团体(包括张、杨部队的将士们)早就厌恶蒋介石的罪行,纷纷集会游行,同情张、扬两将军的行动。一致主张召开公审大会,枪毙蒋介石,(我们党内,特别是地下党也有人主张杀蒋,为被蒋杀害的同志报仇雪恨),但同时受到亲日派势力的反对和批评。
    张、杨面对国际、国内各方面的舆论压力,认为矛盾的焦点,是对蒋介石的处置?是杀?是放?这是关于中国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张、杨及其军师将领幕僚们,不知如何解决最为适当?陷入一筹莫展的苦闷中,大家经过不断地争论后,张、杨决定给中共中央发电报,请中共派人来,(指名请周恩来先生一定来)共商解决大计。
    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的发生,同样感到突然,中央立即开会研究,认为张、杨这一壮举是好事,值得赞扬,扣留蒋介石,正好实现“联蒋抗日”。中共中央高风亮节,高瞻远瞩,抛弃前嫌,不计前仇,统观全局,从抗日民族解放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当前形势做了科学分析,认为处理不当,对国家民族前途不利,如杀了蒋介石,可能促使亲日派借口,造成更大规模得内战,消弱全国的抗日力量,造成给日寇侵略中国的便利条件;如放了蒋介石,则可能促使其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停止剿共内战,推动抗日运动的兴起。于是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派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人组成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参加谈判。消息传到西安,立即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热烈欢迎。
    张学良当时期待地说:“周先生来了,一切问题即有办法解决了。”他感到周恩来来到西安就有了依靠。周恩来一行于12月16日抵达西安后,首先对张、杨的爱国热忱给予充分肯定,张学良特地将周安排到他自己在金家巷一号的公馆内住宿,约会杨虎城与周昼夜相谈,通过周恩来详细精辟、透彻的解剖、分析,详细解说了杀蒋、放蒋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利害关系,使张、杨大开思路,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光明正大的立场,坚定了和平解决、逼蒋走上抗日道路的信心。
    中共代表团经过十几个日日夜夜奋斗,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诚恳耐心地分别与西安各界爱国群众团体、青年学生们座谈讨论,说服了张、杨部队中的将领和许多爱国人士,主张处死蒋介石的恶因后果,使西安社会秩序平静下来。
    南京方面获悉张、杨和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后,于12月22日,由宋子文、宋美龄偕同端纳、戴笠等人组成代表团,飞抵西安,在蒋介石授意下,由宋氏兄妹代表他与西安方面的张、杨、中共代表团于23、24日两天进行了正式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在谈判中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
    1、双方停战,中央军撤出潼关以东;
    2、改组南京政权,肃清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3、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4、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
    5、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
    6、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
南京方面救蒋心切,又经英、美方面和平解决的督促,不敢横生枝节。对六项条件会谈中略作修改,如下:
    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的自由权;
    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
    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6、其他具体的救国方法。
    周恩来会后曾与宋氏兄妹两次长谈,说明中共没有参与兵练,中共希望团结抗日。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希望宋氏兄妹劝蒋回心转意,这对国家。对民族、对蒋个人都有好处。周恩来耐心地说明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宋子文听到周恩来说中共和平解决事件意见后,十分高兴,赞赏中共的态度。谈判结束的当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陪同下,会见了蒋介石。最初蒋听到共产党代表团来西安,吓得要命,十几年来,他镇压革命、残杀无数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青年学生,血债累累,所以他最怕共产党红军插手,他认为共产党一来,一定会杀他。事实却与他的想法相反,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对他以德报怨,不仅不主张杀他,只要他停止“剿共内战”共同抗日,还主张放他,对此,蒋介石感到非常意外。周恩来对蒋说:“我们十年没有见面了,你比以前显得老面些”。蒋叹口气说:“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回答:“只要蒋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指挥。”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的形势非抗日难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自速其亡。你为什么不停止内战?”宋美龄忙说:“以后不再“剿共”了,这次周先生千里超超来周旋,实在感激得很。”周恩来对蒋的谈话很严肃,蒋介石听了周恩来的谈话,连连点头,谈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条件时,蒋介石表示愿意停止剿共、联合抗战,并说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时,邀请周恩来在他回南京后,去南京直接谈判。至此,“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事件得到比较圆满的和平解决。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前途呈现了一线曙光。西安事变后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迅速得到全国各族、各界同胞的热烈拥护。从此,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青救会、妇救会、抗日联合会等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建立起来,领导全国人民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华北中心城市之一太原,也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抗日救亡运动十分活跃,抗战歌声响彻全市,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精神上得到了鼓舞。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和最近成立的“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两个党的外围组织也能公开活动了。人民一向忧郁、沉闷、悲观、失望的情绪,被日益高涨活跃的抗日救亡空气所取代。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成成中学,是太原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1936年秋后,党的外围组织“牺盟会”、“民先队”在学校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及时组织起来,各年级学生纷纷报名参加。1937年夏天两个革命组织已发展到数百人,带领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太原市的抗日救亡活动。(未完待续)
资料提供:朱治国之子朱瑞平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