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我的回忆》-- 童年(一)

发布日期:2016-05-24 15:28    来源:《我的回忆》    作者:晋绥基金会
    在《家世》中讲了我受爷爷的教育、保护,姐姐、哥哥的爱怜,继母一片慈心和善于抚养婴幼儿的熟练本领。我没有见过奶奶,也没有能记得生身母亲,但我享受到了幸福的童年。父亲多半生为财东经商,从我出生时起,家庭收入明显增多了,家庭生活更好了。虽然这样,爷爷虽年老多病,仍经常下地劳动,我也离不开他老人家,这样,从小爱劳动,肯劳动。
    我家一直住原处,至今仍属于我们。住这里的好处是冬暖夏凉,也不怕湫水河暴涨但吃水相当困难,下村人挑三、四次水到家了,我家等高处人家还挑着水在爬坡。恰好我从小在高处居住户的人家中,有我的好朋友,几家都吃水困难,其中有一位冯宝贵,当时他全家八口人,父亲赶毛驴贩运煤炭,天不亮出门,晚饭后才回家;大哥冯福贵,拳术技高熟练,因家穷,被富人买去替人家儿子当了阎锡山部队的军人;二哥冯还贵,长年累月给建筑户运送砖瓦,冬季外出打工;老三冯宝贵,我的同龄人,好朋友,家里用水从七、八岁开始,靠他往回挑运。另一个好朋友,是前文讲的铁匠杨生明的儿子杨荣贯,他大我两三岁,他家住在我家西南面的高处,他父亲和李拴弟,即我父亲解救的旧军队的逃兵,常去外村打铁,家里的用水也靠他承担,我们三人每次挑水,几乎先给我家的水缸灌满,然后给宝贵二哥挑砖瓦,给他增加砖瓦运送的定额。这样我们既练出了肩挑劳动的功夫,又互相帮助,关系越来越好。
    不劳动时,也相互往来,或到场地捉迷藏玩,小朋友们参加的多起来了,大家还在大些的打谷场上比赛打棍棍,每人拿一约长二尺的小圆形木棍,在场地边上挖一个一寸宽一尺半长的小坑,大家排队一个一个地打,打时先把另一根小棍放进坑里,外边长出半尺,打时用力打在露出的地方,被击准时,小棍子就飞起来,最后看谁打的棍子飞的远,谁就是第一,有的把棍打得在空中翻滚的次数越多,大家高兴的边叫边跳,手舞足蹈。
    宝贵家有一块平地。湫水河注人我们村时在地名中滩上的北面分岔流过,在该处中心部位,就是他家唯一的好地,可以就近挑水种植瓜菜和粮棉。一次,山洪暴发,不仅把他家的平地被水淹没二三尺高,还发现地里几乎被沙土和大小石头占据,连野草也不能生长。于是全家男女老少,集中力量,刨沙挖石。一天下午挑完第二次水后,我和荣贵也跟着宝贵家老少男子去了,正好月亮照着地面,而且很亮,大人小孩干得很起劲,收工时大约近于半夜了,宝贵和他二哥还贵把我护送到我家院子墙下中间地带,我挑着水上坡转弯到大门外,看见爷爷手握着手杖在小凳子上坐着,一见我挑着两磁罐水放在大门口,上前搀扶,他高声说:“半夜了,你才回来,平时你很老实,今天怎么啦?”我恳求说:“爷爷,您打我吧!”他说:“该打”,说完叫我先扶他进入大门,让我把水挑回窑里放在地上,这时,继母也回来了,她说:“爹,宝贵家只有他妈和妹妹,男的们在中滩上刨石头都没有回来。”爷爷接着说:“你替人家刨石头是好事,应该走时说一声,我们才放心。”这时,我把水倒进水缸里,继母去热饭,然后大家才吃晚餐,这件好事,把两位老人惊吓的不小。
    离我家住得近的还有冯耀江,他比我大三四岁,从小身体瘦弱,但聪明好学,心灵手巧。村里有几位木匠,人家干活时,他看几次,木工活的技术,基本能够操作。有时村里来了铁匠,生着火炉,打制铁器如菜刀、切纸小刀、剪刀等。他看几次,就会干了。一次,他蹲下细瞧铁匠做剪刀,人家问他“你操的什么心?”生气话说完后叫徒弟停火收拾工具,挑在肩上离开我们村了。师父教徒弟,也要留一手。有个比喻故事,猫教完老虎各种技能后,老虎扑过来要吃猫,猫迅即飞跳上树。老虎不高兴地说:“你怎么不教我这一手呢?”猫笑着说:“要不我就没命了”。正如老辈子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后来耀江要我协助他做玩具。他拿出自制的锯子锯开木头,做出约七八寸长、三四寸高的风箱,然后用铁乳粉桶子做成一个火炉子,同时准备了煤炭、破木柴,在小炉子中点燃起来,叫我拉小风箱,吹起风来。他放进火炉中的小铁锤敲打,然后打出一把小铁刀,后来也打成小剪刀了。当然,因技术还差,小剪刀形象虽行,但用起来不如人意。小风箱、小火炉等,大人们见了都很惊讶,有的赞不绝口。我在协助他时,学了点手艺。1970年学院撤销后到河北农村,买了一块杜梨木,做了一对沙发,一直用到现在。
    有一天,小朋友们好几人到河边去玩,发现水里的鱼游来游去,耀江说:“咱们学人家碛口附近的人钓钓鱼。”回家后,他捉摸着用铁丝做了个鱼钩,一根棍子上拴了一条细绳子,找我来了。我当即和了一小块莜面,跟着他到河边去。钓鱼钩往水里放时,把莜面粘在鱼钩上。不一会,一条很大的大头鱼被钓了上来。我们当时已是初小学生了,赶快回学校,老师正好不在,就用他的炉灶煮上鱼,只放了些盐,大家第一次吃鱼,都觉得很好吃。同学们夸口说,好吃得不用说了。
 
本文来源:冯文耀著《我的回忆》;本站编辑:左丽