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投笔从戎奋战大青山第四章(二)

发布日期:2019-01-15 12:31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朱治国
第四章 在离石整编训练
(1937年11月24日—1938年2月8日)
 (二)忆念“白成文烈士”
 岐则沟距县城仅7华里,村民除务农外,很多人在城里兼作小商贩,有做生意的经验,大多数人家比其他山村富裕。支队自实行八路军的供给制以来,由于实行口粮、油、盐定量供应,每日三餐,两干一稀,午餐喝稀饭尚不习惯,顿顿小米饭也吃腻了,需要调剂一下口味。上午军事操,课后肚饿了,少不得向群众买点干粮,就稀饭吃。不知什么时候,群众发现这群学生出身的士兵,大多来自小康之家,不缺钱花。于是在街头,小巷自己门前摆摊设灶,做起军队的生意来。卖年糕、水饺、荞麦饼、豆腐汤的摊点最多,也有卖干鲜水菜、日用杂货的.....每当部队下课收操后,就听得叫卖声不绝于耳。几天后,居然成了个小集市,尤其是中午热闹非凡。
由于我军态度和蔼、买卖公平,受到村民热烈欢迎。那时在后方抗战初期,国内流通的法币、晋钞都没有贬值,小吃既便宜又实惠,年糕每斤一角,水饺两角一大碗,大家收操回来,枪一撂,就往街上跑,刹时间,大小食摊便坐满了“顾客”。可能就我一人一文不銘,喝碗稀饭,呆在家里擦拭武器。二中队要好的同班同学白成文得悉后,每天都来一中队拉我去小吃,两人都爱吃年糕,每餐三角钱年糕,豆腐汤,吃得很饱,有时两人五角钱的水饺总是吃不完。天天花他的钱,弄得我不好意思。
 今天忆念白成文同志,决不止当年他请我小吃。当我回忆起当年有趣味、有意义的战斗间艰苦的生活故事时,自然想起白成文同志,他那坚定的革命意志,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助人为乐的精神,在部队两年来顽强的战斗和工作的出色表现,令大家非常敬佩。
 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实:“白成文”原名“白玉玺”。1921年出身在山西五台县河边镇(现划归定襄县)附近一个山村的大户人家。“白成文”是“白玉玺”本家侄儿。1936年夏天,在家乡读完小学,临毕业考试,玉玺突然患重病住了医院,未参加考试。玉玺才华横溢,因无毕业证书,难考中学。适逢白成文因家贫、弃学务农,玉玺借得成文的毕业证书,去太原报考成成中学,一考便中,于是“白玉玺”就改成“白成文”了。
当年9月1日入学住校,玉玺与我同居一室,同吃、同住,课堂学习,又同班、同桌,在学习中相互帮助。我俩由互不相识逐渐相识熟悉。他长我一岁,对我关怀备至,互以兄弟相称。他将自己的隐密告诉我,他不甘心改名,要我永远保密,否则让学校知他冒名持他人毕业证考取学校,会立即被开除出校的。四支队除白玉图(成中初三级学生,是白玉玺的堂兄)外无人知晓此事。直到1987年5月,内蒙古党委召集四支队幸存者20余人开“四支队斗争史座谈会”时,我曾问内蒙军区、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建议:将四支队在绥蒙地区牺牲烈士名单中的“白成文”改为“白玉玺”,因为白成文本人当年才50多岁,还可能活着,在家乡务农呢!
玉玺同志,在学校思想表现一贯进步,经常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春,首先参加学校组织的牺盟会,随后又带头参加民先队,(党的外围组织)。曾先后介绍我参加牺盟会和民先队,10月初,鼓励我和他一同参加“抗日义勇队”。他可算是我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了。
1938年新年节前,部队奉命到柳林区做群众工作,扩大部队,动委会抽调走一些教师和学生。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曾引发部分学生思想波动。少数人要求离队,学校规定“自愿参加,来去自由”,玉玺堂兄白玉图是要求离队最积极的一员。曾多次动员玉玺离队,去西南大后方求学,或另找职业谋生,被他严辞拒绝。玉玺同志表示:“困难当头,应该坚决把抗战进行到底,赶走日本强盗,决不去后方流浪当逃兵。”不久白玉图和一位姓李的教师离队出走,玉玺留下来和大家一起战斗。
 在沙曲村编队时,他被调往新编的二大队任政治班长,在班里关心爱护战士。晋西北战役中,身先士卒,表现非常勇敢,深受战士们欢迎和赞扬。6月间,支队在五寨扩大整编,玉玺升任排政治干事(副排长)。在开赴大青山途中,鼓励帮助战士安心到敌后方打游击,建立抗日根据地。由于工作出色,受到领导表扬。
1939年春,玉玺同志被调到武川县一区任游击队长,率领20多人的一支小游击队,掩护区委、区政府干部在敌据点林立的敌占区开辟群众工作。多次与小股敌人遭遇,打了几次胜仗,几次掩护区、乡干部突围,脱险。不幸在当年盛夏一次反敌大扫荡的战斗中,牺牲于武川后大滩,年仅19岁。那时我已调大青山支队司令部参谋处任文书半年了,消息传来,顿感失去一位最好的战友,让我悲痛不已,潜然泪下。当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当我们今天安度晚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忆起当年艰苦斗争中的往事时,不禁忆起玉玺同志光辉、年轻短暂的一生,提笔书文,以兹纪念。
 
资料来源:朱治国之子朱瑞平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