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投笔从戎奋战大青山第十四章(一)

发布日期:2019-03-28 15:10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朱治国
 第十四章  开创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日子(一)
(1938年9月1日—9月30日)
    以太原成成中学师生为骨干的动委会四支队,随同八路军李(井泉)支队,于1938年8月初,挺进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与八路军一起开创敌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开进中英雄的战士们,突破敌寇的围追堵截,跋山涉水、斩荆劈棘、行程千里,终于8月底到达目的地,将红旗插上了大青山南北广大地区。
    师生游击队,这支以青少年知识份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李支队首长指挥下,驰骋在塞外山岗、内蒙草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屈不挠,在公开的或秘密的战线中,在硝烟迷漫的战场上,在发展建立人民政权的过程中,同日、伪敌对势力,进行了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忠实地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蒙、汉各族兄弟,与八路军老大哥,一起粉碎了日、伪军不断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恶活动。从军事、政治、斗争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大青山地区党、政、军、民创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支队的全体指战员,在塞外这块辽阔、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与凶恶的敌人、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的斗争中,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站稳了脚跟。誓与日寇侵略者奋战到底,直到取得最后彻底的胜利。
    我军在大青山地区所面临的敌情是严重的、复杂的。日本侵略军于1937年10月前后,占领绥远大半个省后,经过一年多的残酷统治,已在绥蒙地区各主要城镇建立起“蒙疆政府”、“伪政权”将归绥市改为“厚和市”,完成其殖民统治。其军事配备除各城镇驻守的黑田旅团外,又增调来一个骑兵联队,一千余人,还由内蒙东部调来四个骑兵师当帮凶,日、伪蒙军遍布大青山南北各主要城镇,总兵力达到四万多人。而我军连地方工作人员加起来仅约3000人。12月中旬,715团主力调走三分之二后,仅剩1000多人,明显力量悬殊,敌强我弱。敌人的兵力占绝对的优势。
    在大青山南北广大农村,有多股土匪到处流窜活动,我军到来之前,打着太阳旗,进行抢劫搔挠,我军到来后有部分土匪又换成抗日旗号,欺骗群众。还有国民党杂牌军,“民众抗日自卫团”也打着抗日旗号,明里抗日,暗中与敌、伪、土匪勾结,欺压老百姓,实质是“兵匪一家”。横行乡里,鱼肉人民。大青山地区数以百万计的蒙、汗各族人民,就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穷于应对各方面的压迫。
   当地蒙汗各族人民从来没有见过我军这样好的人民军队,反而由于日、伪军、政当局编造谎言,对我军污蔑造谣宣传,使群众初见我军时,不敢接近,不相信、不了解,以为我军和国民党军队一样,产生了对我军的误解。
   大青山北后山地区是严寒区,秋末冬初就需要穿棉衣,严冬季节遇到刮风下雪(群众称刮白毛旋风)天,最冷时,气温下降,超过零下40度,光穿棉衣挡不住风寒,必须身穿皮衣,足登“乌拉靴”(毡靴)才能过冬,稍不经心,就会冻伤致残。面对上述敌情和复杂的环境,在抗日根据地初创阶段是困难重重的。
资料来源:朱治国之子朱瑞平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