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投笔从戎奋战大青山 第三章(一)

发布日期:2019-01-09 14:20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朱治国
       第三章 沙沟事件的传奇经历

1937119--11月24
年轻的成中师生游击队,出发三天,便遇到一次意想不到的“灾难”--“沙沟事件”,但结果还是正气压倒了邪气,师生们逢凶化吉取得了胜利。 
(一)大家都成了友军赵霖部的“俘虏”
 1937118,雄伟美丽的太原城沦陷敌手。我们的队伍,当晚从磁窑村出发,继续西进,冯福厚副队长率前卫中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途径东社镇,发现镇里住有国民党部队,漆黑的夜晚,看不清楚服饰和标志,大概双方估计对方不会是敌人,街口对方的哨兵问口令,冯队副答:“八路”。部队顺利通过了东社大街,出镇西北行约3公里,午夜时到达沙沟村宿营。
队部、牺盟会、直属队、农民中队分住村东两个大院,冯队副率三个学生中队,住村西的一个学校里。九日清晨,刚刚吃完早饭,忽听村中响起了零星的枪声,几位正副中队长,在冯队副的指挥下上房顶观察,看到十几个国民党士兵在紧张地跑动,问:“哪一部分的?” 答:“三十五军捉逃兵的”。当时太原已失守,到处都有溃兵流窜,抢劫、打枪是常有的事,几天来我们已习以为常。冯队副对值班中队长闫焕景说:“不管他们的事,我们集合走”。遵照命令各中队集合出发。当部队集合成三路纵队走到村口,一个手提着盒子枪,身穿灰军装的上尉军官,带着一群国民党兵,在前挡住了去路。踮起脚向我们高喊:“你们是不是抗日的队伍?如果是,就不要向后撤,要到前方去打日本鬼子”。随后不知这个军官与冯队副及前卫中队长说了些什么,冯队副即带队掉头,随这个军官到了东社,这时一个少校军官叫我们将枪靠墙放下,好像要缴我们的枪械,并叫我们就地休息,到此时才听说队部和牺盟会的人员及农民中队,早已被他们挟持到东社来了,于是我们都成了晋绥军三十五军赵霖部的“俘虏”。几位领导人:刘墉如、杜心源、宁德清、曹振之、牺盟中心区的秘书周子祯正与一个叫赵霖的“师长”在谈判。
原来这支部队是傅作义3573师的一个团(424团),团长即赵霖。土匪行伍出身,该团由忻口撤下来,奉命守太原。赵看到日军来势汹汹,国民党军队老打败仗,中央军、西北军、川军都跑了,晋绥军也大部垮了,阎锡山也完蛋了,太原是守不住的,遂私自带两个营绕过太原,逃到交城山来,占山为王,扩充其实力,称霸一方。他利用交城山有利地形,堵截过往撤退的机关部队,收编溃散的官兵,几天以内便堵截千余人,将两个营扩编为两个团,自命为73师师长,交城山周围数十个村镇都成了他的天下。
赵霖得悉一个身穿八路服装的人,带着一群学生、农民以及穿西装、长袍的混编队伍,进入了他的地盘,
还用骆驼驮了不少武器和弹药、物资,认为这是天赐收编扩大部队发洋财的好机会。这样的部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遂派他的一营张营长带一个连去解决。张营长到沙沟早已侦察好这支部队男女老少都有,觉得好对付。天亮时,便包围了我们的队部,四面高地架设机关枪,大门口堵了一个排,张营长一面朝天打枪,一面命队部及牺盟会的人在院里集合听他讲话。刘校长和周子祯理直气壮地对张营长说:“我们是太原一群爱国师生和农民组织起来的队伍,奉阎(锡山)司令长官的命令,到敌后去打游击,进行抗日战争的,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抗日队伍,你们为什么包围我们,这是违犯阎司令长官的旨意的”。该营长自知理亏,连忙说:“兄弟是奉师长的命令行事,师长的意思是希望你们不要往后撤,咱们到前方一起合作抗日”。刘墉如说:“你们用武力威胁我们,这是违犯国共双方商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还谈得上什么合作抗日呢?”。该营长说:“我说不清这些道理,请你们和我们师长去谈吧!”。刘墉如等同志在与该营长对话中,意识道这是一支在乱世中浑水摸鱼趁机扩张势力的土匪军阀式的队伍。如今包围了我们,其目的就是想解决收编我们的队伍,学生队还没有战斗力,我们也没有力量突围出去,只能通过谈判,冷静耐心的解决问题。
时间不允许召集大家商量对策,老练的刘墉如当机立断,于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对该营长说:“那好吧,我们就去找你们的师长谈”,又说:“不过我们既然合作抗日,你们就不应该抢我们的东西吧?” 用手指着正在翻抢东西的士兵说。在双方对话中,对方土匪成性的士兵,缴了我方一个直属班的武器,抢去骆驼驮运的枪支弹药和物资。还有人冲进宿舍,抢了几位老师的毛毯、衣物和一部分校款。该营长听说我方人员愿意合作谈判,当即命令其士兵归还了一部分个人背的枪支和个人财务。就这样,队部和牺盟会的人,被带到了东社。刘墉如指定了几位领导同志去所谓73师师部与赵霖会谈。我们听到的枪声,就是他们围迫校部时放的枪。该营长一面带人亲自陪同(实际上是押送)刘校长等队部人员去东社,一面派其机枪连长带一部分人武装挟持学生队就范, 冯队副听说队领导和牺盟会的人员都去了东社,也只好率学生队随那个持枪的上尉军官到了东社。 
    资料来源:朱治国之子朱瑞平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