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我的回忆》--故乡

发布日期:2016-05-19 14:30    来源:《我的回忆》    作者:晋绥基金会
    我的老家在山西临县冯家会,从这个村子向西十里是碛口镇,全镇五里长的西边紧挨黄河。从岚县流经临县的湫水河,全长约二百华里,流到我们村再过十里,就在碛口注人黄河。湫水河在我们村流经三里,三处是潭洼,夏秋可以游泳,洗涤衣服,靠河水近的平坦土地,用它浇水种植瓜菜,冬春结冰时,可滑冰。湫水河南北两边,各有水井五个,大早时湫水河干涸,南边的井水用来浇灌蔬菜,北边的供村民饮用。村子的北部有两条山沟,都有细小的泉水,左边叫大寨沟,右边的称为小寨沟。这两道小沟,在我家祖墓寨宗峁的东西两侧,从山形看,算个山景。
    全村有大小庙宇七座。紧靠村子东侧在湫水河边有座三官庙,面积很大,分上中下三个院子。上院正中是天官、地官、水官塑像的大厅,东边是关帝庙,西边是龙王庙。从庙的阶下来最大的是中院,正三南是戏台,高约五米,两侧大而粗的木质台柱上,右边刻着“开场只见人谋巧”,左边是“结局才知天道公”的楹联。戏台东侧是鼓楼,西侧是钟楼,挂着近两米方圆的钟和鼓,人称钟鼓楼。看守庙宇的人,每天早、晚得上去敲钟。钟鼓楼式样相同,都是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顶上用大型砖瓦砌成棚状顶子,人们可以从两侧楼门口,上台阶走到楼栅周围观赏,转悠,向西可以看到村子的一部分;向南看见湫水河和山上的魁星塔;向东可望到较远的月塔山;向北看清正面的庙宇。这个大院子,东西两面各有窑洞五孔。东面是初小三、四年级学生的自习室和教室;中间一孔是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和生活的办公室兼宿舍;西边是村公所办事处和看庙人的宿舍。抗战前,每年大约邀请演艺水平高的晋剧团唱四、五次,每次演三天三夜,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演唱约两小时。男村民站着在广场看,妇女可坐在东西窑顶和广场北边修建的名叫花篮墙上坐着看。庙的下院面积也不算小,去时,得从戏台底下大通窑洞式十几层台阶经过,才可以出去。院内北面窑洞是一、二年级学生自习和上课的地方,教师也吃住其间。院子南面也有窑洞,中间是学校的操场。唱戏时,学校停课,戏班子的人员住一、二年级同学的教室,驮戏具的牲畜拴在南面无门的的窑洞里。
    三官庙对面的一座高山顶上,建了两层高约六七米的魁星塔,村人和路经我们村的人往往要抬头看这一特景。但1938年日本兵第一次来扫荡时,就用大炮轰碎了。另一座庙宇佛殿庙在湫水河南岸平坦地面上,规模约占三官庙的十分之一,周围是全村平地、水地最多处。农民干活遇上下雨,可进去躲避。第四座是观音庙,位于村子出界去碛口的防湫水上涨的防洪长堤,上边是庙,内有塑造的观音菩萨,下面为石砌成的高约三米,宽三、四米窑洞式通道,走过后,再往前一里多,已离开我们村子的范围了。还有山神庙两座,古人以此防饿狼伤害人畜。一座在我家院子上面大山中间,另一座在村子东侧、湫水河边。这两座庙规模最小,人们走近了才可看见。第七座是文昌庙,在距村三里的西南山上,庙下是人畜通道。
    抗战前,全村有三百多户人家,人口一千多,是全县第三大村子,绝大部分姓冯,只有二十来户外姓人家。姓冯的三大支延,一支延大部分住在最平坦处。我家属二支延,称为七贤堂,多数住在前街。三支延居于上街,人称三甲。七贤堂分为七门,大户中一户三兄弟,老大是举人,老二是秀才,老三也是举人。前者壮年时病亡,老二生前曾任私塾先生和村长。老三名骏三,辛亥革命后到太原学习《三民主义》,后任旧省政府民政厅一等科员,1935年任襄垣县县长,因手下人贪污案发,他被免职归家赋闲。我党粉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于1940年1月初成立了党领导的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对各界士绅实行团结合作的政策,每年也给这位举人小米一大石,约合三百多斤。1947年春,康生在临县搞土改试点,实行极左政策,对供应民主人士的口粮一律取消,还把骏三先生关押起来,没收了全部财产,释放后窜乡讨饭,原配夫人已死,他和姨太太都体弱多病,乞讨难饱肚子,一天忽被马踢断一条腿,饿毙于家中,因他的后代逃走无人在家,好多天才发现死亡干枯身体。七贤堂二门冯鉴堂大学法律系毕业,当过旧政府的区长,不知何故,后在家经营农业,土改时财产全被没收,后来靠贩卖口香糖,并自耕土地,维持全家生活。三门有一个德高望重,勤奋耕田的穷秀才,名叫冯鹤超。辛亥革命后,也到太原学《三民主义》,后来在中国四大家族孔祥熙(曾任财政部长)所办私立铭贤中学任教,1933年回本村任初小校长,不到一年被权大钱多的村长免职。我家属四门,共约二十户人家,抗战前,有经商、开小客店、赶毛驴贩运煤炭、当木工、当长工、合伙种地、贩毒、流氓混混等各二户;另有开粉坊、做豆腐并养猪的各一家。
    过去男性大名,据说老早就排定了,我只知道四代的排名,曾祖这一代是“生”,祖父一代为“善”,父亲一代为“时”,我这一代是“堂”;但因这一代人在七贤堂最多,祖父有孙男孙女各四人,我十岁时,他老人家病逝,在埋葬时,要在墓砖上刻写子孙的大名(家乡称为官名)。我伯父时清,早就被其吸毒且残酷妻子逼死了,他留下二男二女。阴阳先生问我父亲祖父的孙男大名,“堂”字上实在定不下来,父亲把我们四兄弟由“堂”改为“文”,我兄为文忠,我堂兄一为文孝,一为文才,我是文耀。
    我们村是周围几十里有名的武术之乡,还有庞大的秧歌队。村中习武的枪剑戟样样俱全,会武术的人中、青、少年都有。我也学过拳术,并与同学们联合,每年春节组成队,参加表演。有五六人武术上有真功夫,他们当时已进入壮年。因武艺强,秧歌队伍也人多才艺广。春节期间,附近村子,总有邀请去演出的,碛口镇几乎每年都去。文武两样,统称闹秧歌。表演时,都要奏乐,古乐器较齐全。而且还有扬琴,我伯父生前就是扬琴手,我父亲和我兄也参加过秧歌队。文武队演唱时,音乐齐奏,这样,每年春节过的更加热闹欢畅。
 
家乡有一首《正月曲》
冯家会,出了名,举人秀才亲弟兄。
人口多,农工商,客店饭馆加染坊。
养肥猪,卖太原,金子元宝赚回来。
扭秧歌,拳术精,正月十五闹红灯。
全村人,一千名,绝大多数都姓冯。
初小大,学子多,参加抗日保家乡。
 
本文来源:冯文耀著《我的回忆》;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